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先念,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在其革命生涯中,他信仰堅定,無限忠誠于黨、人民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他來自人民,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功勛卓著,卻謙虛謹慎,淡泊名利;廉潔奉公,生活儉樸,嚴格要求子女和家人,充分顯示了他的高風亮節。
作為黨和國家卓越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在其革命的一生中,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們深情地贊譽他為“偉大的人民公仆”。他曾表示,“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革命家,必須永遠保持革命熱情和奮斗精神,把為人民服務,把改造客觀世界,當成自己的天職和應盡的義務。”他以“為人民服務當勤務員的態度”辛勤工作,關心人民生產生活與健康,彰顯了他的公仆本色、為民大德。
“他們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而我們卻是為人民服務的”
李先念出生于黃安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十幾歲就到壽器店給人當學徒,跟人學木匠。1927年11月,李先念參加黃麻起義。起義失敗后,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情況下,李先念于同年1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革命道路。參加革命后,有人開玩笑說他是做棺材出身的,他回答說,“我是給舊社會做棺材的”。
抗日戰爭時期,李先念從延安重返大別山,領導組建了新四軍第5師,并任師長。為了團結壯大革命力量,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李先念經常與各界人士交往,并請他們參加邊區的參議會。有一次開完邊區參議會,李先念動員一位參議員,讓他送兒子參加抗戰。那位參議員頗有顧慮,還擔心兒子吃不了苦。李先念告訴他,現在條件是苦一點,但環境可以改變,而且還可以樂在其中。恰好那位參議員的兒子就在旁邊,他插話說,你當師長可能不一樣。李先念回答道:“我這個師長跟國民黨的師長可不同。他們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而我們卻是為人民服務的?!?/p>
李先念這個師長確實不同于國民黨的師長,他是為人民服務的。在領導鄂豫邊區敵后抗戰時期,李先念關心人民疾苦,切實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困難。1941年秋,姚家山地區遭受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斷糧絕炊,不得不上山挖葛根充饑。李先念得知情況后,從邊區撥糧分給鄉親們,幫助鄉親們渡過了難關。在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時,李先念領導邊區軍民發展生產,不僅派部隊幫鄉親們搶收搶種,而且還親自參加勞動。有一次,邊區一個參議員的兒子看到他赤膊挑大糞,感到很驚奇。事后,他跟李先念談起這件事。李先念毫不介意,說這算不了什么。他表示,我們現在正處在困難時期,老百姓很苦。我們自力更生發展生產,不僅可以解決吃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賣錢解決辦公經費?!斑@樣就可以減輕一點老百姓的負擔。”
“所謂‘德’是什么?即高度自覺地為人民服務”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黨,沒有多數才德兼備的領導干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杏媱澋嘏囵B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們的戰斗任務。”毛澤東提出,領導干部要“才德兼備”,同時還強調,為了適應革命戰爭的發展,要培養大批新干部。隨著解放戰爭進入尾聲,革命即將結束,全國范圍內的建設即將開始,為了適應新的發展變化,同樣需要培養大批新干部。

