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美術學科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依托小學美術教學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豐富了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同時也為學生了解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徑。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敦煌文化也可借助美術教學活動進行傳承與發展?;诖?,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引入敦煌文化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教學實踐,以期讓學生在美術活動的實踐與探究中儲備更多元的美術知識,積累美術技能,同時受到文化的熏陶,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社團 敦煌文化 文化認知 DOI:10.12278/j.issn.2097-5309.2025.02.035
傳統文化是國家的瑰寶,同時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而小學美術學科不僅承擔著傳遞美術知識、培養學生美術技能、發展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敦煌文化作為我國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當引起美術教師的關注。通過組織美術社團的形式,延伸學生美術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美術知識視野,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陶冶其情操,使學生自覺承擔起繼承、發展和創新敦煌文化的責任和義務。為此,教師既要豐富與創新小學美術社團的開展形式與內容,又要巧妙地融合敦煌文化,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提升美術技能的過程中了解本土敦煌文化,厚植鄉土情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敦煌文化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美術教育觀
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入敦煌文化的相關元素,讓學生在美術知識的學習、美術技能的提升以及美術的創作活動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并從中有所收獲。然而客觀情況卻是,敦煌文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普及較少,不利于學生全方面了解敦煌文化,加之當下多元文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美術教學中文化元素的民族性。敦煌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特征,其創作語言、藝術手法、藝術風格歷經千年,經久不衰,是獨特的藝術杰作。小學美術教學還承擔著美育的重要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鑒賞能力等,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敦煌文化不管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開展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資源,二者的融合可以逐漸讓學生意識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覺承擔起學習民族傳統文化、發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責任。
2.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
敦煌文化具有獨特的歷史背景、藝術風格與文化內涵,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內涵豐富,包羅萬象,如佛教藝術、壁畫藝術、塔式建筑、民間藝術等,涵蓋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中外文化交流、農耕文化、商貿文化等不同方面,涉及了不同朝代,以上文化資源都對延伸學生的文化視野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教師可通過引入敦煌壁畫,帶領學生觀察壁畫上人的穿著,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與生產勞動情況。再如,學生通過觀看《張騫出使西域圖》的壁畫,感受當時社會條件下商業的發展情況,增加文化知識儲備,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他們對敦煌文化的學習與探究興趣,更為后續敦煌文化的引入奠定了基礎。教師以信息技術的形式為學生呈現大量敦煌壁畫的演變,帶領學生了解不同時期壁畫的鮮明風格,使其切身感受文化的繼承與傳播,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靈感,讓他們感受美術的真正意義。
3.有利于豐富美術教學資源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敦煌文化,學生自然而然能接觸到精美的敦煌壁畫、樂舞敦煌的韻味、莫高窟、月牙泉、雅丹地貌、敦煌古城、藻井圖案等,感受承載著地區記憶的文化,欣賞千姿百態的美。比如,被稱為文化藝術寶庫的敦煌壁畫,其神韻與風格、線條與色彩都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專業的美術知識,還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造型表現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創新意識與能力。因此,將敦煌文化引入到小學美術教學中,既豐富了小學美術教學資源,又促進了小學美術教學發展。
