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近期工作壓力很大。一天,在連續數小時的緊張工作后,小劉眼前的電腦屏幕竟變得模糊一片。緊接著,她的太陽穴、后腦中部傳來陣陣劇痛,并伴有惡心欲吐等不適感。到醫院檢查后,小劉被診斷為偏頭痛。
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群中偏頭痛的發病率高達10%,在20~40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睡不好覺、高強度工作的年輕打工人,是偏頭痛的高發人群。而其中,女性群體受激素影響,其偏頭痛的發病率遠遠超過男性。
引發偏頭痛的主要因素
偏頭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反復發作的頭痛類型,主要癥狀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流淚、視力下降等。對于多數偏頭痛患者來說,痛感發作可持續4小時左右。部分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頭痛甚至可以持續72小時。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因人而異,有的患者每個月發作2~4次,有的患者可能數月發作1次。
1.家族遺傳
研究顯示,偏頭痛與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具有遺傳傾向。有偏頭痛家族史的人群,發作偏頭痛的風險為普通人的3~6倍。
2.激素水平變化
女性偏頭痛的發病率可達到男性的3倍以上。女性患者多數在青春期開始發病,并且在月經期容易發作。妊娠期、絕經后女性患者,其偏頭痛的發作頻率會有所減少,也有可能不發作。有研究認為,這可能與女性的雌激素分泌水平相關。
3.精神心理因素
應激、精神緊張、情緒不穩、睡眠過少等問題,可能導致血管活性物質、炎癥因子增多,誘發和加劇偏頭痛。
偏頭痛嚴重時可以“致殘”
有些人認為“頭痛”不是“大病”,痛起來“忍忍”就可以了。事實并非如此。患者發作時的頭痛程度因人而異。嚴重且反復發作的頭痛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可令其喪失正常的工作、學習能力,還可能引發抑郁等心理問題,使患者產生自傷、自殺傾向。此外,偏頭痛反復發作可增加缺血性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這也會提高患者死亡、殘疾的可能性。可見,偏頭痛屬于高度致殘性疾病,患者必須及時就醫。
偏頭痛的藥物療法
目前,盡管偏頭痛只能緩解,無法根治,但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發作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可用于治療偏頭痛的藥物有以下兩類:
1.非特異性鎮痛藥物
(1)非甾體抗炎藥:如常見的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對于急性發作的輕、中度偏頭痛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多數偏頭痛患者服藥后,可以明顯減輕痛感。但要注意,此類藥物易刺激胃腸道黏膜,部分患者用藥后可能出現胃潰瘍、消化道出血等問題。長期用藥存在誘發肝腎損傷、引起哮喘的風險,因此,肝腎功能受損者和哮喘患者應慎用相關藥物。
(2)對乙酰氨基酚:這是一種相對安全的鎮痛藥,患者一般對其具有良好耐受性,對輕度、中度偏頭痛有緩解效果。
(3)含咖啡因的復方制劑:若患者的偏頭痛程度較為嚴重,可遵醫囑使用含咖啡因的復方類鎮痛藥物,如?復方普萘洛爾咖啡因片等。
2.特異性治療藥物
(1)曲普坦類藥物:舒馬普坦、佐米曲普坦等曲普坦類藥物,適用于中度、重度偏頭痛,通常在其他藥物控制疼痛效果不佳時使用。罹患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者、血壓控制不佳的高血壓患者、腦干先兆偏頭痛、偏癱型偏頭痛禁用此藥。
(2)選擇性5-HT1F受體激動劑(地坦類藥物):此類藥物的代表是拉米地坦。拉米地坦能夠抑制三叉神經節的神經傳遞,從而達到抑制偏頭痛的目的,對于急性期偏頭痛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一般不會引發血管收縮。但該藥存在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可能引起頭暈、惡心、疲勞等不良反應,不可與其他中樞神經抑制劑聯合應用。服用此藥后8小時內,患者不得駕駛車輛或從事其他具有危險性的活動。
(3)小分子CGRP受體拮抗劑(吉泮類藥物):如瑞美吉泮。CGRP(降鈣素基因相關肽)是引起偏頭痛發作的重要因素,可通過引起血管舒張和神經源性炎癥等機制,導致偏頭痛發作。吉泮類藥物可通過阻止CGRP與其受體結合,有效對抗CGRP的神經血管效應,從而抑制偏頭痛的發作,是偏頭痛急性期的常用治療藥物之一,可降低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和癥狀的嚴重程度。
緩解病情的“小妙招”
1.有效管理自身壓力
精神狀態長期處于高壓狀態的患者,學會有效管理壓力,可有效緩解偏頭痛癥狀。練習瑜伽、冥想或適度進行戶外運動,除幫助自己減輕壓力外,還能改善機體的整體健康狀況。
2.規律作息
長期睡眠不足、睡眠質量差等容易引發偏頭痛。為了降低偏頭痛的發作頻率,患者要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保證睡眠時間充足,盡量避免熬夜。
3.調整飲食與用藥
有資料顯示,偏頭痛的發作還與飲食有一定關系。過量攝入酪胺酸、酒精、咖啡因、谷氨酸鈉等,均有可能誘發偏頭痛。因此,建議患者少食用酪胺酸含量高的奶酪、紅酒、腌制食品等食物;不要過量飲用咖啡、濃茶;盡量避免飲酒;減少攝入含有谷氨酸鈉的調味品、食品。此外,女性偏頭痛患者應慎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以免因體內雌激素水平增加導致偏頭痛加重。
4適當按摩
偏頭痛發作時,應待在安靜舒適、透光性差的房間內休息,以免光、聲刺激加重癥狀。同時,輕柔按壓風池穴、太陽穴、百會穴等穴位,有助于緩解痛感。
5.記錄“頭痛日記”
偏頭痛患者可以記錄下“頭痛日記”,詳細記錄每日的飲食、所進行的活動;每次頭痛發作的時間、程度以及感受。通過連續記錄,能幫助您分析、識別出偏頭痛的觸發因素,也能為醫師分析病因、調整治療措施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