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師在巡視病房時,發現剛做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張大爺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雙眼緊閉、眉頭緊鎖,便不解地問道:“張大爺,您有什么不舒服嗎?”張大爺低聲回答道:“我怕下床活動會讓支架移位或者掉出來,所以‘不敢動’。”那么,植入身體的冠脈支架,真的很容易“掉”嗎?帶著張大爺的疑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冠脈支架。
治療冠心病,必須植入“支架”嗎?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是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不過,植入冠脈支架并非治療冠心病的唯一手段。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癥狀不同,采取的治療方案也不同。病情輕者可以暫時進行藥物治療,不需要植入支架或“開刀”治療。冠脈狹窄程度嚴重、癥狀明顯、符合相關指征的患者,應遵醫囑進行冠脈支架植入術或心臟搭橋手術。
冠脈支架可以根治冠心病嗎?
冠心病可防可控,但不能根治。冠脈支架的主要作用是物理性地打開狹窄或阻塞的血管,能夠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供血情況,減輕胸痛等癥狀。目前,臨床最常用的冠狀動脈支架是藥物洗脫支架,這種支架表面攜帶了抗血管內膜增生的藥物。支架植入血管后,藥物會緩慢釋放到周圍組織中,能夠降低血管再次狹窄的風險。但是,冠脈支架不能阻止冠脈狹窄的再次發生。植入支架后,患者仍需進行藥物治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等,并改變生活方式,以改善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的再次形成。
冠脈支架植入術風險很高嗎?
冠脈支架植入術屬于微創手術,醫師會通過患者的股動脈或橈動脈插入導管,植入支架。患者痛苦小、恢復快,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后1~2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當然,任何醫療操作都存在風險。但總體來看,冠脈支架植入術的風險相對較低,患者不必過于擔心。
冠狀動脈支架會掉嗎?
部分患者擔心,冠狀動脈支架沒有特殊的措施固定,會不會發生脫落,威脅自己的生命?事實上,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患者大可放心。
冠狀動脈支架在植入前呈壓縮狀態,通過導管到達血管狹窄部位后才會展開。充分展開后,支架會緊密貼合血管壁,幾乎無法移動或脫落,即使受到血流沖擊也能保持穩定。
冠脈支架有一個“內皮化”的過程,這是保持支架穩定性的關鍵。支架植入后,血管內皮細胞會在支架表面生長。大約3~12個月后,血管內皮完全覆蓋支架,使支架與血管壁融為一體,進一步減少了支架移位或脫落的可能性。
冠脈支架所使用的材料,如鈷鉻合金、鉑鉻合金和特殊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因此,植入支架后,身體不會將其視為外來物并試圖排斥,而是“接納”它,使其成為血管系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