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融合,從字面意義上來理解,即將不同學科進行合并教學,但這并非其本質含義,而是指以某一學科為核心,找到學科知識交叉的融合點,然后建立相關的聯系,并將其落實于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跨越學科界限,獲得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在當前教育領域,學科融合得到廣泛應用,其也是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力。而從現有實踐成果來看,將小學美術與語文、數學、德育、勞動教育等相融合的案例較多,但與體育學科融合的研究案例較少,美術與體育依然孤立存在,這不符合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的教育趨勢,也無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連貫性與整體性。鑒于此,本文將以人教版美術教材為例展開進一步分析,助力美育與體育的融合。
一、系統分析教學內容,明確美術與體育學科的融合點
對于小學美術教師而言,在與體育學科進行融合教學時,首要任務是對美術教材內容展開系統性分析,從而找出與體育學科的內在聯系以及共通之處,然后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學情,確定二者的融合點,作為后續教學設計的主要參考依據。需要指出的是,小學美術教師要與體育教師進行合作,從而全面掌握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內容,然后明確美術與體育之間的共通處和互補點,確保融合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真正能夠打破學科壁壘,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
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下冊第11課“奧運精神”是 以奧運吉祥物對奧運精神的體現作為切入點,旨在引導學生學習和領會如何制作標志、海報等藝術作品展現奧運精神。立足整體層面分析可知,本節課是一次與體育學科融合教育的契機,能夠讓學生通過美術創作活動加深對體育精神、奧林匹克文化的認識。其中,奧運精神便是連接美術與體育的橋梁,教師在后續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設計上都應以此為核心展開。在課堂上,教師也要找準切入點,讓學生感受美術與體育的交融之美,為后續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的課程圍繞奧運精神展開,它源于體育盛事——奧運會。但你們知道嗎?奧運精神也與美術息息相關。先來聊聊你們對奧運有哪些了解吧!
生A:奧運會有許多國家參加,有田徑、游泳、籃球等比賽項目。
生B:還有奧運吉祥物,每次奧運會都有不一樣的吉祥物,特別可愛!
師:很好,大家對奧運會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請想想看,奧運精神和我們的美術創作有什么聯系呢?
(學生陷入思考,片刻后紛紛舉手。)
生C:老師,我覺得奧運精神里的拼搏和堅持就像我們畫畫時遇到困難也要堅持下去,直到完成作品。
師(點頭):非常好,還有其他同學有不一樣的想法嗎?
生D:老師,奧運會上那些運動員的動作都很美,我們可以把他們畫下來,用畫筆展現運動的美。
師(贊許):很棒!奧運吉祥物、會徽等,都是美術與體育結合的產物。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學習如何像設計師一樣用畫筆來展現奧運精神!
二、立足學科核心素養,制訂融合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持續深入的背景下,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美術與體育學科融合亦是如此。《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藝術核心素養聚焦于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四個方面;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則聚焦于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在融合教學的設計環節,小學美術教師必須立足整體層面對美術與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有機融合,制訂有效的教學目標,然后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其進行細化和完善,為融合教學指明具體的方向,并確保后續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教學目標也可以作為最后評價的參考依據,可謂一舉兩得。
在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下冊“奧運精神”教學中,通過分析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可制訂以下融合教學目標:
1.欣賞和分析歷屆奧運會吉祥物、海報以及奧運項目中的美學元素,增強對奧林匹克文化的認識,提升審美感知能力。
2.運用所學的美術技巧創作體現奧運精神的吉祥物或海報,表達對公平競爭、團隊合作、追求卓越等奧運精神的理解。
3.介紹奧運項目,帶領學生了解并嘗試,體驗運動的樂趣。
4.理解并踐行奧運精神中的“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理念,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三、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跨學科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其語言感知、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美術與體育學科中存在一些復雜、抽象的概念,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起來較為困難。當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學生提供了視頻、音頻等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跨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階段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融合教學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探究。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展現體育運動的精彩瞬間,能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欲望,使其在課堂上實現高效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讓學生能夠輕松學習、快樂學習。
在“奧運精神”的融合教學中,教師首先展示北京奧運會以及冬奧會的吉祥物及相關海報,并介紹其設計背景以及藝術意義,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吉祥物和海報以及原因。同時,在奧運項目中,跳水運動員在空中翻轉騰躍的優美姿態,或是籃球運動員在場上靈活多變的運球和投籃動作,都充滿了藝術性和觀賞性,教師可播放相關奧運項目視頻,讓學生仔細觀察,欣賞運動員的姿態美。
師(播放跳水運動員的慢動作視頻):看,全紅嬋在空中的姿態多么優美!你們注意到了嗎?
