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時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一些新情況,有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有新舊動能轉換的壓力。“但這些經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大家要充滿信心。”
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壓艙石。與其他市場主體一樣,近兩年國資央企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些行業受周期性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面臨著增長速度放緩、現金流緊張等壓力。
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還要在發展中予以解決。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國資委通過優化考核導向、出臺相關政策等予以支持。相關企業迎難而上奮發有為,保持了穩定運行的良好態勢,也有力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為我國順利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貢獻了力量。
2025年,國資央企將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定位,進一步堅定必勝信心,有效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從歷史看,信心源自深厚的精神底蘊。國資央企從來都是在克服困難中不斷發展壯大的。在黨的領導下,國資央企從血與火中走來,在建立新政權過程中發揮了“后勤保障隊”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在較短時間內走過了西方國家市場主體上百年的工業化道路,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最為完善的現代工業體系。在經歷了市場化轉型、三年脫困、世界金融危機等新挑戰洗禮的過程中,國資央企始終不屈不撓、砥礪前行,形成了昂揚向上的精神特質。
從當下看,信心源自高質量發展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全員勞動生產率分別從2012年的31.4萬億元、1.3萬億元、38.2萬元/人增長到2024年的90萬億元、2.6萬億元、81.2萬元/人。一批央企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方面初見成效,一支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企業干部職工隊伍不斷壯大。
從未來看,信心源自獨特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堅持黨的領導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雙向賦能,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不斷融合,為加快打造創新領先、功能突出、治理高效、充滿活力的現代新國企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比較優勢仍有潛力可挖;國民共進、融通發展的現代工業體系日益成熟,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新春伊始,國資央企將滿懷信心地再踏改革新程,以高質量發展成效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為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
(劉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