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我們黨領導文化建設的重大成果。它不僅創新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而且深刻傳承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更是對新時代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全面總結。全面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性、實踐性和時代性,為我們全面貫徹這一思想、推動文化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性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性,彰顯在其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嚴謹的邏輯體系之中。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秉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深入剖析并揭示了文化發展的內在客觀規律,為新時代文化建設工作提供了科學而有力的理論指導。
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習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科學支撐。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文化作為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其根源在于經濟基礎,并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關鍵作用。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經典論述,闡明了社會生產關系中物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內在聯系,以及這種關系如何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并進一步決定法律、政治等上層建筑和相應的社會意識形式。習近平文化思想正是汲取了這一理論精髓,明確提出文化建設必須緊密貼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不能脫離或超越于經濟發展階段。同時,文化建設還要自覺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推動文化與經濟社會在互動融合中實現共同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為習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科學營養。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時代特點和實踐需求,提出了許多富有時代特色的新觀點、新論斷。例如,“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發展理念,就是對儒家“民本”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既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深刻把握,又彰顯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和根本追求,為新時代文化繁榮興盛指明了前進方向。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性奠定了其在我國文化強國建設中的指導地位。習近平文化思想不僅科學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精髓,還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進行了創新性的發展,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客觀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這一精辟論述,不僅高度概括了文化對于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極端重要性,也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對于文化自信和文化繁榮的堅定追求。正是這種科學性,使得習近平文化思想成為引領我國文化強國建設的旗幟,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二、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性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性,突出表現在它緊密聯系實際、有效指導實踐、積極推動工作之中。這一思想不僅深刻揭示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而且是對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提煉。
習近平文化思想創造性傳承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的思想精髓。馬克思主義歷來強調,理論不是空洞的抽象,而是指導實踐、改變世界的強大武器。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經典論述,深刻揭示了哲學的使命在于改變世界,而非僅僅解釋世界。習近平文化思想正是深深植根于這一原則之中,它強調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文化現象的解釋和文化規律的揭示上,更要積極主動地推動文化的發展,用先進的文化理念引領社會實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一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內涵,為新時代中國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文化思想創造性轉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智慧。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知行合一”“實事求是”等實踐智慧,歷經千年沉淀,依然閃耀著璀璨的光芒。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繼承并發揚這些寶貴智慧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富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新思想、新舉措。其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論述,就是要求我們在新時代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有機融合,尋找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新的生長點,讓傳統文化在創新中獲得新生,在發展中煥發活力。這一思想不僅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支持。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性為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這一重要論述,不僅深刻闡明了文化建設實踐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和發展方向,也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注重實踐、強調實效的鮮明特點。在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這一原則,既注重文化事業的社會效益,又兼顧其經濟效益,努力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這一思想引領我國文化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實踐路徑。
三、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時代性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時代性,鮮明地體現在它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回應時代關切、勇于引領時代潮流之中。這一思想不僅深刻把握了新時代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而且敏銳地洞察了新時代文化發展的新趨勢。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理論闡釋。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體系,其本質特征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始終保持其時代性和先進性。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習近平文化思想正是遵循了這一原則,在繼承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時代元素,緊密結合中國實際,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一思想不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內涵,也為其在中國大地上的生動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推動了新時代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有力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結晶,蘊含著穿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和深邃智慧。在新時代背景下,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挖掘并弘揚這些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緊密結合現代社會的實際需求,提出了許多富有時代特色的新觀點、新論斷。例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就是對“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等傳統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責任擔當,也為解決全球性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時代性為我們抓住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提供了敏銳的洞察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主要矛盾的變化,為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時代課題和要求。習近平文化思想緊扣這一時代脈搏,圍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一核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舉措。這些新思想、新舉措不僅為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描繪了清晰藍圖,提供了行動指南,引領文化建設不斷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