低齡兒童發燒會讓家長心急如焚。而有些患兒在發燒后會出現雙眼上翻、口吐白沫、抽搐等可怕表現,更會讓家長手足無措、心驚膽戰。幼兒發燒后出現以上表現,很可能是小兒熱性驚厥。
該病多見于6月齡至5歲以下的兒童,患兒體溫普遍高于38.5℃。不過,小兒熱性驚厥的表現雖然可怕,但是只要家長能做到冷靜應對、科學處理,及時采取正確的急救護理措施,患兒通常都可以恢復健康。
典型癥狀
熱性驚厥是一種由于體溫迅速升高而引起的癲癇樣發作。在6月齡~5歲的嬰幼兒中,熱性驚厥的發生率為3%~5%。臨床上,小兒熱性驚厥多由罹患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引起的發熱誘發。通常認為,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腦皮層對高熱的反應敏感,易引發異常放電,從而導致熱性驚厥。
1.發作前的征兆
小兒熱性驚厥通常沒有先兆表現,患兒發作前體溫驟然升高,可達39℃以上,伴隨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癥狀。個別患兒在發作前有極度煩躁、精神緊張、神志驚恐等表現。
2.發作表現
患兒突發意識喪失,對家長的呼喚無反應;面部和四肢有強直性或陣攣性的肌肉抽搐;牙關緊閉、口唇發紫、口吐白沫;雙眼斜視、凝視或上翻;呼吸急促,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呼吸暫停。部分患兒還會因為膀胱、直腸肌抽搐導致大小便失禁。
3.持續時長
小兒熱性驚厥可分為單純性和復雜性兩種類型。單純性熱性驚厥臨床較為常見。患兒在24小時之內或同一熱性病程中,僅發作1次驚厥,驚厥持續時間通常為15分鐘以內,多數患兒發作時長少于5分鐘。單純性熱性驚厥一般不會對神經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復雜性熱性驚厥發作時間較長,通常持續15分鐘以上。在24小時之內或同一熱性病程中,患兒可發作數次驚厥。其癥狀表現多為局灶性抽搐,比如僅有一側肢體抽搐。復雜性熱性驚厥的病例雖然十分少見,但其危害較大——患兒出現癲癇的可能性最高可達15%。
護理建議
寶寶發作熱性驚厥時,會出現神志不清、雙眼上翻、口吐白沫等癥狀,看起來比較“可怕”。家長必須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并保持冷靜,才能有效減輕孩子的痛苦。
1.正確做法
(1)保持冷靜
家長切勿慌亂,只有保持冷靜,才能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
(2)將患兒妥善安置于寬敞處
將患兒迅速安置在通風良好、寬敞的地方,如床上、地板上,及時移開周圍可能存在的尖銳、堅硬、高溫物品。
(3)解開患兒衣扣,將其調整至側臥位
及時解開患兒的衣領、松開其腰帶,脫下緊身衣物,保證其呼吸通暢。將患兒調整至側臥位,避免因誤吸嘔吐物而窒息。用紙巾或棉簽清理患兒的口鼻分泌物。如果其口中有食物,將患兒的頭部偏轉后嘗試讓其自己吐出,不要強行取出。
(4)觀察癥狀,留存相關信息
留心觀察患兒的表現,記錄驚厥發生與結束的時間。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手機拍攝視頻,詳細記錄患兒的癥狀,以便于就診時輔助醫師做出更加準確的診斷。
(5)及時就醫
盡管大多數熱性驚厥會在幾分鐘內自行緩解,但家長仍應在患兒驚厥發作結束后,及時帶其去醫院進行檢查,以明確驚厥的具體原因。如果熱性驚厥持續時間超過5分鐘,或短時間內頻繁發作,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2.錯誤做法
(1)往患兒嘴里塞入物品
有些家長擔心患兒在驚厥發作時會咬傷舌頭,往其嘴里放入筷子、軟膠棒、毛巾等物品防止咬傷。但事實上,高熱驚厥患兒很少會咬傷自己,但往患兒嘴里塞東西,則很可能阻塞呼吸道、損傷口腔黏膜。
(2)大力搖晃、掐人中
大力搖晃、拍打、按壓肢體,不僅無法停止驚厥,還可能導致呼吸不暢、軟組織損傷甚至骨折。掐人中對高熱驚厥沒有治療作用,可能造成局部皮膚破損并引發感染。
此外,不要在驚厥發作時給患兒喂奶、喂水、喂藥,以防發生誤吸。
預防措施
大部分的小兒熱性驚厥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腸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所誘發。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健康飲食、適當運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效預防感染性疾病,能降低熱性驚厥發生的可能性。
1.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要重視孩子的膳食營養,合理喂養,保證營養均衡,避免發生機體營養不良等情況。對于3歲以上的兒童,家長應經常帶其進行戶外活動,有助于增強體質。氣候多變時,要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添減衣物,避免著涼。此外,低幼兒童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避免罹患相關疾病。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流感高發季節,盡量不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時,應讓孩子佩戴口罩。家中每日開窗通風,玩具等物品應定期消毒。如果家中有人感冒,要避免與兒童近距離接觸。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胃腸道感染性疾病。
3.積極退熱
如果兒童出現發熱癥狀,家長要特別留心其體溫變化,每隔半小時為其測一次體溫。如果連續兩次測量都顯示體溫在38℃以上,并且體溫有持續升高的趨勢,應積極采取退熱措施。家長可以用溫水浸濕毛巾后,輕輕擦拭寶寶的額頭、脖頸、手臂、手心、足心、腹股溝等位置,起到物理降溫的效果。也可使用小兒布洛芬混懸液等藥物輔助退熱。通過及時降低體溫,可預防熱性驚厥發作。
4.有熱性驚厥家族史者應警惕
熱性驚厥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的近親屬有熱性驚厥病史,孩子發生該病的可能性較高。同時,發生過熱性驚厥的患兒,也存在一定的復發風險。因此,如果存在以上情況,家長應格外留意,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工作,降低孩子發生熱性驚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