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數字技術的革新,傳統動畫與數字技術深度交融,其中水墨動畫實現從早期利用二維動畫拍攝手法到通過三維技術進行動畫創作,再到突破性引入三維粒子技術,通過模擬上億水墨粒子的布朗運動,創造出具有水墨風格的流動暈染的視覺效果。文章以《深?!窞槔U述數字媒體語境下水墨動畫的建構,分析粒子技術賦能水墨動畫,研究數字技術驅動下水墨動畫的藝術語言創新,發現水墨動畫的數字藝術表達展現出意識流般的獨特韻味。未來,水墨動畫的發展必將依托新技術的應用,提升藝術表現力和文化內涵。
[關鍵詞]數字技術;粒子水墨技術;水墨動畫
當前,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直接影響文藝作品的表述。在此背景下,傳統動畫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水墨動畫成為其中的重要載體。例如,《月晦》巧妙地運用立體模型構建,通過精細的渲染和水墨風格的模擬,展現傳統動畫與數字技術的完美交融。又例如,《深海》突破性地引入粒子水墨技術,實現更為細膩完善的視覺呈現效果,提升視覺表現的細膩度和完整性,將水墨動畫的呈現上升到一個全新的發展層面。這給學界和業界帶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發展啟示??梢哉f,水墨動畫不僅展示技術對藝術形式的革新,也引領動畫技術的未來發展,為各界開辟新的思考方向和實踐路徑。
一、數字媒體語境下水墨動畫的建構
(一)水墨動畫的基本創作路徑及其不足
水墨動畫的創作過程主要分為兩種路徑。一是傳統手繪與現代攝影技術的融合。這種路徑是利用高清影像技術捕捉名家的手繪作品,然后通過攝影技術和鏡頭技巧,實現內容創作。例如:《鹿鈴》通過傳統手繪與現代攝影技術相融合,拓展畫面深度,豐富敘事層次;《山水情》通過同步作畫和拍攝,根據劇情需求賦予角色動態感。這種二維動畫形式雖可能在運動空間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能完美保留水墨畫的韻味。二是借助三維動畫技術,以三維模型為基礎,通過紋理貼圖或效果模擬來模擬水墨風格。例如,《月晦》中連翹開花一鏡,即在影片中實現水墨在宣紙上暈染生成的視覺效果,通過視效制作模仿意向筆墨的技法,使得渲染后山石呈現細膩的筆墨紋理,使背景處可見水漬印痕。這一制作方式則相對更為靈活,能夠創造出更生動的動態效果[1]。
對比來看,傳統二維動畫雖保留了水墨畫的精髓,但可能在動態表現上稍顯不足,三維動畫則提供了更多的動態可能性,但如何真實模擬水墨風格是一大挑戰。因此,理想的制作方式可能是結合兩者優點,既保留水墨畫的意境,又展現更豐富的動畫表現力,這需要在技術與藝術之間找到平衡點。
(二)數字技術發展下水墨動畫的迭代
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進步,水墨動畫呈現全新的藝術風貌。例如,《秋實》憑借8K超高清技術,將傳統水墨畫的細膩與現代動畫的清晰度完美呈現。該片中主角蟈蟈的每一絲紋理通過高精度捕捉得以生動再現,畫面的寫實與背景的寫意形成強烈對比,這實現了工筆與寫意的和諧共存,擴展了藝術表達的維度。
當前,水墨動畫以三維模型渲染二維效果來實現內容制作。例如,《夏》完全擺脫了傳統手繪筆墨的限制,運用3D技術進行模型搭建和效果渲染,實現了傳統的國畫效果[2],向觀眾呈現了一個全新的影像。在該片中,隨著鏡頭推進,蜻蜓或落在荷花瓣上,魚兒或在水面下游動,這些都是在作品風格確定后,經過制作模型、貼圖、參數調整等步驟完成對傳統水墨畫的模擬,從而制作出以三維模型為基礎的高精度水墨動畫。這一制作過程不僅有效保留了傳統水墨畫的意趣,也賦予了水墨動畫更為靈動的運動表現,展示了數字技術對傳統藝術形式的現代化詮釋。
二、粒子技術賦能水墨動畫
(一)粒子水墨技術的發展
