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古老的澎湃江流,養(yǎng)育了一座古老的山城,古之辰陽,今之辰溪,生長于沅江辰水兩江交匯滋潤的河岸。就在這個小小縣城并不起眼的立交橋下,深藏著一個并不起眼的小小飯店,名為“瑤鄉(xiāng)飯店”。
店內七八個員工忙得不可開交,店外的人流如同沅江漲水的江面,波瀾起伏,潮流浪涌。我便責怪朋友考慮不周,帶到這樣擁擠的地方來吃飯,在心里嘀咕著。可清香的飯菜與琳瑯滿目的菜品飄蕩著誘人的色彩與芬芳,于是也隨著朋友的腳步擠進了人頭攢動的小小店堂。正在消毒柜伸手取碗筷時,卻被一只戴著袖套的白凈之手抓住了胳膊。轉頭一望,雙眼碰撞的是一個似曾相識的面容。
“劉所長,還認識我嗎?從來沒有看到你來這里吃飯,今天是哪一陣風把你吹來了?快到里屋坐,我來幫你裝飯……”
我們坐進了一間小包房。小小的四方桌上很快就被服務人員擺滿了杯盤碟碗,那滿盤滿碟的色彩香氣,在房間繚繞著,也在鼻眼間繚繞,繚繞著誘人的食欲。
店主陪同坐在桌旁,仿佛有滿腹心里話要向我們傾吐。
“劉所長呀,你離開黃溪口工商所應該有30年了吧,今天見你仍然是當年的帥氣,你還記得蘇木溪鄉(xiāng)那個瑤鄉(xiāng)飯店嗎?”
“啊,記起來了,記起來了,現(xiàn)在滿城人叫你向大姐,我應該叫你小向了。”蘇木溪那條彎彎的山路,那條彎彎的溪流,那彎彎的大山腳下,彎彎著瑤鄉(xiāng)飯店,豈能不彎進我儲存的記憶里去呢?
瑤鄉(xiāng)女兒大山情
武陵雪峰山脈在這里糾纏,群巒眾峰在這里矗立,林海綠浪把云煙織成纏綿的彩緞,山澗清流從溝壑流出婉轉的樂音,蔚藍的天幕下,一條千古流淌的溪流,流出了一個千年古村,那便是辰溪縣蘇木溪瑤族鄉(xiāng)塘田村。
一個蘭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朵如同墨蘭深邃的花兒破土而開,那就是一個出奇的女娃“哇”的一聲,啼哭在那個雨后初晴的黎明,啼哭在那個幽幽山谷的農家,她叫向富蘭。這是后來村里的一位文化老人為她起的一個如同蘭香的名字,寓意富裕的蘭花,向著富貴開放。
向富蘭自幼聰慧,不到3歲時,就跟著熱愛山歌的母親學會了山歌對唱:“茶樹開花滿山白,我跟媽媽學歌來。夜晚唱到月亮落,白天唱出太陽開。”小富蘭的聲音脆亮而誘人。
媽媽對著女兒唱:“富蘭花開香滿山,歌聲清脆音連天。三歲女兒嗓門亮,唱得媽媽心窩甜。”
歌聲傳遍群山林海,蕩起翠波綠浪,歌聲響遍田野大地,翻出層層詩畫,歌聲和作涓涓溪水,流出山民的朗朗笑聲,母女動聽的歌聲啊,唱出了山村的幸福歡顏,唱出了瑤鄉(xiāng)的美麗風光。
6歲的向富蘭就走進了老家的山村小學。童年的小富蘭就顯露出天賦的靈慧,她常在書本上、課桌上、地板上寫著4個字“唱歌跳舞”,無論在課余的時間里或是在上學的山路上,她都會手舞足蹈地唱著那首媽媽教唱的山歌:“茶樹開花滿山白,我跟媽媽學歌來。夜晚唱到月亮落,白天唱出太陽開。”
在向富蘭以優(yōu)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初中,學習不到一年時,被迫輟學了。在那家寒貧困的年代里,她上有父母、爺爺、奶奶,下有3個弟弟、3個妹妹,一個人口眾多的家庭,作為長姐的她只好含淚放棄了讀書,回家?guī)椭改竸趧印I仙娇巢瘢碌胤N菜,割牛草,打豬草,養(yǎng)雞鴨,喂牛羊,什么農活都跟著父母干。一個少女的汗水灑遍了山鄉(xiāng)大地,一個青春的夢想扎進了心靈深處。在辛勤勞動的歲月里,樸實善良的父母經常告誡她,要誠實忠厚為人,本分善良做事,多做好事,行善積德,要盡力幫助那些殘疾和弱勢人們。在父母言傳身教與耳濡目染中,在良善的家教家風沐浴里,一顆殷殷的慈愛之心扎進了一個青春的心田。
