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祥語是指人們通過語言或者文字形式表達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愿,它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文化心理現象,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演變和發展所形成的一套獨特的文化體系。吉祥語所包含的內容廣泛,其中最為常見的應屬福、祿、壽、喜、財五個方面,在古代,人們為了表達求吉的情感,將其轉化成文字鑄在日常生活或者祭祀喪葬用器之上,以期達成心愿。所以,古人流傳下來的銅器、瓦當、錢幣、服飾、瓷器等古器物上都能找到帶有吉祥寓意的文字,且不同時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人們對吉祥的追求不同,吉祥語的使用也有明顯的差異。
壓勝錢的產生即是古人“趨吉避兇”情感的表現,“壓”有壓服和震懾之意,“壓勝”即壓制邪魔取得勝利的意思。(公柏青:《漢代壓勝錢》,中華書局,2020年)壓勝錢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錢幣類型,雖形制類似錢幣,多圓形方孔或圓形圓孔,但不具備貨幣的職能,更像是現在的“紀念幣”。根據學者研究,壓勝錢至遲在西漢時期已經出現并開始流行,當時人們制造壓勝錢,主要是為了驅除災禍、祈福迎祥。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種類更加豐富,用途也越來越廣,尤其是明清時期,壓勝錢的鑄造和流傳發展到了頂峰,內容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紋飾、銘文、形制等均達到了精美絕倫的境界。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一批明清時期的壓勝錢,種類多樣,有飾十二地支的生肖錢,有飾吉祥祝詞的吉祥錢,有類似古代棋子和籌碼的娛戲錢等,其中以吉祥錢數量最多。這種吉祥錢上的內容,主要來自古代經史子集中的經典詞句,也有來自民間的俚語,一般正面多鑄有長樂未央、狀元及第、龍鳳呈祥等四字或者八字的吉祥語,背面鑄有與文字相對應的圖案,來表達人們崇尚吉祥、富貴、長壽、財運、功名等的美好愿望。開封市博物館館藏的這批壓勝錢多為征集所得,以往基本沒有展出過,也未曾對其進行整理研究,本文希望能夠結合吉祥語的不同內涵,對其進行分類考察,并探討其背后的文化內涵。
寓意長壽
“壽”是中國吉祥文化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尚書·洪范》記:“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可見,古代“五福”之中以壽為先。人從出生、成長、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是自然界無法抗拒的規律,對生的留戀和對死亡的恐懼使人們本能地希望生命能夠盡可能長久地延續,所以,長壽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的向往。(劉遠洋:《明清織繡中的“壽”主題裝飾》,《文物天地》2020年第5期)到了明清時期,長壽觀念可謂是發展到了頂峰,上到統治階級下到黎民百姓無不渴望生命的長久。這種觀念反映到錢幣中,就是出現大量裝飾有長壽寓意文字和圖案的吉祥錢。開封市博物館館藏壓勝錢中表達長壽之意的吉祥語有“貴壽無極”“松柏同春”“福壽”“百福·百壽”“壽”“百年偕老”“海屋添籌”等,這類錢也習慣稱為祝壽錢,一般是為了慶祝壽誕而鑄造的吉語錢,多在生日或重要紀念日時贈送,以表達祝福。
“百福·百壽”錢,明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百福”二字,背面鑄“百壽”二字。“福”和“壽”是吉祥文化中最常見的兩個字,“百”是泛指,表示很多的意思。古人將鑄有“福”“壽”字眼的錢幣作為隨身佩戴的裝飾品,希望能夠增福添壽。
“貴壽無極”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貴壽無極”四字,背面鑄龍鳳紋。“貴壽無極”寓意富貴長壽無窮無盡,出自漢代焦延壽《易林》中“隆我福祉,貴壽無極”。
“松柏同春”錢,清代,銅質,圓形圓孔,正面鑄“松柏同春”四字,磨損嚴重,字體不清,背面素面無紋。“松柏同春”寓意長壽,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松樹、柏樹被視為不朽之樹,常常與長壽聯系在一起。
