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經濟大省奮勇爭先,充分利用較好的條件和能力,把握好著力點,可以更好發揮帶動和支柱作用,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經濟大省挑大梁,也意味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力度更大、水平更高。
“經濟大省發展得快一些,理應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積極探索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可及性等,經濟大省都應走在前、作示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在要素保障、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
本期封面報道,我們關注經濟大省及相關市縣圍繞挑大梁“四個著力點”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方面的實踐和成效,對話市縣領導干部,暢談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務實舉措和實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