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平時身體狀況不錯,但1天前,他晨起時感覺胸悶難耐,右側胸部如針扎般疼痛。雖然數分鐘后癥狀稍有緩解,但稍一行走,張大爺便又出現了嚴重的胸悶感。張大爺的家人立即送他到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后,張大爺被診斷為肺栓塞,并被安排住院治療。醫師告訴張大爺的家人:“肺栓塞是一種發病迅急、進展快、死亡率極高的危急重癥。幸虧你們來得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指體循環的各種栓子,如血栓(肺血栓栓塞最常見)、脂肪顆粒、羊水、空氣、腫瘤等阻塞肺動脈及其分支,導致呼吸功能和肺循環障礙的臨床綜合征。通俗地說,就是患者血管里的血栓或異物,順著血流進入肺動脈及其分支,使肺部部分血管的血流中斷,令機體氧氣供應不足,使患者呼吸困難,甚至因缺氧而死亡。栓子如同隱匿于體內的“定時炸彈”,可傷人性命于無形。臨床上,多數肺栓塞是由于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造成的。
從“沒有癥狀”到突然離世
肺栓塞起病隱匿,病情兇險,病死率高,是常見的致死性急癥,也是僅次于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第三大心血管死亡原因。患者的臨床表現多樣,沒有特異性癥狀,因此漏診、誤診的可能性比較高。典型的肺栓塞三聯征指同時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癥狀。但同時出現三種癥狀的患者比例并不高——占肺栓塞患者的20%~30%。通常情況下,患者多以單一癥狀發病,常見臨床表現有呼吸困難、胸悶氣促、胸痛、咳嗽、咯血,部分患者合并下肢腫脹、暈厥、煩躁不安、發熱等癥狀。有些患者在猝死前沒有任何癥狀。因此,肺栓塞也被稱為“隱匿的殺手”。
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肺栓塞好發于下肢靜脈曲張、某些心臟疾病、腫瘤、家族遺傳性高凝血癥、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患者;嚴重創傷、外科手術后患者;肥胖人群、孕產婦、長期臥床者;長期口服避孕藥和雌激素藥物者。這些人群由于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血液循環不暢等原因,容易形成血栓,進而引發肺栓塞。高危人群如出現肺栓塞疑似癥狀必須及時就診。
1.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和脫落是引起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久坐不動、長期臥床等可能導致下肢血液循環減慢,增加下肢深靜脈形成的風險。此外,下肢遭受嚴重創傷、接受大型手術等原因,也可能誘發下肢形成深靜脈血栓。
2.心臟病
一些心臟疾病可導致心腔形成血栓,從而誘發肺栓塞。數據顯示,房顫、心力衰竭、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肺栓塞發病率較高。
3.腫瘤
腫瘤患者血液中可能存在凝血激酶以及其他能激活凝血系統的物質,如組蛋白、組織蛋白酶和蛋白水解酶等,可以促進血栓的形成。瘤體也可能壓迫血管,導致血液淤滯,容易形成血栓。
4.妊娠和分娩
妊娠期間,由于腹腔內壓上升、血管平滑肌變得松弛、盆腔靜脈受到壓迫等原因,靜脈血流速度會減慢。同時,孕婦體內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數量有所增加,血漿素原-血漿素蛋白溶解系統的活性降低,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增加靜脈血栓的形成風險。此外,分娩過程中,羊水可能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
5.其他因素
長骨骨折可能引發脂肪栓塞;醫療操作失誤或高壓環境作業后減壓不當等情況,可能導致空氣栓塞的發生;寄生蟲及其蟲卵也可能成為血管栓塞的誘因。
肺栓塞的治療方式
肺栓塞的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具體采用的治療手段與效果因個體差異、病情嚴重程度、治療及時性等因素而有所區別。一旦確診為肺栓塞,患者必須爭分奪秒開展治療、挽救生命。
1.支持性治療
及時給予患者血流動力學和呼吸支持治療,有助于改善其右心室功能,改善肺通氣,糾正低血壓,搶救患者生命。
2.藥物治療
(1)抗凝治療
抗凝治療是肺栓塞的基礎治療手段。對患者進行抗凝治療,可以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再次形成和血栓栓塞復發,為機體發揮自身的纖維蛋白溶解機制來溶解血栓創造條件。
(2)溶栓治療
如果肺栓塞患者的病情嚴重,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沒有溶栓禁忌,可進行溶栓治療。溶栓藥物可促使血栓溶解,干擾凝血功能,有助于恢復肺組織灌注,促進右心室功能恢復,降低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和復發率。
3.手術治療
對于病情危重、存在溶栓禁忌或溶栓失敗等情況的患者,可進行血栓清除術治療,以挽救生命。
4.放置下腔靜脈濾器
肺栓塞多是由下肢深靜脈血栓引起。下腔靜脈濾器像一個濾網,可攔截脫落下來的血栓,預防肺栓塞的發生和復發。臨床上,存在下肢深靜脈血栓,有抗凝藥物絕對禁忌證以及接受足夠強度抗凝治療后復發的肺栓塞患者,可以選擇植入下腔靜脈濾器。
預防建議早知道
1.少坐多動
長時間靜坐、臥床容易導致血液瘀滯,增加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發生風險。因此,建議久坐者每隔1小時左右站起來活動活動肢體。長時間乘坐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者,應定時起身走動一會兒。術后臥床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及時開展肢體活動、變換臥床姿勢,盡早下床鍛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2.健康飲食、戒煙限酒
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和高鹽食物,保持低脂、清淡飲食,多飲水、多吃高膳食纖維類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的形成風險。此外,吸煙和飲酒都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因此,建議及時戒煙、限制飲酒。
3.控制病情、合理用藥
心臟病、高血壓、靜脈曲張等疾病患者,應定期就診,配合治療,積極控制病情,以免發生肺栓塞。服用雌激素、避孕藥等藥物的人群,應嚴格遵醫囑定時、定量用藥。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