1986年,經人介紹,20歲的向富蘭嫁給了山外仙人灣瑤族鄉(xiāng)一名優(yōu)秀的供銷社職工汪榮華。一個身段苗條、眉目清秀的大山女兒走出了大山,從白云深處的山尖上嫁到了平坦熱鬧的鄉(xiāng)鎮(zhèn)中,從曲灣溪流的源頭處嫁到了波歡浪笑的沅江岸。一個農家的女兒啊,懷著青春的夢想,含著敬孝的淚水,告別了父母,告別了大山,告別了弟弟妹妹和娘家的鄉(xiāng)親。從此,50多公里的水程山路,緊緊地牽念著一顆女兒的心。
婚后的向富蘭,夫妻和睦恩愛,相敬如賓,生養(yǎng)了一對可愛的兒女。但因丈夫的工資收入微薄,日子依然過得艱難,一想起娘家的弟弟妹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與父親母親,一想起丈夫的貧寒家境,焦慮的心就愈加焦慮了。于是隨著丈夫的工作安排,就在老家蘇木溪鄉(xiāng)政府旁邊開起了一個飯店并兼營南雜小賣。在經營飯店的歲月里,由于她生性豪爽大方,善良開朗,意誠情真,贏得了四面八方的盈門賓朋。凡是前來鄉(xiāng)政府開會辦事的各個單位干部或外鄉(xiāng)、本鄉(xiāng)的村民群眾,大都會登門入坐瑤鄉(xiāng)飯店的店堂包廂。四面笑聲聚宴席,八方歡顏映酒杯。瑤鄉(xiāng)飯店的歡聲笑語響徹了瑤鄉(xiāng),瑤鄉(xiāng)飯店的厚意深情像沅江水一樣,流向遠方。
那是20世紀90年代,一個寒冬的夜晚,正值筆者在黃溪口工商所工作期間,為辦理一起木材出口逃稅案,我們深入大山深處蘇木溪鄉(xiāng)。時值夜晚10點多鐘,正是毛毛細雨挾著霜雪的時刻,我們敲開了瑤鄉(xiāng)飯店的大門。
“向老板呀,打擾來啦,還有飯吃嗎?”筆者習慣性的大嗓門,聲音繚繞著店堂,似乎一下子喚醒了瑤鄉(xiāng)飯店。
“哎呀,劉所長呀,這么晚啊,你們辛苦了,馬上安排,馬上安排……”向富蘭滿面春意,爽快的笑聲如同陣陣和暖的清風,暖了店堂,暖了心扉。
向富蘭即刻敲門喊醒了廚師,端來火盆,手握鐵鉗輕輕撥開柴灰,紅亮的火星點燃了我們的激情,添上的木炭,瞬間燃出了鮮亮的紅彩。杯杯開水熱茶端到我們手上,句句暖心的話語,暖進我們的心窩。
“劉所長呀,你們先喝杯茶吧,大師傅將高壓鍋和熱氣灶一齊啟動,飯菜很快就會熟的……”
大山的夜風冷得刺骨,呼啦啦地在門外撒野,如同來時的寒流,浸透了我們的腳尖。瑤鄉(xiāng)飯店的熱情愈加濃烈,使我們感受著如同遠方的游子深夜歸家的溫暖。我正感受著眼前旺紅的炭火,杯中升騰的熱氣和那廚房飄來撲鼻的濃香,思緒還在蔓延,滿桌佳肴已擺到了眼前。大碗臘肉彌漫著撲鼻的臘香,土雞鮮湯甜潤了饑寒的肚腸,三碗瑤鄉(xiāng)米酒,澎湃了心潮的熱浪,碰撞得山響的酒碗聲喲,正與笑聲起伏,正與夜風飄蕩……
酒到方醉時,豪爽大方的向富蘭端起酒碗,來到我的身邊大聲地說:“劉所長,你們?yōu)榘傩丈钜罐k案太辛苦了,我敬你們四位一杯,我干了,你們隨意吧!”如同阿慶嫂綽約風姿的她,一飲而盡了。她這一大膽的豪飲,打開了我的話匣。
“向老板呀,聽說你多年來為一位五保老人送飯,經常給殘疾人提供免費飯菜,你的善意愛心,聲名遠揚啊,哪天有空,我要認真采訪你的……”
“劉所長呀,采訪就不必要了。是有一個名叫向銀會的五保老人,就在附近的不遠處。我已連續(xù)送飯7年了,我打算,只要我還在這里開店,我會長期送下去的。在這個大山里,只要我發(fā)現(xiàn)有殘疾人路過,我都會留他們進店免費吃飯。我在心里想,只要憑良心做事,自己心里快樂就行了,不必要宣傳,多謝劉所長啦……”
