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武漢市硚口區六角亭街道榮東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商居混合社區,常住人口2841戶5493人。社區內新生兒家庭多次反映,由于欠缺育兒經驗和知識,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轄區內還有兩座大型商業樓宇,樓內白領也多次提出急需減輕雙職工育兒壓力,特別是3歲以下幼兒的托育難題。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榮東社區運用“魚漁同授、和合共榮”工作法,即“魚”予民需、“漁”授能力、“和”聚民心、“合”力致遠,搭建起社區優質托育服務體系。
解題:
整合資源破難題,打造嵌入式托育空間。凝聚多方共識。社區“兩委”深入調研收集需求,組織居民召開“大樹下議事會”,社區書記依托“市級名書記工作室”探索跨區域社區托育中心發展經驗成果,橫向找差距,縱向明思路,最終決定結合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打造榮東社區口袋托育中心。盤活閑置資源。針對空間資源短缺問題,社區黨委聯合消防、衛健等部門開展社區全域勘察,將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改造為全街首個社區0—3歲托育中心,增設兒童游樂設施,形成“室內托育+戶外活動”的復合空間體系。嚴控安全標準。科學規劃300平方米功能空間,遵循幼兒“一米視角”,設置2個標準化托育室及親子活動區、閱讀角等,配備適幼化家具及安全防護設施。
精準對接優服務,構建全要素服務體系。彈性供給全覆蓋。社區引入3A級托育機構組建專業團隊,針對雙職工家庭需求痛點,推出“4+N”彈性托育項目,提供全日托、半日托等基礎服務,延伸開展臨時托管、延時照護等特色項目。醫育融合護成長。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進醫育融合,建立嬰幼兒健康檔案,定期開展生長發育監測、疫苗接種等多項醫療支持服務。魚漁同授擴隊伍。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核心作用,聯合“社區兼職委員制”成員單位,實施“黨員帶頭+專業培養”社區育嬰師培養計劃,孵化含3名持證育嬰師、3名社工、6名黨員代表、16名志愿者的服務隊伍。
家社共育筑和諧,激活全齡段友好生態。空間功能疊加。將黨群服務中心三樓開放為老年人活動中心,打造“一老一小”一站式服務模式,提升空間利用效率,滿足代際融合需求,減輕老人帶娃壓力,實現“小小孩”和“老小孩”的“老少同樂”。服務鏈條前移。社區書記與托育機構協商推出“智趣雙翼榮課堂”公益托育課程,依托新孵化育嬰志愿服務隊力量,每周二、周四免費開展室內育兒工坊和戶外寶寶晨會活動,向低收入家庭傾斜,補齊社區家庭教育短板。多級矩陣構筑。構建“家庭—鄰里—社區”多層次社會支持網絡。以家社共育為導向,依托家庭走訪、育兒工作坊、公益托育課堂等形式,為轄區居民的托育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榮東社區搭建社區優質托育服務體系,有效提升了“社區+普惠”服務供給能力。榮東社區口袋托育中心已成功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育兒講座及家長課堂活動,累計服務達300余人次,解決喂養焦慮、早期教育等問題,家長滿意度達95%。
(整理:趙雯" 王鋮)
書記簡介:
潘麗娟,武漢市硚口區六角亭街道榮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曾獲“武漢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武漢市黨代表”“武漢市勞模”“武漢市社區名書記”等稱號。她借助“老舊小區改造”機遇,堅持黨建引領,在社區治理實踐中探索形成了實用有效的“魚漁同授、和合共榮”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