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已成為衡量人才素質的關鍵指標。STEM教育有著獨特的跨學科特性,通過多學科的整合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STEM教育注重科創教育實踐,能夠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實驗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與信息、科學課堂鏈接。根據課程標準和國家對于科創人才的培養要求,學校將科創教育融入基礎教育信息科技、科學等學科,延展時間和空間,開設普惠性STEM理念下的科創課程。依托“五階段、多循環”STEM課程實施模式,通過問題引入、知識探究、方案設計、制作實踐、展示交流等階段,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跨學科知識,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與學科建設融合。為了深化STEM教育理念在科創教育中的應用,學校不斷完善對接學科課程、探索STEM教育理念下的科創教育模式。依托課題研究確定研究焦點,深入挖掘科創領域的前沿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時加強學科組建設,通過定向培養、專家助力、學校跟進等方式,建設一支一流的學科團隊,為科創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與教師發展共振。教師是推動科創教育發展的關鍵力量。學校注重科創教師專業發展,設立名師工作室,為教師提供項目支持和資源保障,激發教師的創造力和熱情。鼓勵教師成為科創教育推廣代言人,通過經驗分享和交流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學習和合作。
與學生成長同步。學生是科創教育的主體和受益者,學校通過組織參與各類科技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技興趣,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不斷加大對學生科技實踐活動的支持和投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機會,營造濃厚的科技氛圍。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科創教育方案,幫助他們實現自我超越和成長。
與學校辦學特色貫通。堅持“科學+”的辦學特色,積極與各級科研單位、科技研學基地、科技教育單位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專家資源、實踐平臺和教育項目,打造豐富多彩的科創活動。借助媒體宣傳的力量,廣泛傳播學校在科創教育領域的創新舉措和優秀成果,提升學校科創教育的品牌影響力。通過這些努力,將學校的科創教育特色與辦學特色緊密結合,共同推動學校的全面發展。
經過一系列的實踐和研究,我們不難發現,STEM教育理念下的學校科創教育,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跨學科學習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各個學科的知識,還能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跨學科的學習和實踐,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為更好地擁抱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寶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