幽蘭芬芳的向富蘭,就是這樣既大方開朗又淡雅清香,無處不使你感受到,瑤鄉(xiāng)的女兒大山的情。瑤鄉(xiāng)是淳樸的,大山是深情的,瑤鄉(xiāng)的山路曲曲彎彎,大山的濃情接地連天。
清香飯菜凝心血
時光流轉,鄉(xiāng)情依舊,瑤鄉(xiāng)女兒向富蘭的青春步伐邁進了2003年春天。春暖花開,再度催開了向富蘭心中的花朵。隨著丈夫的工作調動,瑤鄉(xiāng)飯店遷進了縣城,幽幽蘭香,從山里香到了山外,從瑤鄉(xiāng)香進了縣城。聞香而來的萬千百姓紛紛找到了立交橋下的蘇木溪瑤鄉(xiāng)便飯店。
蘇木溪瑤鄉(xiāng)便飯店掛牌開業(yè)那一天,瑤鄉(xiāng)老家來了幾十人祝賀,拉著紅布橫幅,敲鑼打鼓,唱著山歌茶山號子,在便飯店里整整熱鬧了一天,便飯店以自助餐形式免費開放全天。蘇木溪瑤鄉(xiāng)便飯店的招牌響遍了全城的大街小巷,響遍了全縣的山山水水,不到半月,小店的生意火爆了。炒血鴨、辣子雞、毛狗肉、燉缸牛肉、雞血豆腐、臘肉香腸等等,全是瑤鄉(xiāng)的鄉(xiāng)土菜。瑤鄉(xiāng)的山貨、瑤鄉(xiāng)的風味價廉物美,引來了小店門庭若市,人來人往。從此,瑤鄉(xiāng)的特色風味,味傳千山,香飄萬里。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7年,辰溪縣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災,數(shù)萬人民被圍困縣城,多少家庭淹沒水中,救援人員無處覓食。向富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加入抗洪救災的志愿者行列。把老家父母弟妹耕種的農家菜拉進城里,把自己的臘肉香貨扛進飯店。苦累辛勞,日夜奔忙,把煙香彌漫,熱氣升騰的飯菜送到抗災人員手中,把熱茶泉水送到抗洪搶險一線。短短10天時間里,向災民發(fā)放免費飯票2000多張,折合人民幣2萬多元,同時還深入修溪、柿溪、譚家場、孝坪等多個重災鄉(xiāng)鎮(zhèn)送錢送物,在自己資金緊缺的時段里拿出3萬多元送到災民的手中。瑤鄉(xiāng)飯店的慈善,溫暖了城市鄉(xiāng)村,溫暖了災區(qū)人民。
春夏秋冬施善舉,大災大難有愛心。尤其三年疫情期間,在封控管制的歲月里,商家、超市停業(yè)關門,交通運輸管控停運,被管控人員住滿了賓館,防控人員蹲點設卡,吃飯問題處境艱難。面臨國難民災的緊要關頭,向富蘭又一次向政府申請,勇敢地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她以每盒飯菜10元的優(yōu)惠價格送到大眾手中,用最溫暖的心意溫暖百姓。在交通管制,物資短缺,菜價大漲的情境里,她依然自掏腰包,虧本經營,讓可口的飯菜清香萬眾心田。就在這段時光里,她連續(xù)五個日夜無法休息,加之被傳染,引起眼紅嘴腫,涕淚橫流,無奈被迫住進了醫(yī)院。躺在病床上的她無法心靜神安。她想著,在這關鍵時刻,我不能倒下。打了一天一夜的吊針又堅強地站了起來,奔赴店堂,揮刀切菜,著裝下廚。店員們勸她不要拿生命開玩笑,還是要繼續(xù)打針多治療幾天,這樣虧本的生意做多少算多少吧!她堅定地回答:“不行,我們一定要堅強,不能讓那些處于急難的人們沒有飯吃,那些保家衛(wèi)國的軍人獻出生命都不怕,我們虧點本算什么呢?”
