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學網、懂網、用網,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能力”。
提高黨員干部網絡素養,也是湖北今年部署開展“干部素質提升年”的題中應有之義。您認為黨員干部應當如何在網絡空間積極發言、大膽發聲,當好“網上先鋒”?
擔當作為敢發聲
做到三個“敢”
敢破冰,主動擁抱“云思維”,既要深研算法推薦規律,更要讀懂群眾情緒密碼,把直播鏡頭對準田間地頭,以表情包解碼惠民政策,讓黨的創新理論變身“指尖上的春風”。敢亮劍,面對輿情不當“潛水員”,善用“真相+共情”,把文件語言熬成網言網語“暖心粥”,做輿論戰場上的“紅旗手”。敢領航,變信息鏈為信任鏈,讓每個點贊都是民心所向,每條轉發皆為時代強音,在數字疆場樹起先鋒旗幟,確保網絡陣地一寸不丟,民心紅利一分不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保康" 馮浩)
勇于理性發聲
網下是黨員建功立業的主戰場,網上是黨員發揮特長的新前沿。黨員干部要旗幟鮮明批駁謬誤,在網絡空間正確發聲、善于斗爭,讓正能量始終充盈網絡空間。要始終保持政治清醒,用“政治三力”校準思想羅盤,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問題上寸步不讓。要發揚斗爭精神,堅決摒棄“老好人”思想,對詆毀、“低級紅”“高級黑”的雜音主動亮劍,用真理的力量廓清思想迷霧。要講究方式方法,以“事實+數據”拆穿謠言,用“故事+情感”引發共鳴,讓正確導向在春風化雨中深入人心。
(武穴" 蔡忠楷)
打好“敢言、謹言、慎行”組合拳
要敢言,面對背離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的行為、言論和現象,必須旗幟鮮明、針鋒相對地進行批判、抨擊,并有意識地予以糾偏糾錯,積極引導至正軌。要謹言,對上級未定調、未定論的方針政策,切勿好為人師、信口開河,作出誘導性甚至確定性的言論以制造熱點、博人眼球。要慎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黨員干部在網絡空間里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無限放大,引發輿論風波和事故,切勿因為口不擇言而禍從口出。" " " " " "(陽新" 柯瑞昌)
與黨同心會發聲
爭當網絡輿論“引導者”
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網絡是把“雙刃劍”。黨員干部在念好紀律規矩的“緊箍咒”,不逾矩、不違規,守好底線、不越紅線的同時,更應該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面對魚龍混雜的網絡輿論,黨員干部要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持續增強自身“免疫力”,始終做到頭腦清醒、明辨是非,善于鑒別真偽,敢于亮劍發聲,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引導輿論,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武漢" 李婕)
主動適應網絡輿論新特點
要深刻理解網絡傳播規律,傳統的說教、直接灌輸思想的宣傳方式不僅效果不佳甚至引人反感。要主動適應網絡輿論新特點,創新發聲方式,核心要義就是在保持黨員的自我要求基礎上,融入普通群眾,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講述時代變遷中的你和我,以分享者的視角展現普通群眾的美好生活,以實例論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輸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凈化網絡空間。
(巴東" 何智輝)
確保發聲有理有據
要高度重視網絡這個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黨員干部在網絡上發聲,必須堅定政治立場,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多關注權威媒體動態,多學習黨的理論成果,增強網絡素養和信息的辨偽能力,確保發聲有理有據。面對網絡上的錯誤言論和不良信息,要敢于亮劍、主動出擊、快速反應,用好“數據”和“事實”兩條“劍刃”,制止謠言、澄清真相,維護黨組織的形象和公信力。對群眾的意見和訴求,也要善于傾聽、及時回應、科學引導,既為黨發聲,也為群眾發言,用好網絡這一工具,以更接地氣、更生動的方式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發揮網絡的橋梁紐帶作用。" " " " " " " " " " " " " " " " " " "(監利" 胡冬輝)
遵循規律善發聲
“破、立、治”三維發力
數字浪潮里,黨員干部應“破、立、治”三維發力,在虛擬空間彰顯先鋒力量。破網絡本領恐慌,要重構互聯網思維,把技術轉化為治理能力;立輿論陣地,把握時度效,善用數據畫像精準觸達,避免刻板說教;治網絡生態,構建數字共同體,延伸群眾路線,從“鍵對鍵”邁向“心連心”。唯有以數字素養重構治理能力,方能在虛實交融的新戰場筑牢紅色堡壘。" " " " " " " (武漢" 王疾風)
深化網絡履職能力
一方面要厚植為民情懷,以同理心觸達民心。線上發聲須以線下實踐為基礎,黨員干部應將“指尖上的簡單表達”轉化為“屋檐下的切身感受”,到群眾中去,深入體會群眾的急難愁盼,以同理心在網絡空間上回應群眾的真實需求。另一方面要夯實政策功底,以專業性筑牢公信力。黨員干部應構建“政策數據庫+民生案例庫”雙支撐體系,精確援引信息解答群眾咨詢,切實解決群眾疑難問題。同時,優化回復策略,以精準化消解矛盾。面對網絡輿情時,要第一時間進行正面引導;從解讀政策,到提供解決方式,到跟進情況,要善于將政策語言轉化為網言網語,維護群眾利益,避免“小事拖大,大事變炸”。
(鄂州" 鄭英杰)
做新時代“數字尖兵”
黨員干部需主動學習新媒體技能,如短視頻制作、直播互動,用群眾喜愛的語言方式解讀政策;創新網絡服務場景,將網絡平臺打造成民心窗口,實現群眾訴求的有效管理和解決。黨員干部既要作網絡“導航員”,也要甘當群眾“店小二”,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落實黨的政策,解決群眾問題。同時在網上也要學黨規強擔當,在突發事件中迅速反應,搶占話語先機,確保真相跑贏謠言;增強斗爭敏銳性,不被負能量嚇倒,敢于抵制、反駁、舉報網絡假丑惡現象;掌握斗爭藝術,精準應對錯誤言行,妥善處理問題,避免次生輿情,展現黨員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形象,以實際行動當好“網絡先鋒”。" " (重慶" 魏時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