4.有利于敦煌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小學美術教材在編排過程中也會著意添加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與元素,但內容較少,不利于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從長遠角度來看,也不利于促進其全面發展。其中,敦煌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引入小學美術教學中,一方面能夠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另一方面也能讓他們了解到更多文化內容,增強民族自豪感,這對小學生的學習與未來成長發展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弘揚與發展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敦煌文化作為重要的民族文化,理應得到繼承、發展與創新。而小學美術教學可以作為媒介,為敦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重要平臺。
二、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對敦煌文化的應用與創新實踐
1.巧用自然環境資源,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豐厚的資源支持是小學美術社團建設與相關活動開展的重要支撐。在敦煌文化的引入與創新應用過程中,教師應因地制宜,結合學校的歷史傳統與辦學理念,加強對本地獨有自然環境資源的利用,進而打造具有文化內涵的特色項目,提升美術社團活動的新鮮感,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進而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審美素養。
例如,很多學生在繪畫時主要進行模仿、描摹,并不知如何繪畫、何為繪畫,更無從通過繪畫表情達意。而繪畫是美術社團活動的重要內容。為此,在引入敦煌文化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觀察周邊的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開展繪畫活動,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與審美能力。比如大小不等的石窟、或雄偉渾厚或小巧玲瓏的彩塑佛像,等等。鳴沙山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是大自然現象的奇觀,有風時,沙土層共鳴,無風時,還會發出絲竹管弦之音;還有鳴沙山下的月牙泉,彎曲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月牙泉還有三寶,分別是鐵背魚、五色沙、七星草;距離市中心25公里的敦煌古城,濃郁的西域風情建筑風格,再現了唐宋時期西北重鎮敦煌的雄姿,時至今日,已成為我國西部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教師可帶領學生開展觀光游、篝火晚會、敦煌古城一日游等活動,讓學生在親眼所見、親身感受的體驗與經歷中繪出所見之美。
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些社團活動開展之前,教師要先指導學生搜索相關自然資源的情況,了解區域文化地域的特色,而這也是開展繪畫活動的大前提,這樣的經歷亦會給學生帶來獨特的感受體驗,并在其心中留下美好回憶。教師在美術社團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不應過多干預學生的想法創作,要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想象與創新創造的空間,這樣繪畫作品才能更具個人特色,更有真情實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主題繪畫作品征集活動,培養學生對敦煌人文與自然遺產的熱愛之情,給予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培養他們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尊重其想法與創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總之,將敦煌文化引入小學美術社團活動,教師也要充分挖掘區域文化中的現有自然資源,在創新性利用的基礎上,讓學生用畫筆記錄美好時刻,將自己當下的所思所想融入繪畫之中,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
2.利用民間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體驗
由于很多學生對敦煌文化的內容知之甚少,甚至還有學生沒有聽過敦煌文化,這為敦煌文化在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的滲透增加了阻力。敦煌文化作為重要的藝術瑰寶,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動力,同時,也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在對敦煌文化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積極找尋美術教育與敦煌文化聯系的契合點,開發創新美術社團活動的全新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了解敦煌文化,增強文化體驗。
例如,為了更好地滲透與傳承敦煌文化,教師可以在美術社團活動中組織“敦煌文化進校園”的活動,全方位滲透敦煌文化,讓更多學生學習接觸了解,使其意識到傳承與保護敦煌文化的緊迫性。同時,在這一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還要從學生視角出發,從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事物切入,尊重學生的想法,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能夠更好地了解文化、感受文化,提升文化體驗感。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敦煌文化中的民俗,如敦煌的端午節習俗。學生們所熟知的吃團粽、賽龍舟,還有贈團扇,這是端午節的特色;還有登鳴沙山,這也是敦煌端午的傳統活動,人們在鳴沙山上滑沙,體驗古人之樂。敦煌特有的民俗文化現象還有“敦煌八怪”,比如鳴沙山下葡萄香、風干饃饃瓜泡囊。不難看出,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當地人獨特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這也是基于敦煌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氣候條件,讓學生感受文化的生活氣息。另外,在敦煌文化與藝術相融的活動中,教師要努力挖掘敦煌文化的價值,豐富社團活動形式,讓學生自由體驗與表現,使其在極具敦煌文化屬性與特質的活動中提升人文素養。
