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擁有53.4萬畝糧食種植面積的農業大縣。
2024年,瑞金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56億余元,認定有機綠色農產品34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4元,各項指標均不同程度增長。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贛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書記尹忠說,瑞金作為農業大縣,必須從群眾最關心的領域破題,夯實糧食生產基本盤,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科技創新正重塑瑞金農業版圖。近年來,瑞金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以規模集聚發展的理念經營謀劃農業,建設標準化智慧果園、智能育苗棚及自動化智能養豬場等現代農業設施,將科學管理、規模化養殖等技術融入現代種養產業,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效能。
“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這與瑞金堅持以工業化思維發展農業產業,創新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尹忠介紹,2024年瑞金強化農業科技賦能,遴選水稻“三控”抗倒綠色節本增效、油菜綠色高質高效栽培、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白蓮蜜蜂授粉等14項先進適用技術,培育發展科技示范戶180戶、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5家。全市農業領域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家。南昌大學聯合瑞金市客佳紅釀造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原生質體誘變—環境脅迫定向選育耐受菌株精準釀造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尹忠表示,瑞金將堅持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持續做好省級科技特派員對接服務,爭取瑞金更多農業企業(合作社)受益,加強企業與農業高校、科研院所的溝通交流,建立聯系機制。扎實推進農業領域技術攻關,聚焦農業農機裝備、良種選育、種植示范等領域,開展農業技術創新,讓數字紅利真正轉化為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動能,為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科技力量。
“打造‘四融一共’和美鄉村是江西結合實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瑞金立足自身稟賦優勢,聚焦景村融合、產村融合、三治融合、城鄉融合、共同富裕重點任務,將其作為推進鄉村建設、壯大縣域富民產業的重要抓手。”尹忠說。
瑞金因地制宜探索實施“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同步推進紅色研學示范帶、鄉村旅游示范帶、農業產業示范帶3條示范帶建設,同步推進城鄉接合部、圩鎮、中心村等關鍵節點建設,實施31個和美鄉村建設項目,逐步實現和美鄉村建設行政村全覆蓋。
尹忠說,瑞金堅持建管并重,投資800余萬元對全市鄉鎮228個村居實施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和脫貧戶家庭環境整治獎補(積分超市)項目,強化“萬村碼上通”平臺運用,引導農民群眾自覺維護好自家環境、村莊環境。數字賦能推動村莊環境長效長治被贛州市評為創新案例,九堡鎮密溪村獲評江西省“美麗細胞”中的美麗村莊優秀案例。
瑞金是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也是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擁有革命舊址129處,國家級傳統村落7個、省級傳統村落3個。
尹忠說,瑞金以紅色旅游為龍頭,探索對以傳統村落為代表的一批古村落的“紅古綠”文旅融合開發,推進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紅色研學、紅色培訓、康養民宿、露營基地等新經濟新業態市場化經營、多樣化發展。
“只有讓人民富裕起來,國家才能真正強大。”尹忠說,瑞金聚力三產融合,做強特色產業興村富民,著力在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上下功夫,持續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瑞金新增贛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家、家庭農場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家,累計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73個,新簽約農業項目3個,新取得有機產品認證11個、綠色食品認證13個,新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8家、圳品2家、名特優新農產品2個。
強村富民書寫發展新答卷。2024年,《瑞金市2024年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瑞金市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出臺,為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24年,瑞金全市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達9857.6萬元。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后,更需勠力同心守牢防返貧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當以‘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為要,壯大特色產業筋骨,讓脫貧群眾穩得住、能致富。”尹忠說。去年,瑞金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放小額信貸1億元,安排有業可扶資金1371萬元,幫助9776戶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自主發展產業,增加經營性收入。落實務工推介、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幫扶車間等穩崗舉措,助力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實現就業4.36萬人,完成計劃任務的117.8%。
“從共和國搖籃到鄉村振興樣板,瑞金正以紅色基因凝聚發展合力。”尹忠說,瑞金將一棒接著一棒加油跑,一代接著一代堅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