“海屋添籌”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海屋添籌”四字,背面鑄“百齡”二字。“海屋添籌”出自蘇軾《東坡志林》:“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常用于祝人長壽。
寓意財富
《論語·里仁》云:“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意思是財富和地位是每個人都向往的,可見至遲在周代人們就有了富貴觀念。尤其明中期以后,統治者對發展商業政策的調整,促使商品經濟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而商品經濟的繁榮也促使人們對金錢財富的崇拜之風盛行。表現在錢幣上,就是大量寓意財富的吉祥錢的鑄造,館藏壓勝錢上寓意財富的吉祥語有“招財利市”“一本萬利”“金玉滿堂”“日有萬陪”等。
“招財利市”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招財利市”四字,背面銹蝕嚴重,紋飾不清。“招財利市”是指招來財氣,生意興隆。根據以往所見此類銅錢看,背面多鑄有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兩位神仙,寓意買賣興隆、財運亨通。
“順風大吉 一本萬利”錢,清代,銅質,圓形圓孔,正面內圈鑄“順風大吉一本萬利”八字,外圈鑄元寶圖案,背面鑄招財進寶圖案。“順風大吉”多指辦事或者經商順利吉慶;“一本萬利”是指本錢小,利潤大。這種銅錢一般是商賈人家討“彩頭”所用,以示吉祥如意,財源茂盛。
“長命富貴 金玉滿堂”錢,清代,銅質,圓形圓孔,正面內圈鑄“長命富貴金玉滿堂”八字,外圈鑄八寶圖案,背面鑄鹿、桃樹、蝙蝠的圖案。“金玉滿堂”一般形容財富極多,也用來形容學識豐富;“長命富貴”多指健康長壽又富裕顯貴,多是對孩童的祝愿。鹿、桃和蝙蝠的圖案代表了福、祿、壽的寓意。這類銅錢不僅是家庭中常用的裝飾品,也常用來饋贈親友,以表達對親友的美好祝福。
寓意仕途科舉
自隋朝創立科舉制度后,科舉考試是社會底層讀書人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途徑之一。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發展到了頂峰,通過科舉求得功名的思想成為人們心中美好的期望,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以科舉、求官為主題的壓勝錢廣為流行。這類錢通常是長輩贈予晚輩以期長大能考取功名,或者是考生參加科舉考試時用來祈求好運和成功,其上往往鑄有吉祥的圖案和文字,如“金榜題名”“狀元及第”“一品當朝”“連中三元”“籮筆生花”“五子登科”“君宜侯王”等字樣,表達了古人對科舉之路通達以及高官厚祿的美好訴求。
“連仲三元 狀元及第”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連仲三元”四字,背面鑄“狀元及第”四字。“連仲(中)三元”是指古代科舉考試中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獲第一名。古代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為元,鄉試第一為解元,會試第一為會元,殿試第一為狀元。考中狀元者,稱為“狀元及第”。
“金榜題名”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金榜題名”四字,背面鑄“狀元”二字。“金榜題名”是指科舉殿試揭曉時榜上有名;“狀元”是指金榜題名的第一名,即榜首。
“狀元及第 一品當朝”錢,清代,銅質,圓形圓孔,正面鑄“狀元及第一品當朝”八字,背面鑄“文星高照”四字和魁星點斗圖案。“一品當朝”表示官位極高,執掌朝政,“一品”是封建王朝官員的最高等級。魁星是道教中主宰文運的神,魁星信仰盛于宋代,從此經久不衰,成為封建社會讀書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
寓意子孫繁昌
子嗣繁昌的觀念在中國人的心中可謂根深蒂固,這種觀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根植于中國特定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基礎之上的。古代中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小農經濟占據傳統社會經濟的統治地位,由于生產方式的落后,生產力低下,勞動力尤其是男性勞動力在社會生產中起重要作用,加之傳統的宗族觀念,使得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得以形成并不斷延續。