1949年5月,武漢三鎮解放,李先念主持湖北省黨政軍全面工作。百廢待舉,百業待興,恢復發展生產,千頭萬緒,需要選拔一大批干部擔負領導工作。那么,如何選拔干部,或者說干部需要具備什么素質。對此,李先念有自己的看法。1952年6月16日,在中共湖北省委第四次組織工作會議上,李先念指出,我們的干部政策是“德才并重”,強調今后看干部要根據“德才并重”的原則。李先念指出,“所謂‘德’是什么?即高度自覺地為人民服務。所謂‘才’是什么?是能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實事求是。”不難看出,李先念說的“德”,與我們黨的宗旨是一致的,而他說的“才”是指實事求是解決問題的才能,是為人民服務的才干,要通過實踐表現出來。李先念強調,看干部要“德才兼備”,他本身又何嘗不是“德才兼備”。在其主持湖北省黨政軍全面工作過程中,他為湖北省人民辦了不少好事實事,興修水利即是其中之一。由于氣候環境、地理位置等因素,湖北省旱澇災害易發。為應對旱澇、發展農業生產,李先念十分重視興修水利,關心農田水利建設。在他的領導下,湖北省興建了一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對于在水利建設過程中已經出現的可能損害人民健康的問題,他及時加以制止。1951年2月,李先念給湖北省各專署并水利機關負責同志寫信,說要抓緊時間完成1951年的修堤治水計劃,要趁農閑時間、天氣好的時候加強督促,加緊施工,進行水利建設。然而,在落實修堤治水計劃、加強水利建設過程中,由于民工組織不良、強硬動員,孕婦和小孩都參與到了勞動競賽中來。對此,他不無擔憂,并明確指出,因無醫療設備,怕出現生病及孕婦小產甚至死人現象,各地要嚴加警惕。不僅如此,他還鄭重強調,人命關天,堅決不能動員孕婦、小孩和年齡過大的民工參加,“即便他們要求參加,也必須勸阻”。
“為人民服務就不能嫌麻煩”
1954年,李先念調中央工作,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此后長期分管財貿工作,直接關系到全國老百姓的生活。他非常重視人民生活需要的小商品生產和供應。
1959年1月,李先念在出席全國財貿會議時指出,最近一個時期日用工業品的生產和供應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有些地方的肥皂、電池、自行車輪胎、奶嘴、勺子、電燈泡和一部分文化用品都脫銷;一些印染、搪瓷等日用品生產工廠即將停工”,問題的根源在于原材料供應不足,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意見。1960年2月,李先念在全國財貿書記會議上強調,要大力增加日用工業品生產,要抓緊大宗商品和小宗商品的生產,要盡可能做到人民生活需要的大小商品應有盡有。他進一步指出,“發卡子、鍋刷子、鞋眼子、奶嘴子,這些看來似乎并不重要的商品,如果脫銷,影響就很不好?!?/p>
李先念關心日用小商品生產和供應,并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說說,而是切實解決問題。在“大躍進”時期,國家大力發展重工業,“鋼鐵元帥升帳”,鋼材多用于重工業,擠占了一些生產日常用品的鋼材,以至于廣大群眾買不到頭發卡子。對此,李先念深有體會:“我們機關的女同志就罵:現在好得很,連發卡都買不到,披頭散發?!比罕娰I不到頭發卡子,就向商業部門反映。由于頭發卡子是手工生產的產品,歸第二輕工業部管。于是,商業部門就找第二輕工業部,第二輕工業部說訂不到鋼材,沒法生產。對這個事情,李先念十分重視,找相關部門,特別是冶金部,“強調無論如何要解決幾百噸鋼,婦女不能再披頭散發了”,讓群眾有頭發卡子用。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問題最終得到解決。
1965年11月21日,在同中共河北省委、天津市委負責人商討如何搞好小商品供應問題時,李先念明確指出,“小商品供應問題,是為人民服務的問題?!彼谡勗捴姓f,過去“有一個時期,頭發卡子買不到,奶嘴子沒有了。請省委、市委注意一下小商品問題”。小商品事關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說小不小,在一定條件下又是大商品。中國共產黨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不關心人民生活肯定不行。雖然供應好小商品比較麻煩,但是李先念強調,“為人民服務就不能嫌麻煩”。
“共產黨的官,不論大小,都是為人民服務的”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更應該為人民服務。七大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黨員具有“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義務。八大黨章不僅重申了為人民服務的內容,還規定每一個黨員“都必須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服務”,黨員具有“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義務,“黨員如果不遵守這些義務,應當給予批評和教育,如果嚴重地違背這些義務,……應當給予紀律處分”。出身貧窮、在革命低潮時入黨的李先念,深刻懂得為人民服務的義務與責任。
