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us quo of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st nurse training bas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Shanxi province
WEN Ya, TIAN Jianying*
Shanxi Province Cancer Hospital/Shanx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03001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TIAN Jianying, E?mail:tian4651637@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st nurse training bas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Shanxi provinc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andard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bases.Methods:From January to March 2024,members of the Enteral Nutrition Committee of the Nursing Association of Shanxi province conducted investigations in the 41 hospitals where they worked. The investigation covered aspects such as hospital scal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the nursing department, and base management.Results:There were relatively few specialist nurses in nutrition support nationally. The number of nutrition support specialist teams established in hospitals in variou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was not large.The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in departments planning to apply for specialist teaching bas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still need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ized techniques also needed to be further enhanced.Departments with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enteral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were concentrated in 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Non?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 needed to further improve nutrition support treatment.Conclusions: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st nurse training bas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Shanxi province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Non?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 urgently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nutrition support treatment.
Keywords""" nutrition support; specialist nurses; base construction; nursing management
摘要" 目的:調查山西省營養支持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建設情況,為規范基地建設提供參考。方法:山西省護理學會腸內營養專委會委員于2024年1月—3月對自己所在的41所醫院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醫院規模、護理部教學管理、基地管理等情況。結果:中華級營養支持專科護士較少,各地市醫院成立營養支持專科小組的數量不多,擬申請營養支持專科教學基地的科室設備設施配備還需進一步完善,專科技術的發展也有待進一步提高;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開展較好的科室集中在三級甲等醫院,非三級甲等醫院還需進一步提高營養支持治療。結論:山西省營養支持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非三級甲等醫院需進一步提高營養支持水平。
關鍵詞" 營養支持;專科護士;基地建設;護理管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06.020
《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指出,要發展專科護士隊伍,提高專科護理水平;建立專科護士管理制度,明確專科護士準入條件、培訓要求、工作職責及服務范疇等;加大專科護士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專科護理水平[1]。近年來,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需求的不斷提高,護理隊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專科護士的發展可為臨床護理提供更專業指導。而傷口造口失禁專科護士、靜脈治療專科護士、疼痛專科護士近年來發展較快,而營養支持專科護士起步較晚,尚未建立完善的營養支持專科護士培養體系,仍處于發展和探索階段[2]。數據顯示,世界范圍內營養不良人數眾多[3],而營養不良可導致壓力性損傷、傷口感染率增加及愈合延遲、病人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增加[4]。研究表明,半數以上的病人在入院時即存在營養不良風險[5],住院病人營養不良發生率達30%~80%[6]。因此,營養支持專科護士在臨床護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7]。《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培養營養護理領域高級臨床護理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8]。現通過調查了解山西省營養支持專科護士培訓擬申請基地建設情況,以發現不足之處,為規范基地建設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山西省護理學會腸內營養專委會委員于2024年1月—3月對自己所在醫院進行調查,共涉及41所醫院。調查委員納入標準:為山西省護理學會腸內營養專委會委員;熟悉本專業委員會的業務;能夠通過護理部獲取到本院的相關調查數據。剔除標準:調研期間無法完成問卷。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基于《中華護理學會營養支持專科護士培訓臨床教學基地評審標準》的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初稿,由山西省腸內營養專委會4名腸內營養專委會副主委對問卷進行專家函詢及預調查后確定。專家納入標準:山西省腸內營養專委會成員;副主任護師及以上職稱;從事護理臨床工作15年及以上。問卷共進行了3輪專家函詢、修改與評定。第1輪請山西省腸內營養專委會4名專家對調查問卷進行填寫并提出問卷填寫過程中的意見,整合問卷調查內容;第2輪請5名相關專業專家,包括腫瘤護理專家1人、護理教育專家3人、傷口造口失禁護理專家1人,現場討論修改方案,剔除17個條目,增加3個條目的選項,最終確定的問卷包括3個維度、52個條目。問卷總的Cronbach' s α系數為0.771,各維度的Cronbach' s α系數為0.718~0.834,說明問卷內部一致性較好。各維度重測信度系數為0.775~0.828,表明問卷具有良好的時間穩定性。問卷包括醫院規模、護理部教學管理、基地管理3個維度,共36個問題。1)醫院規模:包括醫院等級、醫院類別(綜合醫院、專科醫院)、教學醫院;2)護理部教學管理:包括教學管理制度、專科護士人數、營養護理學組等;3)基地管理:包括平均床位周轉次數、床位使用率、床護比,目前開展的專科護理技術、開展腸內腸外營養的例數、營養基地收治病種、科室現有設備及設施、相關協同科室、現使用的信息系統。
