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當前,全省上下正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美好藍圖轉化為生動實踐,需要黨員干部更高的政治站位、過硬的作風、卓越的能力作保障。為此,湖北省委決定把2025年確定為“干部素質提升年”。黨校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在“干部素質提升年”建設中,切實扛起應有的政治責任,主動按照《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 年)》(以下簡稱《規劃》)的新要求、新任務,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將“六大行動”深度融入教學體系,在全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中作出黨校貢獻。
筑牢思想根基,校準政治“指南針”。《規劃》提出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育培訓核心,明確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學時占比要超50%。湖北省委黨校緊扣這一要求,計劃全年舉辦700期專題培訓班,推動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著作選讀》。為破解學用“兩張皮”的難題,省委黨校設置“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特色課程,引導黨員干部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和中部崛起的重要論述轉化為“支點建設”“強縣工程”“流域治理”的具體路徑,建立“學、研、用”閉環機制,打造“原著精讀+案例研討+實踐轉化”三位一體的培訓模式,實現理論學習與戰略落地相貫通。
優化培訓機制,鍛造攻堅“硬實力”。《規劃》提出構建“五年周期+分層分類”的立體化培訓體系,要求普通黨員五年集中培訓不少于160學時,基層黨組織書記達280學時,并突出農村、社區、機關等六個領域差異化培訓。湖北省委黨校對不同類別、不同層級的黨員干部提供精準化的培訓內容,針對新任干部開設“履職第一課”,設置基層治理沙盤推演、輿情處置情景模擬等實訓模塊;針對處級干部實施“專業領航計劃”,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等開發“數字經濟與產業轉型”“流域綜合治理”專題課程;針對廳級干部舉辦“戰略思維研討班”,邀請中央黨校專家、長三角地區領導開展跨省對標研討。
開展實戰演練,激發干事“內驅力”。為落實《規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求,湖北省委黨校在主體班中開展“高質量發展擂臺賽”,組織學員圍繞“供應鏈體系建設”“碳交易市場培育”等主題開展方案路演,邀請企業家、基層代表現場評分,優勝方案納入省委政策儲備庫。同時,建立黨校學員“攻堅承諾制”,要求結業時提交“三個一”成果(一份調研報告、一個改革建議、一項創新舉措),近兩年已有43項學員建議轉化為省級政策文件。
強化宗旨意識,架起黨群“連心橋”。緊扣《規劃》“宗旨教育”部署,湖北省委黨校推行“三進三同”實踐教學,組織廳局級學員進鄉村振興聯系點,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7天;開展“民生痛點解剖”行動,要求學員在老舊社區改造、農村養老等場景中形成解決方案。同時,聯合省信訪局開發《新時代群眾工作十法》系列課程,設置“征地拆遷矛盾調解”“網絡輿情引導”等情景模擬教室,采用AI智能應答系統實時考核學員群眾工作能力。
數字賦能,打造培訓“新引擎”。為落實《規劃》中“智慧黨員教育”要求,湖北省委黨校升級“楚學云課堂”,引入XR技術建設“數字校史館”,全景式展示中共五大、八七會議等歷史場景;開發“政策仿真推演系統”,學員可模擬制定長江禁漁、樓市調控等政策并觀測虛擬推演結果;上線“智能學習伴侶”,基于學員知識圖譜推送個性化書單和微課程。
嚴明紀律規矩,筑牢廉潔“防火墻”。為貫徹《規劃》“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開展好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湖北省委黨校實行“四必談四必查”,即入學時必談紀律規矩,必查個人事項報告,結業前必談廉政風險,必查培訓期間作風;開發《微權力腐敗防控》虛擬現實課程,模擬工程招標、行政審批等場景中的廉政風險點;建立“雙隨機”督查制度(隨機檢查課堂紀律、隨機抽查讀書筆記),推行學員“無手機課堂”。
(作者系湖北省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