1963年冬,李先念回故鄉紅安視察。李先念與鄉親們談心:“我一沒有買田地,二沒有蓋房子,只跟黨做事,跟人民辦事”“共產黨的官,不論大小,都是為人民服務的?!闭堗l親們暢所欲言,有什么說什么,不管是對現行政策有意見,還是對政府工作有意見,都可以講。通過這次座談,李先念進一步了解了基層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況和一些意見看法,這對于知實情、作決策,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大有益處。
鄭板橋詩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作為國家領導人,李先念關心民生疾苦,經常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對于侵犯人民利益,漠視民生疾苦的行為十分反感。
1987年夏,在湖北黃岡地區擔任領導工作的漆林,進京到財政部匯報工作,順便去拜訪了李先念。李先念在同漆林談話過程中提到,某縣基層干部,在“三提五統”時,收費過高,不講方法,激化了矛盾,結果發生了械斗,干部打了群眾,還抓了人。他還提到,最近看了些材料,也有人跟他發牢騷,說干群關系緊張,干部拿著扁擔打群眾,或與群眾對打。他氣憤地說:“不是經常講我們是人民的公仆、兒子,人民是主人、是老子嗎?哪有仆人打主人,兒子打老子的道理?”他進一步指出,“現在有少數干部工作簡單粗暴,不善于做群眾工作,老百姓意見很大。”他問漆林,在地方工作,與老百姓打交道,是不是也是作威作福。他諄諄告誡漆林,你的父親出身農民,還是雇農,因為窮、受壓迫才參加革命,“你們要敢欺負老百姓,就是忘本,就是背叛”。
1988年春,全國兩會后,李先念回湖北休息。有一天,他約漆林談話,提到聽到的一些反映。一是武漢交通擁擠,只有長江大橋不行,還要修二橋、三橋。二是農村衛生條件差,缺少水廠,用的是塘堰的水,吃水、洗衣、牲畜用水在一起,不衛生,容易誘發疾病,要盡快解決。那天,李先念說得很動情:“我們這些人所剩時間不多了,要在有生之年多為老百姓做點事。人生短暫,不能光想自己,要多為別人著想?!钡搅送砟?,李先念十分關心扶貧工作,在“他逝世前幾天,還在病榻上與人商討如何加快老區建設,讓鄉親們早日脫貧致富”。
陳云說:“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重如山?!比绾慰创齻€人名利得失,反映一個人的胸懷氣度和精神品格。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李先念都業績優異。毛澤東贊譽他是“不下馬的將軍”,是經濟工作方面的“四大名旦”之一。陳云稱贊他是“將軍管理經濟”,能很快精通當時的經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稱他是“老一輩人民政協事業的卓越領導人”之一。那么,李先念是如何看待名利得失的呢?他正如陳云所說的那樣,看淡個人名利,看重黨的事業。為了革命,為了黨和國家事業,他不計較職務高低、辭官、辭銜,坦然面對名利得失,盡顯其高風亮節。
不計較職務高低
李先念在革命低潮時入黨,在戰火中淬煉成長。1927年,大革命失敗,革命陷入低潮。同年底,李先念在白色恐怖中入黨。1931年,李先念帶頭參軍,當年就當了團政委,1932年就當了師政委,1933年就當了軍政委。1935年5月下旬,紅四方面軍總部在茂縣召開各軍領導干部會議,決定由李先念率一部分部隊前去迎接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6月中旬,前往迎接的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李先念代表紅四方面軍向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匯報工作。10月,紅四方面軍一部按照中共中央和軍委命令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李先念作為紅四方面軍紅30軍政委,率部隊參與執行寧夏戰役計劃。11月,中共中央和軍委放棄寧夏戰役計劃,決定將過河部隊組成西路軍,挺進河西走廊,創建河西根據地,并伺機打通新疆。1937年,西路軍失敗后,李先念帶領一部分部隊突圍到了新疆,年底回到延安。1971年,毛澤東在談到李先念在西路軍的情況時說,在黃河西邊,部隊被打散了,李先念“一不脫軍裝,二不當俘虜,帶幾百人到了新疆”,對李先念在西路軍的表現十分贊許。
