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碼頭,這個連接海上平臺與陸地的重要樞紐,對于海油發展物流公司渤海作業分公司港務作業部裝卸二隊副隊長劉金峰來說,就是一路攻堅的戰場。
“不要慌,我來解決!”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
2024年5月,海上平臺鉆完井作業正如火如荼進行。
“陸運車輛周轉速度太慢,運輸時效過長,而鉆完井物料的庫存卻快要見底”,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
“只有在12個小時內,完成2500噸鉆完井物料的卸船裝車轉運,才能保證鉆完井作業正常進行?!边@意味著物料裝卸工作量比平時增加了近3倍。
就在大家為此發愁時,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不要慌,我來解決?!?/p>
劉金峰緊急召集安全員和起重吊裝人員討論作業方案。經過周密的安排部署,人員分工、機具安排、安全保障等舉措迅速落實到位。
最終,在裝卸二隊全員的密切配合下,這場保供“攻堅戰”圓滿收官。
2024年7月,由于海上平臺生產需要,急需一批海管。
然而,這批海管直徑0.66米,管體長度超12米,總重量高達4500噸,且各項參數均超過了以往裝船作業范圍。
面對這樣的龐然大物,傳統的吊裝方案已無法滿足需求,急需編制最新的吊裝方案。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劉金峰再次站了出來:“不要慌,我來解決。”

劉金峰立即帶領碼頭骨干人員,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到作業準備工作中。大家圍坐在一起,綜合考量海管尺寸、重量和裝船方式等復雜因素,反復推敲每一個作業細節,精心優化每一個操作流程,確保作業萬無一失。
連續兩天,劉金峰帶領班組員工,以單機每小時270噸的工作量,累計作業近16小時,圓滿完成了4500噸海管裝船任務。
“吊裝作業不僅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項需要高度責任心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工作。”在同事們眼中,劉金峰是名副其實的隱患“排查家”,在徒弟們眼中,他更是技藝傳承的“明燈”。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向主力崗位,成了一線尖兵。
憑借扎實的專業能力、務實的工作作風,劉金峰先后獲得“中國海油第十屆職業技能競賽起重工競賽二等獎”“中國海油技術能手”“海油發展全員職業技能競賽起重工一等獎”等諸多榮譽。
編輯/王盈 統籌/溫季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