1.2.2 調查方法
采用電子問卷調查系統,調查對象在手機智能終端進行在線答題,問卷調查表內有問卷填寫說明,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式,通過問卷的設置保證填寫的完整性,問卷收回后由專人負責數據整理,剔除無效問卷。本研究共發放問卷41份,回收有效問卷4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1.2.3 統計學方法
將問卷中的數據導入Excel軟件,建立原始數據庫,并進行邏輯檢錯,導入SPSS23.0軟件中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用頻數、百分比(%)進行數據的描述。
2" 結果
2.1 醫院規模
共調查山西省41所醫院,涉及11個區市,分別為大同、朔州、忻州、呂梁、太原、陽泉、晉中、長治、臨汾、運城、晉城,其中三級甲等醫院34所,非三級甲等醫院7所。
2.2 護理部教學管理
2.2.1 醫院腸內腸外營養護理專科小組的開展情況
有腸內腸外營養專科小組的醫院共12所,占29.3%,其中11所為三級甲等醫院,1所為非三級甲等醫院。具體見表1。
2.2.2 不同等級醫院擁有中華護理學會營養支持專科護士人數情況
調查顯示,41所醫院共有中華護理學會營養支持專科護士18人,涉及10所醫院,且均為三級甲等醫院。
2.3 基地管理
2.3.1 床護比
根據國家衛健委要求,擬申請基地床護比應該達到1.0∶0.5,調查的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41所醫院
中,床護比達到1.0∶0.5的有23所醫院,18所醫院床護比低于1.0∶0.5。
2.3.2 平均床位周轉次數
平均床位周轉次數床位數高于30~35次/年醫院有25所,床位周轉次數在36~40次/年有6所醫院,床位周轉次數gt;40次/年有10所醫院。見圖1。
2.3.3 擬申請基地的科室收治本專科相關疾病的床位使用率
對2023年擬申請基地的科室收治本專科相關疾病的床位使用率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床位使用率lt;50%的有19所醫院;床位使用率在gt;60%的有18所醫院,其中12所為三級甲等醫院,6所為非三級甲等醫院;床位使用率在50%~60%的有4所醫院。不同床位使用率醫院的分布情況見圖2。
2.3.4 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科室現有設備設施及開展的專科護理技術
涉及的設備設施配備共11項,設備設施配備≥7項的共20所醫院,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8所,占43.9%,非三級甲等醫院有2所達到要求,占4.9%。共涉及17項開展的專科護理技術,能夠達到11項專科護理技術的醫院共22所,其中三級甲等醫院20所,占48.8%,非三級甲等醫院2所,占4.9%。見表2。
2.3.5 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科室開展腸內營養情況
對2023年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科室開展腸內營養情況進行調查,調查時分為lt;1 000例、1 000~2 000例、2 001~3 000例3個級別。三級甲等醫院中2023年開展腸內營養lt;1 000例的醫院共26所,非三級甲等醫院7所;2023年開展腸內營養1 000~2 000例的醫院共2所,全部為三級甲等醫院;2023年開展腸內營養2 001~3 000例的醫院共6所,全部為三級甲等醫院。見表3。
2.3.6 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科室開展腸外營養情況
對2023年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科室開展腸外營養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三級甲等醫院中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科室開展腸外營養≤1 000例的有29所,非三級甲等醫院有7所;gt;1 000例的醫院共5所,全部為三級甲等醫院;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科室開展腸外營養情況見表4。
2.3.7 信息系統內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NRS2002)的設置
三級甲等醫院信息系統內有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的醫院共28所,信息系統內無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的醫院共6所醫院;非三級甲等醫院中,信息系統內有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的醫院有6所,信息系統內無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評估表的醫院有1所。見表5。
3" 討論
3.1 山西省營養支持教學專科基地的建設迫在眉睫
本研究對山西省護理學會腸內營養專委會委員所在醫院進行調查,共調查了41所醫院,大多數為三級甲等醫院,其中開設有腸內腸外營養專科小組的醫院有12所,10所醫院擁有中華護理學會營養支持專科護士。由此可見,山西省各大醫院對腸內營養專科小組建立以及中華級腸營養支持專科護士的培養還處于初級階段,營養支持專科護士的數量較少,營養支持專科護理在臨床上的應用發展較慢,這與營養支持教學培訓基地較少有關。中華護理學會于2020年開始營養支持專科護士的培養,北京市內共有12個臨床教學基地,北京市外共有21個臨床教學基地[9],而山西省未設立營養支持教學專科基地。專業的營養指導可以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對住院病人做好營養護理,可以加快疾病恢復,縮短住院時間,預防慢性病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10?11]。因此,山西省營養支持教學專科基地的建設迫在眉睫。
3.2 擬申請山西省營養支持教學基地醫院及科室的專業設備設施配置及專科護理技術開展情況
隨著病人需求的不斷增加,臨床護士的工作不斷細化,1.0∶0.4的床護比已不能滿足臨床護理的需求,因此,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在這次教學基地建設前期調查中將床護比提高到1.0∶0.5。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能達到1.0∶0.5的醫院占多數,醫療行業正在不斷優化護理隊伍。床位使用率在gt;60%的有18所醫院,其中三級甲等醫院有12所,非三級甲等醫院有6所,非三級甲等醫院床位使用率呈提高趨勢;對于擬申請營養支持基地的科室現有設備設施配備能夠達標的共20所醫院,而設備設施內專業的設備設施,有7所醫院配備人體成分分析儀,有3所醫院配備能量代謝車,因此,營養專科教學基地的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相應的設備設施。開展專科護理技術情況,能夠達標的醫院共22所,開展專科護理技術數量有待進一步提高。臨床教學建設基地由各省市護理學會推薦及專家綜合評定后確定,一般要求醫院設置有營養專科,且開展臨床營養護理實踐并具備技術和人員支持[2]。