粒子水墨技術的基礎是計算機圖形仿真學中的粒子系統?!傲W酉到y(particle systems)是一種對火、云和水等模糊物體進行建模的方法。粒子系統將對象建模為定義其體積的原始粒子云。”[3]這一技術最初用于模擬自然界的模糊事物。例如,在《冰雪奇緣》中,艾莎從宮殿中走出、登向高處,將手中氤氳的魔法光團向前拋出,擴散成霧,在空中凝結成向上蔓延的冰梯,這種無規則的冰雪魔法就依托粒子系統對冰雪進行模擬,呈現一種細膩自然的效果。
然而,水墨畫的繪制機制與自然現象的模擬具有本質差異。基于此,水墨動畫必須立足水墨畫的固有特性,對傳統水墨畫進行分析,在繪制的過程中呈現紙張對水墨的吸收和引導,使水墨的擴散并不是依靠重力來形成的。換言之,為了使用粒子系統實現水墨效果,水墨動畫就必須調控粒子群組的運動軌跡等,并為每一個單一粒子進行手繪貼圖,以實現水墨細膩流動的效果。例如,在《深?!分?,水墨動畫使用粒子系統呈現水流的涌動、云霧的流動,太陽的氤氳等,通過精細調控粒子群組的運動軌跡,結合手繪貼圖技術,模擬出水墨的流動質感,并嘗試大量累積幾十億甚至上百億不同顏色形狀的粒子,借鑒類似風吹煙霧的效果來制作流動飄逸的動效。這是對傳統水墨畫精髓的深入理解和現代技術的巧妙融合[4]。
(二)粒子水墨技術的應用
動畫作為一種區別于傳統繪畫的藝術形式,囊括了技術的搭建和藝術的表達,有助于藝術表現力的突破。這對動畫所使用的技術也大幅度提高要求[5]。色彩運用是藝術表達的關鍵,而傳統水墨畫由于畫法和顏料的限制,較少使用豐富的色彩來呈現畫面內容。例如,《小蝌蚪找媽媽》以更符合水墨畫風格的墨色以及較為灰暗的顏色呈現畫面,盡管里面存在少量鮮艷色彩,像金魚身上的紅色、小雞身上的嫩黃色,但占比較少,且受限于水墨在畫紙上的暈染,稍顯暗淡,呈現一種嚴肅的色彩表現狀態,這相對單一的色彩使畫面效果并不足夠吸引眼球,也無法更好地詮釋內容的精神世界。然而,粒子水墨技術的引入改變了這一狀況。例如,在《深?!分?,每一個粒子的顏色都是可控的,呈現更為豐富的色彩層次。在描繪深海世界的神奇瑰麗畫面時,部分高飽和亮色、大面積的相近色與少量互補色相配合,進一步渲染出虛幻神秘的氛圍,以自閉癥孩童的繪畫習慣來暗合主角的內心世界。這樣的色彩運用可以迅速抓住觀眾的眼球,便于傳達豐富的信息。
從藝術風格上來講,粒子水墨技術在豐富和發展水墨動畫的過程中,以色彩作為媒介橋梁,促使水墨動畫不同風格的藝術內容產生融合。在《深?!分校S多場景通過細膩的粒子效果和相近色的搭配,呈現一種趨近于印象派風格的色彩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呈現片中的夢幻感和神秘感。這不僅擴展了水墨動畫的表現手法,也展示了藝術語言的創新運用。
總之,粒子水墨技術為水墨動畫開辟了多元化的動畫表現形式,在保留傳統水墨畫意趣的同時,呈現物體運動的靈活性和空間性。借助這一技術,像色彩之類的藝術語言也得到了釋意,能夠在水墨動畫中呈現新的詮釋。因此,這一技術的革新對中國水墨動畫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為藝術形式的融合和創新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三、數字技術驅動下水墨動畫的藝術語言創新
(一)光影的流動與內容表達
在傳統動畫中,光影主要依賴于單一或復合光源,導致物體邊緣的明暗對比較為生硬。然而,《深?!凡捎昧W铀夹g,將光影設計提升到新的高度。整體來看,粒子的集合構成流動的水墨元素,同時粒子之間的縫隙和間距將光線過濾,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更透亮、有“呼吸感”[4]。例如,在深海之眼的場景中,受到船外絢爛的環境色彩影響,打入船內的光束呈現豐富鮮艷的色彩。光線經過多層粒子的過濾后,呈現更為柔和的色彩過渡,使主人公臉上的光影變得更為柔和。從單個粒子的角度來看,其中的塵埃以具體的單個粒子形式呈現,并被單獨鍍上明艷的顏色,散發出一定程度的亮光,仿佛被賦予了生命。