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傳統的朗讀教學效果參差不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為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方式和手段。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能力水平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從學校和教師兩個維度提煉出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能力水平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人工智能;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能力;教學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領域。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才能適應智能時代對教育教學的要求[1]。朗讀教學對學生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傳統的朗讀教學效果參差不齊,如何借助先進的技術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朗讀教學能力,成為教育領域亟待研究的問題[2]。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能力水平現狀調查
本研究結合已有相關成果,編制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能力水平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教師個人的基本信息、教師對人工智能的基本認識、教師在朗讀教學中對人工智能的應用、教師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接受的朗讀教學相關培訓等四個方面的內容。本次調查中運用了“李克特五級量表”(非常差:1 分;比較差:2 分;一般:3分;比較好:4 分;非常好:5 分)進行評分。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調查了佛山市五所小學的語文教師,共計257 人。發放問卷 257 份。去掉未填寫或者答題時間過少的無效問卷,有效問卷 245 份,有效率為94.9%。
(二)調查信度與效度
本次調查整體效度 Cronbach'sa 值為 0.912。經過測算可靠率Cronbach'sa 值為 0.939。KMO 檢驗值為 0.952,數值接近于 1。球形檢驗顯著性無限接近于 0。以上這些數據信息表明,本次調查問卷的信度與效度較高。
(三)調查結果分析
1.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師對朗讀教學的認識
在本次調查中,92.53%的教師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對朗讀教學能起到促進作用;53.25%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學校比較重視對教師進行人工智能培訓,也有 4.32%的教師認為學校不重視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引進;71.54%的教師表示愿意在開展朗讀教學時嘗試運用人工智能技術,25.12%的教師表示中立,還有 3.34%的教師則表示不支持。
2.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師朗讀教學培訓
(1)培訓態度:44.25%的教師非常愿意接受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朗讀教學培訓;33.53%的教師愿意接受培訓;20.76%的教師表示一般;1.46%的教師不愿意接受培訓,認為培訓作用不大。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到,多數教師是愿意接受培訓的。這為人工智能背景下朗讀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培訓經歷:在本次調查中,有 63.25%的教師表示曾接受過人工智能相關培訓;15.12%的教師表示接受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朗讀教學相關培訓;84.88%的教師表示沒有接受過此類培訓。從培訓經歷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到,教師接受人工智能和朗讀教學相融合的培訓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朗讀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亟需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引入新的技術,提升朗讀教學的效果。
(3)培訓建議:教師關于朗讀教學的培訓建議集中在以下幾點:①培訓內容:95.48%的教師認為應該根據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培訓內容,可以邀請專業人士來校進行實踐培訓指導。培訓內容要聯系教師日常教學,且具有可操作性。②培訓方式:73.22%的教師認為應該開展具有實用性的培訓;84.57%的教師認為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網絡培訓,線上培訓讓教師的學習更加便捷。從培訓方式的調查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線上、線下相結合,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更能滿足教師的實際需求,能提升培訓的效果和效率[3]。③培訓環境:許多學校引進了一些信息化教學設備,但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這些設備的使用率并不夠高,許多教師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設備。64.89%的教師表示學??梢酝晟迫斯ぶ悄芟嚓P教學硬件,同時,加大對相關軟件和硬件用法的指導,在培訓時多進行現場操作演練,向教師推薦優質的軟件和相應的教輔資料,促進教師對人工智能背景下朗讀教學能力的提升。
3.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師朗讀教學實踐
(1)實踐頻率
優質的朗讀教學資源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有助于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時空限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在本次調查研究中,有 10.42%的教師表示在平時的教學與課后作業中偶爾使用人工智能朗讀教學軟件;1.53%的教師經常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朗讀教學;60.58%的教師表示聽說過如“途途朗讀”“出口成章”“為你誦讀”“朗讀者”等這些智能軟件,但是沒有真正使用過。還有 27.47%的教師表示沒有聽說過這些人工智能相關的朗讀教學軟件。從這一組調查數據中可以發現,在課堂上運用人工智能進行朗讀教學實踐的教師比例比較低。
(2)問題反饋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師在朗讀教學中遇到如下問題:64.88%的教師認為日常教學工作壓力比較大,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開展新技術的鉆研;50.92%的教師表示對朗誦有關的人工智能相關硬件或軟件的使用不夠熟悉;8.2%的教師認為在進行朗讀教學時,切換人工智能教學軟件需要的時間相對比較多,有時會影響上課的節奏和進度;86.52%的教師表示引入新技術教學的獎勵機制還不夠充足,不能有效激發教師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積極性。