3.3 擬申請山西省營養支持教學基地醫院及科室腸內與腸外營養開展情況
調查的41所醫院中,2023年開展腸內營養2 001~3 000例的醫院共6所,1 000~2 000例的醫院共2所,且全部為三級甲等醫院;而腸外營養開展情況,gt;1 000例/年的醫院共5所,全部為三級甲等醫院;由此可見,腸內腸外營養開展較好的為三級甲等醫院,開展營養支持較好的醫院在基地教學方面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可收集大量的臨床數據,提供較多的科研方向,可根據數據撰寫相關論文并申請相關課題,讓參加培訓人員可掌握較多的操作技能,是擬申請營養支持教學基地帶教的基礎與優勢。
3.4 擬申請山西省營養支持教學基地醫院及科室信息系統內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的設置情況
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是中國腸內腸外營養學會推薦的,Kondrup[12]專家基于對128個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制定該營養風險篩查量表。營養風險總評分=疾病有關評分+營養狀態有關評分+年齡評分。將評估要點相加,總分≥3分表明存在營養不良風險,此時病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需要醫護人員制訂營養支持計劃,就營養支持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營養評估。有學者認為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可用于住院病人和癌癥門診病人[13]。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具有循證醫學基礎,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14],使用簡單、快速,病人樂于接受,醫務人員易于掌握,2003年8月歐洲腸外腸內營養學會將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作為營養篩查指南在全球推廣[15]。調查顯示,醫院信息系統內有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的醫院共34所,營養風險篩查評估表的設置為早期腫瘤病人營養風險篩查提供基礎條件。
4" 小結
本研究對山西省41所擬申請營養支持專科教學基地的醫院及科室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中華護理學會營養支持專科護士較少,各地市醫院成立營養支持專科小組的數量不多,山西省營養支持專科護士教學基地的建設迫在眉睫;擬申請營養支持專科教學基地的科室設施配備還需進一步完善,為教學硬件提供基礎,同時專科技術的開展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發展較好的科室集中在三級甲等醫院,非三級甲等醫院還需進一步提高營養支持治療情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2016-2020)年[EB/OL].[2024-06-21].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1611/6bd4730a554f472aa2dc7a30b52fd932.shtml.
[2]" 蔡有弟,鐘美濃,李曉玲,等.臨床營養專科護士培訓實踐與成效[J].護理學雜志,2021,36(22):49-52.
[3]" JENSEN G L,CEDERHOLM T,CORREIA M I T D,et al.GLIM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malnutrition:a consensus report from the global clinical nutrition community[J].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19,43(1):32-40.
[4]" BARKER L A,GOUT B S,CROWE T C.Hospital malnutrition:prevalence,identification and impact on patients and the healthcare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1,8(2):514-527.
[5]" 楊鑫,崔紅元,陳偉,等.普通外科病人住院期間營養風險和營養不良動態變化的多中心橫斷面調查[J].腸外與腸內營養,2020,27(5):270-273.
[6]" 王莉,王勇,石漢平,等.“無餓醫院”對營養不良患者管理的作用研究[J/OL].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20,14(4):253-256.
[7]" 岳曉紅,杜翔宇,徐甜甜,等.營養專科護士主導的多學科管理方案對血液透析高磷血癥患者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14):1327-1331.
[8]" 黃師菊,鐘美濃,蔡有弟,等.臨床營養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11):1665-1672.
[9]" 顏紅艷,唐小麗,李吟楓,等.國內外營養支持護士培養與使用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2,20(25):3484-3487.
[10]" ELESABET L B,MARIA B T,NURIA V C,et al.Hospital nutrition screening at admission:malnutrition increas is mortality and length of stay[J].Nutricion Hospitalaria,2017,34(4):907-913.
[11]" MAO Z,WEN T,LIU X L,et al.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 is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 death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a retrospective study based on the MIMIC-Ⅲ database[J].Frontiers in Nutrition,2022,9:834256.
[12]" KONDRUP J.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 2002):a new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Clinical Nutrition,2003,22(3):321-336.
[13]" LILIA C,CASTRO-EGUILUZ D,COPCA -MENDOZAE T.Nutritional assess ment tool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lnutrition and nutritional risk associated with cancer treatment[J].Rev Invest Clin,2018,70(3):121-125.
[14]" KONDRUP J,ALLISON S P,ELIA M,et al.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g 2002[J].Clinical Nutrition,2003,22(4):415-421.
[15]" 蔣朱明,江華.腸外腸內營養臨床有效的循證基礎:營養風險篩查(NRS 2002)與相對有效理念[J].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07,15(1):1-2.
(收稿日期:2024-12-26;修回日期:2025-02-20)
(本文編輯 崔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