生A:老師,我覺得她在空中翻轉的時候就像一只輕盈的燕子,特別美!
師(點頭稱贊):很好,你的比喻很生動。
師(切換視頻):接下來,我們看看籃球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又有哪些姿態美。
生B:老師,在投籃時,運動員的身體形成了一個優美的弧線,特別帥氣!
師:對!運動員在投籃時不僅要有力量,還要有技巧,讓整個動作既連貫又充滿藝術性。
四、設置思辨性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索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美術與體育融合教學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設置思辨性的問題,讓學生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主動思考和探索,并加深對美術與體育學科的理解。在問題的設置中,要將以下兩個原則擺在首要位置:一是探究性。即結合融合教學的內容并聯系真實生活情境設置問題,鼓勵學生站在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激發其創造力和想象力。二是層次性。當前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基礎、認知能力都存在顯著的差距,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成長發育特點進行分層提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探索和學習,提升其綜合分析能力。
在“奧運精神”的融合教學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帶領學生欣賞歷屆奧運會及冬奧會的吉祥物和海報,并讓學生了解一些富有美感的運動項目。接下來,則要提出思辨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積極探討和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拉近彼此的距離。
師:同學們,奧運會的吉祥物和海報有相似之處嗎?它們是如何體現奧運精神的呢?
生A:我發現吉祥物都很可愛,奧運精神是通過它們活潑的形象來傳達的吧。
師:很好,還有不一樣的發現嗎?
生B:海報上都有運動員拼搏的身影,吉祥物的動作、表情都很生動,好像在鼓勵我們積極參與。
師:非常棒!設計最重要的是傳達一種觀念。那么,接下來我想問問,你們認為哪些奧運項目最明顯地體現了奧運精神?為什么?
生C(思考片刻):馬拉松!它需要運動員有極強的毅力和耐力,堅持不懈跑到終點,體現了奧運精神中的永不放棄。
師:那假如你是一名奧運選手,你會選擇參加哪個項目呢?為什么?
生C:體操,因為體操運動員在場上的時候就像是在用身體畫畫一樣,每一個動作都那么優美、那么精準。
五、科學劃分小組,學生合作參與實踐活動
在新課改背景下,合作學習是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途徑之一。在融合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增加學生的實踐和體驗。對此,教師必須科學劃分小組,并要求學生進行密切的交流和互動。為了確保各組的平衡并節約課堂時間,教師要提前分析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要素,并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不斷實現共同進步。接下來教師要選定特定的主題,組織實踐活動,并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激勵與引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團隊中發揮優勢,共同完成最終的任務,從而提升融合教學的有效性。
在學生了解奧運精神、奧運歷史后,教師要組織“小小奧運會”實踐活動,提前準備好籃球、足球、接力棒等體育器材,以及彩筆、畫筆、剪刀、膠水等美術材料,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先體驗奧運項目,然后進行藝術創作。整個過程不再局限于課堂中,各小組前往操場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進行體驗。接下來,學生要將自己以及其他同學在運動賽場上的表現繪制下來。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在操場上體驗了奧運項目,感覺怎么樣?
生A:我參與了籃球活動,感覺自己像個小運動員!
生B:我選擇了接力跑,和隊友們一起合作,感覺很棒!
師(點頭):很好,看來大家都玩得很開心。現在,我們要把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來。你們打算怎么做呢?
生C:我想畫我們小組踢足球的場景,大家都在努力搶球,很激烈!