李先念回到延安后,組織上分配他到八路軍一個部隊當營長。接到通知后,李先念服從組織安排,沒有抱怨發牢騷。后來,毛澤東知道了這件事,說太不公道了,不能這么安排,李先念在紅軍長征時就是軍政委,后來又把西征部隊從河西走廊帶回來,是立了大功的。為此,毛澤東專門找李先念談了一次話,問分配他到八路軍中去當營長有什么想法。李先念回答說,只要是干革命,當班長、當戰士、當伙夫都行,“我們一起參加革命的同志犧牲了那么多,我們還有什么值得計較職務高低的呢?”毛澤東說他講得有志氣、有風格,并問他認不認識時任新四軍第4支隊司令員的高敬亭,能不能和他共好事。李先念回答說他們認識,可以共好事。通過這次談話,毛澤東本來打算送李先念到高敬亭那里去當參謀長,并派部隊送他去大別山,結果走到半路,中央發電報讓他到河南省委去當軍事部長。于是,李先念到達中原局所在地河南確山竹溝。此后,李先念率領一部分人南下鄂中,在沒有成建制的部隊的情況下,領導開辟了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
面辭財政部長
1949年5月,李先念主持湖北省黨政軍全面工作。同時,李先念還先后擔任了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三副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1953年1月改為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兼任中南財經委員會主任。在短短數年里,李先念領導湖北省迅速恢復發展生產,各方面工作有聲有色、成績顯著,同時與中南局有關領導人一起積極推進中南局各項建設事業發展。
1954年4月,黨中央決定撤銷大行政區一級黨政機構,加強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并決定時任財政部長鄧小平調任中共中央秘書長,調任李先念為新一任財政部長。李先念接到通知后,倍感壓力,在與周恩來通電話數次后才開始向中南地區黨政領導人交接工作。
5月下旬,李先念到京后,毛澤東委托陳云、鄧小平和他談話。他深感擔任財政部長責任重、壓力大,表示恐難以勝任,陳云、鄧小平堅持讓他擔任。事后,他還給時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等人寫信,就出任財政部長一事,說自己能力有限,勝任不了,“與陳、鄧談,但不允,只有勉強工作”。6月上旬,毛澤東找李先念談話。李先念當面表示自己能力和水平不足,怕當不好財政部長,希望中央另考慮他人擔任財政部長。毛澤東說,如果他不想干,只好把國民黨的孔祥熙、宋子文從臺灣請回來干。李先念表示不行,蔣介石的人還不如他,于是服從中央決定,出任財政部長一職。
李先念擔任財政部長后,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財政工作方面處理得很出色。對此,毛澤東在接見古巴銀行行長切·格瓦拉時,曾風趣地說,我們抓個大兵來管錢,這樣的做法沒什么不好,“我們的李先念同志就把中國的人民幣和其他各種錢財管理得非常好”。這是毛澤東對李先念擔任財政部長期間工作的高度肯定。
不評軍銜
李先念長期從事軍事工作,功勛卓著。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李先念于1931年參軍,1933年就當了軍政委??谷諔馉帟r期,李先念曾擔任第5師師長,領導開辟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于1947年5月任新的中原局第二副書記、晉冀魯豫野戰軍副司令員,隨后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2縱隊投入到迎接反攻中原、解放全中國的斗爭中,為推翻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陳云說:“先念同志從紅軍時代起就是一位久經沙場、英勇善戰的將軍,在長期的武裝斗爭中,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p>
1949年5月,李先念從軍隊轉到地方,主持湖北省黨政軍全面工作。1954年5月,李先念調中央工作。1955年,國家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實行軍銜制,9月授銜。圍繞授銜高低問題,有人爭,鬧情緒;有人讓,顯氣度。那么,李先念要不要授銜?授什么銜?對此,毛澤東曾單獨同他談過話。毛澤東問他,要給他授什么銜。李先念回答,他什么銜都不要,并表示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當一名上士班長,有工作干就行。毛澤東說,他們想到一塊去了,并讓他從紅四方面軍舉薦一名大將,李先念推薦了王樹聲,說論資歷憑條件,比較合適還不會有爭議。