在疫情高峰時刻,從殯儀館打來訂餐電話最多的一天有16家,但小店人員有限,實在忙不過來,最終只能給9家提供飯菜。由于飯菜價廉質優(yōu),倍受大眾的信任與青睞,并得到了縣民政部門的認可與支持,被認定為殯儀館的重點送餐店。她對筆者坦言,平日每餐12元一人,幾乎全是虧本,大葬那一天每餐35元一人,略有微利,用于員工的工資和成本開支。自2019年至今,蘇木溪瑤鄉(xiāng)便飯店每年為喪家配送飯菜達200多戶,按市場的便飯價格,可為每戶節(jié)約開支達5000多元,全年為訂餐的喪家節(jié)約開支100多萬元。一筆驚人的數(shù)目,確是不容置疑。許多喪家上門道謝,愿意多付一點費用,但她仍然堅持自己的價格,概不接受百姓的謝意。憑善心誠意做事,快樂了自己更幫助了別人。
愛心無疆作歌吟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向富蘭離開瑤鄉(xiāng)大山進城之后,心里一直惦念著一個人,那就是她義務免費送飯13年的那位五保老人向銀會。當她進城第二個春天特意進山去看望他的時候,老人已經離開了人世,向富蘭含淚地對筆者說:“如果我還在蘇木溪老家,他也許不會走得那么快呀……”
慈善愛心總是伴隨著向富蘭的人生道路崎嶇蜿蜒,也伴隨著她的理想歌聲唱響遠方。
蘇木溪瑤鄉(xiāng)便飯店的聲譽已傳遍城市鄉(xiāng)村,向富蘭的愛心行動更是不斷地走進萬千百姓的心中。凡是生活貧困與身有殘疾的人們來到店上,她都會熱情地免費提供飯菜,給他們端水送茶,噓寒問暖。為了方便路人和那些囊中羞澀的人們消除疑慮,干脆在店門外豎立一塊紅底黃字的牌子:“向大姐愛心晚餐。”久而久之,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愛心大姐”。
前不久,老家塘田村,一個名叫張理船的中年男子,因患腦溢血,先后到省城醫(yī)院手術兩次,一貧如洗的家境致使兩個孩子失學,痛苦的妻子陪伴著丈夫,守候著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向富蘭得知情況后,迅速奔赴大山,來到這個凄婉冷落的家中,當場捐出5000元現(xiàn)金送到其妻子的手中,并鼓勵他們夫妻倆鼓足勇氣,戰(zhàn)勝病痛,走出困境。本縣錦濱鎮(zhèn)沃水塘村,一名叫孫天送的學生,其母親早年離世,父親殘疾,年邁的爺爺奶奶無法勞動,全憑殘疾父親一人支撐全家生活,貧困清苦不言而喻。向富蘭主動前往,送去捐款3000元。一個就讀于縣城熊首山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小蘭,先天性殘疾,雙腳無法行走,但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其母親全程陪護接送,家境清貧。向富蘭從電視新聞知情,主動上門送去捐款3000元。此類救助事例,常年有之,數(shù)不勝數(shù),向富蘭她根本不記姓名,不記地址,時過境遷,早已忘記了許多。單就每年為敬老院捐贈棉衣棉褲和現(xiàn)金不低于2萬多元。10多年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愛心捐款,累計超過50萬元。