“五男二女”錢,明代,銅質,圓形方孔,正、背兩面均鑄“五男二女”四字。“五男二女”字面意思是有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后來多用來表示子孫繁衍,有福氣。最早出自《詩經·召南·何彼矣》:“武王五男二女。”早在唐代,“五男二女”就作為家庭美滿幸福的一個標準。而在宋、元、明、清的詩詞曲賦中,“五男二女”也是時有記敘的祈子求福的吉祥語。這種錢表現的就是多子多福、兒女雙全、重男輕女的社會主導價值觀念。(杜曉俊:《“五男二女”花錢初步分類研究》,《東方收藏》2015年第8期)
“三多九如·百子千孫”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三多九如”四字,背面鑄“百子千孫”四字。“三多”是指多福、多壽、多子,“九如”是指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蔭、如南山之壽;“百子千孫”寓意多福多壽、多子多孫、子孫昌盛、家族興旺。
“福壽多男”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福壽多男”四字,背面圖案不清。
“千子萬孫”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千子萬孫”四字,背面鑄鹿、桃樹、蝙蝠。“千子萬孫”寓意多子多福;背面圖案寓意福、祿、壽。
寓意天下太平
國家的和平安寧、社會的安定,自古以來就是統治者和黎民百姓所共同期望的。只有天下太平,統治者的江山才能永固;只有社會安定,老百姓才能安享太平盛世。人們將這種美好的期許應用在錢幣上,裝飾“天下太平”“江山萬代”等吉祥語,以祈求和平與安寧。
“天下太平”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道光通寶”四字,背面鑄“天下太平”四字。這類銅錢為宮中造辦處鑄爐處負責鑄造,多用在宮廷祭祀活動中,使用地點主要是太廟、奉先殿等地(劉舜強:《清宮“天下太平”年號錢小考》,《中國錢幣》2021年第4期),是皇家宗廟制度的直接反映,蘊含了統治者對江山永固、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
“江山萬代”錢,清代,銅質,銹蝕嚴重,圓形方孔,正面鑄“江山萬代”四字,背面鑄“福壽”二字。“江山萬代”寓意國家長盛不衰,也是對帝王能夠永統天下的美好祝福。
寓意婚姻美滿
愛情是人生美好的經歷,自古以來詩歌、書畫、文章等歌頌愛情的作品比比皆是,壓勝錢作為承載人們美好生活追求的器物,表達對美好愛情的追求的吉祥語必不可少。館藏這類壓勝錢的吉祥語有“百年偕老”“龍鳳呈祥”“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等,都是對新人的美好祝福和對愛情美滿的期望,這類錢也常叫“撒帳錢”,多在新婚夫婦結婚之日使用。
“百年偕老”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百年偕老”四字,背面圖案較為模糊,根據以往所見此類銅錢推斷應為蓮花和鴛鴦圖案。“百年偕老”是指夫妻關系和睦而長久,出自元代武漢臣《生金閣》:“俺衙內大財大禮,娶將你來,指望百年偕老,你只是不肯隨順,可是為何?”古代蓮花也常用來表達愛情,兩朵蓮花代表并蒂蓮,象征男女感情深厚;鴛鴦都是成對出現,比喻為夫妻。
“龍鳳呈祥”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龍鳳呈祥”四字,背面鑄龍鳳紋。“龍鳳呈祥”出自漢代孔鮒《孔叢子·記問》:“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龍鳳呈祥最初指天下太平之祥兆,后來常被用于祝頌新婚、恭賀新禧。
“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錢,清代,銅質,圓形方孔,正面鑄“舉案齊眉”四字,背面鑄“相敬如賓”四字。“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均是形容夫妻之間相互敬重愛護。
壓勝錢作為古代人們“趨吉避兇”心理的產物,其所涉及的種類和內涵遠比文中所介紹的多。人們祈求獲得“福、祿、壽、喜、財”,祈求所有美好的事情發生,并將這種求吉祈福的心理以壓勝錢為物質托附,作為生活中的隨身品或者饋贈的禮物,用于社會交往、民間信仰、祭祀儀典等方面。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帶吉祥語的壓勝錢已經不再流行,但是擇吉的心理仍在延續,人們仍在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討得好的彩頭,以求心理安慰。
——————————————————————
作者單位: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