生D:我想畫接力跑的交接棒瞬間,那一刻也很關鍵。
師:非常好,同學們要記住,創作沒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表達,你的作品就是獨一無二的,現在就開始吧!
(學生開始專注地創作,教師則在一旁巡回指導,給出建議和鼓勵)
六、組織活動成果展示環節,促進小組之間交流分享
在融合教學中,教師組織了主題實踐活動,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自由探究,并合作完成創作任務。因此,教師必須合理把控時間,組織成果展示環節,讓小組之間也能夠進行積極交流和互動,分享創作靈感。最后讓班級內所有的同學都能夠互幫互助,共同成長。在此過程中需注意兩點:一是在成果展示前要確定展示流程以及時間,讓臺下學生認真聆聽,做到尊重臺上學生,在展示完畢后再進行提問;二是當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出現失誤時,教師要耐心引導和鼓勵,在班級內部營造包容性的氛圍,讓學生都能夠放松緊繃的神經,自然流利地展示。
在課堂創作完成后,教師應囑咐學生利用剩余的時間以及課外時間進行積極交流和探討,然后在下節課圍繞本次創作靈感、收獲等方面上講臺分享,接受其他小組同學的提問,并耐心為其解答,真正認識到美術創作與體育學科的交融,從而領悟奧運精神,并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師:同學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準備和努力,各個小組都完成了創作。今天這節課我們開始展示成果,在展示過程中,請每位同學都保持安靜,認真聆聽臺上同學的分享。
(學生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師(轉向第一組,示意他們開始展示):好的,現在讓我們歡迎第一組同學上臺。
學生A(第一組代表):大家好,這是我們小組的創作……我們試圖通過這幅畫表達奧運精神中的……呃……拼搏和團結(聲音有些顫抖)。
師(鼓勵地):很好!這正是奧運精神的核心。請繼續,慢慢說,我們都在聽。
(在教師的鼓勵下,第一組代表逐漸放松)
學生A(第一組代表):……我們還想通過這幅畫告訴大家,無論比賽結果如何,重要的是參與和享受過程,這就是奧運精神帶給我們的啟示。
(展示結束后,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
七、落實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眾所周知,教學評價是回顧學習過程、檢驗學習成果的關鍵所在。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能再以分數為基準,而是要注重評價的多樣性,真正將知識評價與素養評價相結合,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發展狀況。對于小學美術教師而言,要摒棄傳統的觀念,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設置評價標準,檢驗課堂教學環節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合理,能否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同時,在評價過程中要引入同伴評價、自我評價,引領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并學習他人的優秀之處。
在“奧運精神”的融合教學中,教師要分階段進行評價。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應通過觀察學生表現、提問的方式了解其學習情況,并給出評價;針對“小小奧運會”活動,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自評和互評;在美術創作環節,則要以作品評價為主,由教師以及其他小組學生從創意、構圖等方面進行評價。最后將以上評價總結、記錄到學生的個人成長檔案中,使其更好地認知自我、發現優缺點,讓個人價值得以體現,同時也可作為后續教學的參考。
師:接下來,請各小組圍坐在一起先討論,再選出一位代表來進行自評。
(一段時間后,各小組代表開始匯報)
小組代表A: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小組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大家都沒有放棄,一起想辦法解決,這也讓我們組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強。
小組代表B:我們組在構思作品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最后綜合了大家的意見,創作出了這幅作品,每個組員都很棒!
……
師:同學們,你們的表現都很棒!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這次機會,在反思的同時向優秀的同學學習。
綜上所述,學科融合教學具有顯著優勢,能夠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并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使其站在不同角度和層面去分析并解決問題,真正成為探索知識的主體。美術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而體育則能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實現健康成長,二者共同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應明確小學美術與體育學科融合教學的意義與價值,系統分析教學內容,明確美術與體育學科的融合點,立足學科核心素養,制訂融合教學目標,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跨學科學習興趣,設置思辨性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索,科學劃分小組,要求學生合作參與實踐活動,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融合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編輯:趙飛飛
注:本文系2023年度漳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藝術與體育跨學科融合教育的策略與實驗研究”(課題立項號:ZJKTZ2303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