在一次公開場合,毛澤東說不要給他授予大元帥軍銜,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等人都在場。當時,他們4人盡管均已到地方工作,但被列入評為大將軍銜的名單之中。毛澤東問他們要不要評大將軍銜,他們都表示“不要評了,不要評了”。結果,李先念沒有授予軍銜。對此,陳云的說法是,李先念這次沒有被授予軍銜,“不是不能授,是因為轉業了”。
力辭中央政治局委員
李先念七大時當選中央委員,八大時繼續當選。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當時,抗日戰爭即將結束。盡管李先念沒有參加這次會議,但是他被選為中央委員。當時,大會選出中央委員44人,候補委員33人。1956年9月15日到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選舉新的中央委員會。經過一系列準備醞釀工作,中央政治局并經七屆中央委員會同意,確定了170名中央委員候選人名單。27日,大會選出中央委員97人,候補委員73人。李先念當選中央委員。
事前,李先念知道自己被提名為八屆中央委員候選人,但他不知道自己被提名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候選人。9月27日當天,大會選出中共八屆中央委員會后,會上公布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候選人名單,李先念位列其中。當他看到名單中沒有徐向前、葉劍英等人時,感到很不安,于是當晚就給陳云、鄧小平寫信,并報中央、毛澤東。在信中,李先念表示,當他知道公布的政治局委員候選人名單后,“對我來說,等于晴天霹靂,心情極端沉重。無論從哪方面來講,能力和資歷,就在中央工作的時間來說,不應當提到我的”“我真心請求將我的名字刪掉”“心情不安,要求中央慎重考慮”。中央沒有接受李先念的意見。9月28日,中共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李先念作為政治局委員候選人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李先念服從組織安排,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勤懇踏實地完成所擔負的工作。
古人云,“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睂τ陬I導干部,誰是誰非,誰公誰私,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正所謂“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在其革命的一生中,李先念清正廉潔,大公無私,不搞特殊,留下了許多光榮事跡,值得后人學習借鑒。
“共產黨員就要講大局”
有個成語叫“楚弓楚得”,說的是春秋時期楚共王外出打獵,丟了一把喜愛的弓,身邊人說要去找回來,被楚共王制止了。楚共王說自己的弓丟在楚國,楚國人撿到,弓還是在楚國人手中。這個成語比喻自己雖有所失,而受益者卻是自家人,好處并未外流。當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后,認為楚共王的格局小了,弓被人撿到,何必要說是楚國人撿到弓呢?
李先念的格局很大,超越“楚弓楚得”,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大公。在他作為湖北省主要負責人時,主政一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搞本位主義,認為只要有利于人民,并不在意是有利于湖北人,還是有利于湖南人。處理事關湖南湖北水利糾紛的事情,就是這樣的例子,充分體現了李先念著眼全局的大局觀。湖南湖北接壤,有一段邊界是以洞庭湖為分界線。水是重要的農業資源。在歷史上,湖南湖北曾為洞庭湖水域發生糾紛,爆發多次械斗,打了多年官司。新中國成立后,李先念主持湖北省黨政軍全面工作,主動與湖南省委書記黃克誠商議,本著為湖區南北人民服務、謀利益的初衷,很快達成共識,并形成文件,解決了兩省的糾紛,成為全國解決水利糾紛的典范。
事后,湖北有人發牢騷,說李先念胳膊肘往外拐,結果是苦了湖北,好了湖南。對此,李先念說:“湖南湖北都是中國的,又不是外國,兄弟之間斤斤計較,一點風格都不講,算什么共產黨?共產黨員就要講大局,今后有類似水利糾紛,山林糾紛,都要照此辦理。”
“我是國家的副總理,不是紅安的副總理”
熱愛故鄉、關注故鄉、思念故鄉,是人之常情。李先念是湖北紅安人,他熱愛故鄉,關心故鄉,一生多次回故鄉視察,卻沒有直接對故鄉搞特殊、謀私利。作為政治家、老一輩革命家,李先念考慮的是全局而不是一隅,是全國而不是一鄉一縣一省。
早在李先念擔任湖北省主要領導職務期間,紅安經常有人去省政府找他,向他匯報紅安的情況,并請他回故鄉看看。他回答說,“湖北那么大,要去的地方太多啦,紅安是我的故鄉,還是先人后己吧!”直到1953年,他才回紅安視察。