再如,敦煌剪紙作為敦煌藝術的重要元素,早已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剪紙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歷經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極具鮮明地域特色的藝術風格,體現了古代敦煌人民的智慧與才華以及其對生活的追求與熱愛。教師也可以邀請本地的“非遺”代表傳承人在美術社團活動中為大家現場展示敦煌剪紙的制作過程,鼓勵學生跟著動手操作。不僅如此,在美術社團活動中,教師還要著力引導學生提升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意識。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或是口口相傳,或是子承父業,還有很多手工藝瀕臨失傳,因此培養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發揚意識極其關鍵。將敦煌文化引入到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發揮了宣傳文化的重要作用,更是尋找傳承人的有效途徑。
3.完善校本課程建設,培育學生的美術素養
開展美術社團活動,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要依據本校美術教學內容,打造更具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以區域中的敦煌文化資源為依托,不斷創新美術社團的形式與內容,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作品展示是美術社團活動的重要環節,反映了學生的活動表現、活動質量,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差距,促進學生交流與互動,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展示社團教師的教學成績。為更好地反饋學生的活動質量,教師應注重完善展示環節,助推美術校本課程的建設與優化。
例如,學生們已經通過美術社團活動創造了各類形式不同的美術作品,這樣一來,教師便可以將學生們日常學習與活動的區間充分利用起來,將社團中學生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內外墻壁等處,或者展示在校園的走廊、花壇等地方,便于學生能夠隨時隨地欣賞。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以專業的視角分析不同學生作品中的亮點,進行針對性展示,讓每個學生在觀看欣賞的過程中都能了解到作品的優秀與創意,也便于作品創作者收到更有效的反饋。教師還可以在校園的公眾號中舉行線上展覽,推送學生的優秀作品。或者,開辦校園網絡美術館,給學生思想的碰撞、創意的體現、靈感的迸發提供展示的平臺,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進來。在平臺中,教師還要積極與學生互動,掌握他們的學習動態、生活情況,注意定期維護更新美術社團的相關活動信息,給學生帶來最及時的消息和引導。教師還可以在微信平臺或者學校的宣傳窗板報中設計趣味性強、互動鮮明的欄目主題,將美術社團活動與敦煌文化相結合,定期制作更有文化味的主題內容,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在豐富的美術社團活動中了解敦煌文化,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增進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文化情感體驗。
美術社團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補充與延伸,同時也是學生認識自我、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美術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加強對敦煌文化的全面滲透,打造極具“敦煌味”“文化味”的美術社團活動,促進美術社團的建設。重要的是,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的相關培訓,要求教師要在平時接觸和學習敦煌文化并加強研究,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識儲備,另外還要涉獵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學科,只有這樣,才能將敦煌文化潤物無聲地滲透在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的建設與實施中。這有助于校本課程的建設與完善,彰顯敦煌文化的教育價值,達成培育學生美術素養的教育目標。
總而言之,敦煌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國藝術瑰寶的重要象征。在小學美術社團的開展過程中,有效應用與創新敦煌文化,挖掘美術與敦煌文化間的關聯,聚焦敦煌文化的滲透、傳播,能夠豐富美術教育內容,延伸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這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創作能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杜麗《依托校園社團活動融合本土文化的學習策略——以敦煌本土文化小學校園社團活動融合學習為例》,《文理導航》2018年第3期。
[2] 張玉鴻《以學生社團傳承敦煌文化的研究》,《新課程(教研版)》2017年第5期。
[3] 謝秀芬《以繽紛社團為載體傳承敦煌文化——以敦煌市北街小學為例》,《西部素質教育》2017年第4期。
[4] 張保文《注重區域美術資源的利用——敦煌特色剪紙藝術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試題與研究:高考版》2020年第14期。
[5] 郭彤《敦煌壁畫故事進入小學社團活動的探索》,《鴨綠江》2019年第22期。
[6] 鄭雅君《敦煌壁畫元素融入小學美術“設計·應用”模塊教學實踐研究》,《電腦愛好者(電子刊)》2023年第6期。
[7] 郭小寒《傳承客家文化,從美術社團活動出發——小學美術教學探微》,《華夏教師》2023年第15期。
(陶娜,1991年生,女,漢族,甘肅蘭州人,碩士,從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