基于以上調查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多數教師覺得人工智能技術對朗讀教學效果的提升能起到促進作用,也愿意在朗讀教學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這為朗讀教學實踐奠定了基礎;小學語文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朗讀教學的能力水平總體較低;在培訓方式上,多數教師支持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此外,教學工作繁忙、教師精力有限、學校獎勵機制欠缺等因素,也影響了教師運用人工智能進行朗讀教學的積極性。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一)學校層面
1.完善制度,建立考核機制
學校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日常朗讀教學和各類朗讀特色活動中,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從制度層面支持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發展,通過一系列績效獎懲制度,激發教師成長的主觀能動性。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各類教師和學生朗讀比賽,同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和教師予以肯定和激勵。此外,學校應對相關課題研究、名師工作坊、線上線下教研等活動形式予以支持和幫助,并對教師參與情況進行考核,將人工智能朗讀教學實踐納入績效管理體系,從制度層面促進教師主動參與[4]。
2.加大投入,構建智能教學環境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開展朗讀教學需要用到相關的軟件和硬件設備。學校需要加大投入,在硬件上打造智慧校園,建設智慧教室,引入希沃白板,營造智能化的校園環境,為教師開展人工智能朗讀教學奠定基礎。同時,在軟件方面,當前人工智能朗讀教學軟件豐富多樣。學校可以邀請校內信息技術教師或者相關專家,針對人工智能朗讀教學軟件的使用展開各類指導;推進慕課、SPOC 課等資源體系的建設,為教師開展朗讀教學營造更加便利與智能的環境。此外,學校還應對教師朗讀教學實踐和效果進行動態的監管。通過智能教學環境的建設,以點促面,引領教師提升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朗讀教學效果[5]。
3.完善培訓,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1)培訓人員方面:可以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或者信息技術領域地區優秀教師,對語文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
(2)培訓內容方面:重視信息化前沿問題及相關技術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提升教師對人工智能教學軟硬件的掌握程度,同時有針對性地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輔導,使教師通過培訓切實提高教學能力。
(3)培訓方式方面:培訓方式靈活多樣,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見圖1[5])。學??捎趯W期之初進行線下授課培訓,以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提高教師對人工智能朗讀教學硬件和軟件的使用能力,培養教師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進行朗讀教學設計和實施的能力;在學期中進行入校調研指導。在教師進行一段時間的朗讀教學實踐后,專家團隊進校與教師座談、聽課,為一線教師解答朗讀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定期組織線上聯合教研,有針對性地診斷問題,幫助教師打磨課程;日常開展線上指導。專家團隊與學校建立日常聯系,隨時隨地線上溝通,幫助教師答疑解惑,提升朗讀教學的效果。
(二)教師層面
1.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要切實提升信息化素養,提升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朗讀教學的能力,就要轉變自身教育觀念,認識人工智能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勇于接受新事物,嘗試新技術,主動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朗讀教學之中,并結合實踐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最終提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朗讀教學的能力。
2.以研促教
在實踐中以專題研修為抓手,通過線上、線下培訓、教師工作坊、外出交流學習與觀摩,推動相關教學設備和軟件平臺,如 See-wo、AI 智慧教育系統,以及朗讀軟件在教學中的運用,并參照教育信息化2.0 中提到的能力點,提高應用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作業布置、作業批改、學業評價等方面的能力,進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融合創新課例校本研究。同時,將教師研修學習、教學融合創新實踐納入校本評估范圍,建立多元評價機制,以評促用,以研促教,推進信息化技術在校園的運用。
3.建立信息化朗讀教學共同體
學校老、中、青年教師,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解與認識,以及實際操作水平均有差異。在實踐中,學??梢砸越處煿餐M步為目標,建立不同年級的朗讀教學共同體,創建校本研修團隊,形成結對幫扶機制,建立以信息技術教師、年輕教師為核心的共同體。例如,為打造人工智能背景下朗讀教學融合課程,可以充分發揮老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以及中、青年教師善于運用電腦和使用各類朗讀教學軟件的優勢,通過團隊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打造基于信息技術的朗讀教學課堂。此外,在課前、課中、課后實施朗讀教學時,均可以發揮教師共同體的優勢,深入開展朗讀教學實踐。團隊教師還可以在學校舉行的朗讀教學公開課、課例研討、各類朗讀比賽評比等活動中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在成員的反復打磨中,提升團隊的整體教學能力。
三、結束語
具備人工智能應用能力是新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過調查研究,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能力水平現狀,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煉出人工智能背景下提升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水平的有效策略,這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朗讀教學能力、推進智慧學校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崔硯 佛山市順德區樂從第一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孫志鵬.聶竹明.AI 技術賦能教育變革——新時代提高學習效率的新出路[J].中國電化教育,2021,(05):9-12.
[2]陳婕.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51):57.
[3] 張瑩.信息化教學的能力提升與影響因素分析[J].集成電路應用,2021,(05):118-119.
[4]吳立寶,曹雅楠,曹一鳴.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評價改革與技術實現的框架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21,(05):94-101.
[5]林寧.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的路徑研究與實踐——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03):12-14.
[6] 馮吉兵.人工智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中國教育網絡,2022,(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