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河南省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的要求,南陽玉米綜合試驗站于2023年2月上旬至3月下旬,圍繞南陽市2018年和2022年玉米產業鏈的發展情況,先后對南陽市相關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糧食物資儲備、農業機械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及相關企業開展調研工作。
一、籽粒機收玉米
(一)品種應用情況
2018年南陽市(不含鄧州市)玉米種植總面積 32.61萬hm2,平均產量為5 911.05 kg·hm-2,總產量192.76萬t,種植總面積較2017年減少3000 hm2,平均產量增加132 kg·hm-2,總產量增加2.58萬 t。種植面積在 6 666.67 hm2及以上的品種有12個,分別為鄭單958、登海605、偉科702、鄭單1002、中科505、先玉335、泛玉298、蠡玉16、迪卡653、裕豐303、濮單6號、聯創808 ,這12個品種的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61.7%。
2022年南陽市(不含鄧州市)玉米種植面積為37.6萬hm2,平均產量為6 729.45 kg·hm-2,總產量253.03萬t,種植總面積較2021年增加9 466.66 hm2,平均產量增加99 kg·hm-2,總產量增加10萬 t;2022年南陽市(包含鄧州市)玉米種植總面積為44.67萬hm2,平均產量為6 730.02 kg·hm-2,總產量300.63萬t,種植總面積較2021年增加8 533.33hm2,平均產量增加99 kg·hm-2,總產量增加10.08萬t。種植面積在6 666.67 hm2及以上的品種有21個,分別為豫安3號、中科玉505、秋樂368、裕豐303、中玉303、登海605、鄭原玉432、安玉308、京科999、豫單132、MC812、鄭單958、迪卡653、安玉706、鄭單538、聯研35、偉科702、聯創808、中地868、豫單9953、聯創825等,這21個品種的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85.1%。
南陽市2022年籽粒玉米種植面積比2018年總面積增加4.99萬hm2、單位面積產量增加818.4 kg·hm-2、總產量增加60.27萬t,增長率分別為15.3%、13.8%和31.3%。
南陽市籽粒機收玉米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20%左右,因受烘干塔的普及和生產能力、氣候和生產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為了規避霉變風險,果穗機收(多為剝苞葉穗收)占比在75%左右,山區縣零星田塊和春播田塊的非機收占比在5%左右。
(二)烘干塔情況
2018年,南陽市轄區有大型烘干塔2臺(行業主管部門為南陽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加工規模為每天每臺機器加工200 t。2022年烘干塔數量為8臺,分屬于10家糧食收貯企業,加工規模為每天每臺機器加工335 t。
(三)糧食收貯情況
2018年,南陽市共有3家糧食收貯企業,規模為3.69萬t,玉米籽粒收儲量為1.25萬t。2022年南陽市有10家糧食收貯企業,規模為9.44萬t,玉米籽粒收儲量為26.33萬t。
(四)飼料加工及養殖企業情況
2018年南陽市(不含鄧州市)各養殖企業養殖豬1 056.49萬頭,籽粒玉米需求量為316.9萬t,各類畜禽7 083.51萬頭,籽粒玉米需求量為24.8萬t。
2022年南陽市(不含鄧州市)各養殖企業共養殖豬1 170.99萬頭,籽粒玉米需求量為351.3萬t,各類畜禽8 340.1萬頭,籽料玉米需求量為29.19萬t。
2018—2022年,南陽市(不含鄧州市)豬的數量增加114.5萬頭,籽料玉米需求量增加34.4萬t,各類畜禽數量增加1 256.59萬頭,籽料玉米需求量增加4.3萬t,兩種籽料玉米需求量增長率分別為10.8%、17.7%。
(五)存在的問題
1.烘干塔數量少且區域分布不均。一是受糧食系統歷史遺留問題和行業演變特點等因素的影響,以政府組成部門為主體的烘干塔,基本不再建設;二是多數以企業為主體的烘干塔,主要屬于自用,面向社會和市場的不多;三是市場需求不大,原因是南陽盆地玉米和小麥的生產、加工、存儲等方面的需求,不是剛需。
2.玉米存儲量小,沒有傳統習慣的存儲,存儲經濟效益不顯著。
3.養殖企業籽粒玉米的需求量大,但本地生產的玉米利用率低。養殖企業需用的籽粒玉米約80%的份額為外地調入,主要是東北和西北區域的春玉米。其主要原因:一是本地生產的夏播玉米,籽粒霉變、雜質灰分相對較大,易造成畜禽死胎及其他病變危害等;二是企業核算經濟成本,使用本地玉米的最終經濟成本和風險要高于調入的玉米;三是受南陽盆地氣候特點的影響,容易發生玉米成熟時期前后的秋雨,玉米易霉變。
二、全株青貯玉米
(一)品種應用情況
市、縣兩級政府有關組成部門在調查、統計過程中沒有對玉米的不同類型進行分類,造成底子不清、統計不詳的現狀。全株青貯玉米多為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種植,散戶基本沒有種植。
(二)養殖企業情況
2018年(不含鄧州市)各養殖企業養殖牛104.15萬頭,青貯和黃貯玉米需求量為374.9萬t,養殖羊468.4萬頭,青貯、黃貯玉米需求量為112.4萬t。2022年(不含鄧州市)各養殖企業共養殖牛101.94萬頭,青貯、黃貯玉米需求量為366.97萬t,養殖羊509.1萬頭,青貯、黃貯玉米需求量為122.2萬t。
2018—2022年,南陽市(不含鄧州市),牛的數量減少2.21萬頭,青貯、黃貯玉米需求量減少7.93萬t,羊的數量增加40.7萬頭,青貯、黃貯玉米需求量增加9.8萬t,增長率分別為-2.1%、8.7%。
(三)原料生產經營主體情況
原料生產主體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主體多為民營企業,少數集生產與經營為一體。南陽市生產經營情況為全株青貯占總貯用的30%左右,黃貯占總貯用的70%左右,兩者為“三七開”的局面。
(四)存在問題
全株青貯存在的短板是“買方市場”。生產主體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而收貯主體(經營方)為了單方利益,以“未到收割時間”或“預約者太多”等為由,推遲收割時期,造成種植方受制于經營方,種植方要面對較多的經濟收益風險。全株青貯存在霉變的潛在風險,而黃貯則減少了這種風險。基于上述兩個方面的原因, 生產全株青貯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必須種植糧飼兼用型的玉米。全株青貯類型的用種,多為種子企業直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是在種子經銷商網點購買的種子。
三、鮮食玉米
目前,南陽市鮮食玉米產業尚未成熟,品種應用從種植到銷售尚未形成產業,多個環節存在不到位的情況,供銷雙方信息不共享、機制不夠健全。生產用種多為鄭糯、鄭甜糯、京科糯、京科甜加糯等系列,種植規模散而小。
作者簡介:鄭敏軍(1979— ),河南南陽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玉米遺傳育種與栽培技術工作。
基金項目:河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Z2020-02-01)。
(責任編輯"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