2023年上半年,向富蘭前往國外看望女兒汪夢媛,臨別時,女兒孝敬母親2萬元。女兒淚眼盈盈地對母親說:“媽媽多年來太苦累了,身體也勞累得虛弱了許多,這點錢拿回去好好調養(yǎng)身體,買兩套新衣服,不要太寒酸了自己……”可她回到家中卻直奔民政局,把女兒給的2萬元全部捐給了福利院。女兒知道后,不但沒有責怪之意,反而給母親的賬上又劃撥了5000元,并囑咐母親養(yǎng)好身體。而向富蘭將這筆錢又捐給了貧困人們。
向富蘭不僅竭力扶貧幫困,對公益事業(yè)更是傾盡心力。在辰溪被譽為“籃球之鄉(xiāng)”并被認定為全國村BA比賽地,已連續(xù)承辦了兩年。來自全國各地數(shù)以萬計的球迷均吃上了向富蘭的免費飯菜。前后兩年購買了黃牛5頭,用瑤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方法,熬制烹調后,再用木炭文火燉缸,使牛肉熟透入味,再配送飯菜給球員與球迷飽食,以增強球員的筋骨與神氣。同時還為參賽球員們購買球服,贈送飲料,分發(fā)獎金。兩年球賽活動中,她至少奉獻了15萬多元。在萬眾的視頻抖音與手機記錄中,“愛心網紅大姐”向富蘭已譽滿中華。
最近,向富蘭跟隨相關部門深入基層鄉(xiāng)村,了解民情得知,農村一些貧困兒女因家庭困苦或父母疾病無法上學,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頭,調查回家后,她立即與丈夫兒女商量,先拿出6萬元現(xiàn)金捐獻給教育慈善基金會,她迫切希望那些因特困而輟學的學子們盡快走進學堂,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此次捐款之后,丈夫汪榮華的銀行卡上只剩下58元了。
向富蘭幫助他人,熱心樂助,1.8萬元脫手而出,可對自己卻是勒緊褲帶,艱苦奮斗。她從來都穿著儉樸,吃喝簡單,同員工勞動、生活,與員工談笑風生,同員工歌唱快樂。
2023年,她丈夫因病去長沙治療,一次中餐買了三個菜,花了100多元,她心疼地說:“太貴了!”陪同丈夫半月,她連續(xù)吃了10多天面條。她的手機已劃裂破損,女兒給她8000元,要她換個好手機,她卻把錢又捐給了困難群眾。
向富蘭的愛心善舉,溫暖了大江南北的萬千心靈,她的動人故事傳遍了三湘四水的城市鄉(xiāng)村。筆者問她,為什么要把自己用心血賺積的資金捐獻他人呢?她憨態(tài)自然地微笑說:“我只求家人平安健康,不圖回報。很多人常年奔走四方,燒紙焚香,敬孝菩薩,但我覺得,幫助那些急難之人和公益事業(yè),比什么都重要……”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她良善的本性與慈悲的心腸。
愛心是頭頂光輝燦爛的太陽,將黑暗的角落灑滿陽光;愛心是腳底條條通向家的坦途,使離家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溫暖;愛心是滿天清亮的星月,使迷途的旅人找到回家的路。愛心大姐向富蘭是瑤鄉(xiāng)的女兒,是大山的媳婦,是百姓的親人,是愛心的使者。“慈悲甘霖潤八方,善行如縷織春光。扶危濟困心似鏡,解憂排難慰肝腸。”今天,58歲的向富蘭,依然眉目清秀,腰身修長,臉龐紅潤,風韻猶存,她把兒女之情獻給了丈夫和親人,她把敬孝之情獻給了瑤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她把愛心真情獻給了天下的萬眾蒼生,她用她最美麗動人的青春和慈善愛心,譜寫了一曲大愛無疆的頌歌。
責任編輯/盧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