1954年,李先念調中央工作,長期擔任國務院副總理,負責財貿工作,他也沒有對故鄉搞特殊。1970年,他的親侄兒受大隊委托,前往北京找他要拖拉機。他回答說,“我是國家的副總理,不是紅安的副總理”,拖拉機有,但不能給。他讓侄兒帶話給大隊、公社,今后不準任何人向他要東西,否則一律不見。在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期間,有人說他不幫湖北上項目、撥資金,使得湖北吃了虧,國民生產總值下降,干部工資低。李先念說,“我不是湖北的副總理,更不是紅安的副總理,我要考慮全國的大局?!?/p>
在李先念擔任國家主席期間,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的胡奇才從故鄉紅安返京后去看他,向他介紹了家鄉的情況,并說家鄉人民生活艱苦,溫飽沒有解決,希望李先念給家鄉一點照顧。李先念說中央已經撥了款,專門救濟貧困縣,潛在意思是國家給紅安撥過款。胡奇才回答說,中央撥的那點錢不夠。李先念說:“我是國家主席,不是紅安縣的主席,怎么好對紅安搞特殊照顧呢?”拒絕了胡奇才的請求。
李先念時刻牽掛著故鄉的發展,盡管他沒有直接插手照顧紅安,但也曾為紅安的發展出過力。紅安屬于大別山區,又是革命老區,以前交通不便,山區的農副產品難以運出去,外面的東西也難以運進去,不利于經濟發展。在修建“京九鐵路”時,按照規劃,有一條從干線到武漢的聯絡線。對于這條聯絡線的設計,有三個方案,其中一個方案是,路過大別山腹地的麻城、紅安。如果這個方案通過,將對紅安經濟發展具有帶動作用。紅安縣的領導進京找李先念匯報情況。李先念聽了匯報,覺得合情合理,于是就同鐵道部和湖北省的同志商量,建議采取這個方案。最終,國家采取了這個方案?!叭绻f這也算為家鄉謀‘私’的話,那么,在我的印象中,這是先念同志一生中唯一的一次?!?/p>
“不與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更不允許貪污腐化”
不搞特權特殊,保持清廉本色,是李先念一貫的作風。他生活儉樸,不講究吃穿。李先念認為,“個人生活太奢侈了,會喪失貧下中農感情?!弊鳛轭I導干部,他為官清廉,曾說“貪污腐化是侮辱了自己的人格”,還提出“要與別人比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性,不與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更不允許貪污腐化”。他不僅嚴以律己,而且對家人對親屬管得很嚴?!袄钕饶铋L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但在生活上始終保持勤儉樸素作風。他經常叮囑家人要精打細算過日子,對子女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十分嚴格?!?/p>
清代流傳一句諺語:“莫用三爺,廢職亡家?!薄叭隣敗敝傅氖巧贍?、姑爺、舅爺,即兒子、女婿、妻兄弟。這句諺語意在告誡為官者,千萬不可任用“三爺”,否則可能會丟官罷職、敗家毀業。換句話說,領導干部不要對子女親屬搞特殊,輕易任用,否則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李先念深知這個道理,嚴管子女,嚴待親屬。
李先念調中央工作后,長期分管財貿工作,跟錢和經濟打交道,對子女管教很嚴,不允許“任何一個孩子染指這方面的事務”。改革開放初期的某一天,李先念嚴肅地告誡家人:“你們誰要經商,就打斷誰的腿?!痹谧优畟冮L大就要走上社會的時候,李先念給孩子們“約法三章”:一是不能利用他的名義在外面干什么事情。二是不能以高級干部子弟自居,盛氣凌人,要尊重人,有禮貌。三是要遵紀守法,按照中央的規定,不要到公司去經商,生活上不能貪圖享受。當一些人下海經商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他的子女沒有經商的。
有個成語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后比喻一個人得勢,跟他有關系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李先念當了大官,他的親屬并沒有因此得到好處。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有的親屬想通過李先念的關系到城里去工作,李先念說,“我沒有那個權喲,共產黨的干部是干出來的,不是從我口袋里掏出來的?!闭驗槔钕饶钭袷攸h紀國法,不搞特權,以至于“從全國解放至今,李先念同志的親屬沒有一人是以他的名義照顧安排的”。他的親姐姐、侄兒、侄媳等,一直生活在農村,過著普通農民的生活。
(作者系《北京日報》理論部主任編輯)
責任編輯:李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