這種細致入微的粒子處理,不僅讓內容的表現更為完整、和諧,同樣使得畫面更為精細、絢爛,提升內容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粒子水墨技術的使用更是對傳統水墨畫形式的一次創新和升華?!渡詈!凡粌H準確地模擬傳統水墨畫中較為抽象的意境美和氣韻,還通過操控細微粒子的運動和光影效果,讓畫面更為豐富和靈動。這種技術使得每個細節都充滿了生命力,讓《深海》得以向觀眾呈現震撼的視覺效果。無論是在水流折射下泛著漣漪的光斑,還是在空氣中順水流動的細小顆粒,都更加生動;同質化的氣泡和水霧也以更為細密的粒子組成,融入觀眾對海洋的感知,使整部影片中的寫意與寫實巧妙融合[1]。通過這種豐富化的藝術語言,《深?!凡粌H在視覺上給予觀眾強烈的沖擊力,也讓觀眾沉浸在電影的敘事之中,感受到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它巧妙地融合了寫意和寫實的元素,使得每一幀畫面都既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韻味,又有現代科技帶來的現代感。這種創新性的表達方式無疑提升了《深?!返乃囆g價值和觀影體驗,使其成為一部集視覺震撼與情感觸動于一體的杰作。
(二)色彩的拓展與情感共鳴
一直以來,色彩在藝術中承載象征意義,通過明度以及飽和度等色彩語言來傳達情緒,現代技術則賦予色彩更多的可能性。在《深?!分校什粌H是視覺符號,更是情感與主題的載體,不同色彩被用于區分現實與夢境,傳遞影片內容信息。技術上,為了讓色彩的表現更為飽滿豐富,彩色水墨圖作為貼圖,以投影的方式被投射在粒子模型上,當粒子出現運動的時候,粒子就會把顏色拉成絲狀,呈現所謂的“拉絲”效果,最終形成那種飄逸流動的“粒子水墨”美感[4]。在《深海》中,現實與夢境的場景通過鮮明的色彩對比,如灰暗與絢爛,既強化了視覺效果,也深化了情感層次。特別是在夢境部分,體現自閉癥兒童繪畫中的高飽和色彩的應用,不僅體現了主角的內心世界,也與影片文學主題相呼應,豐富了故事的深度。
總的來說,新技術的應用為藝術語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表達空間,讓《深?!纺軌蛞愿毮?、更具象的方式來講述故事,觸動觀眾的情感,并傳遞深刻的主題思想。
四、結語
《深海》的成功在于它將技術創新與藝術創意完美結合,不僅推動了“新國風”民族動畫的進程,也為世界動畫的多樣化發展貢獻了具有原創意義的中國動畫技術美學[6]。粒子水墨技術的突破性應用,不僅精準地傳承了傳統水墨畫的精神,還在藝術表達上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為水墨動畫開辟了全新的創作領域。這表明技術不僅是藝術的工具,更是藝術創新的驅動力。有關主體要積極擁抱數字技術,將其轉化為推動動畫藝術進步的催化劑,打破技術限制,拓展動畫表現的藝術深度和廣度,并警惕過度依賴技術的風險,強調藝術創新的重要性,確保技術服務于內容。只有將深厚的藝術根基與前沿的技術革新相結合,才能助力有關主體創作出真正深入人心的水墨動畫,推動整個動畫產業的繁榮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穎.水墨動畫傳承與數字水墨動畫技術創新[J].現代電影技術,2023(08):41-45.
[2]張敏.筆墨情趣與影像呈現:中國水墨動畫的發展歷程、困境及蛻變之策[J].電影評介,2023(19):14-19.
[3]楊俊蕾.《深?!罚豪斫馔瑫r代精神征候與粒子水墨的技術路徑[J].當代動畫,2023(02):19-23.
[4]於水.視覺的奇觀構建與風格創新:與《深?!分鲃撜動捌膭赢嬛谱鳎跩].電影藝術,2023(02):129-134.
[5]劉金鵬.3D粒子水墨畫技術在動畫電影中的應用:以國產動畫電影《深?!窞槔跩].名家名作,2023(36):75-77.
[6]賈秀清,姚楊曌.技術突破、題材創新與敘事反思:《深?!穭撟髟u析[J].當代電影,2023(0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