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開發區
高質量發展500強發布
省級開發區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4年,我國省級開發區總數量2200余個,地級行政區覆蓋率超過90%。近日,賽迪顧問園區經濟研究中心對外發布了2024年《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500強》。從區域分布看,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湖南位于前五,入榜開發區數量達到30個及以上,入榜開發區總數量共171個,是入榜數量頭部梯隊;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入榜開發區總數量共264個;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入榜開發區總數量共65個。
盡管省級開發區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支撐作用愈來愈大,但仍表現出一系列問題與短板,比如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管理體制機制亟待理順、同質化發展與競爭加劇、創新支撐產業發展能力不足、產業鏈價值鏈能級不高等突出問題。
為此,研究建議,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尋求新動力,在強化園區頂層設計上尋求新突破,在探索科技與新質生產力中尋求新變革,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尋求新模式。
具體來看,省級開發區可以建立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產業發展模式,提升科技創新發展能力。打通“產學研用”鏈條,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圍繞開發區主導產業上下游的產品和技術開展研究,促進科技成果快速中試熟化。此外,依托本地創新資源,推動建立科技城、科創中心、離岸孵化器等載體,強化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同時,可以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強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建設高標準數字化園區;根據開發區自身發展條件,科學布局人形機器人、6G、清潔氫、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聚焦開發區重點產業,強化特色化發展,通過產業大會、產業指數等路徑,加大在高能級平臺的宣傳推廣,提升品牌影響力,打造特色產業IP。
“天網2025”行動正式啟動
3月24日,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和跨境腐敗治理工作辦公室召開會議,研究部署2025年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和跨境腐敗治理工作,啟動“天網2025”行動。
會議決定,國家監委牽頭開展職務犯罪境外追贓挽損專項行動,公安部開展“獵狐”專項行動,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公安部開展預防、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專項行動,中央組織部會同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抓好“裸官”任職崗位管理、公職人員因私出國(境)違規問題治理等工作。
“天網行動”持續開展了十年。2015年3月,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作出部署,啟動“天網2015”行動,正式開啟“天網行動”。截至2024年,共從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14048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999人,“百名紅通人員”已有62人歸案,共追回贓款666.2億元。
十年來,“天網行動”共從境外引渡79人、遣返712人、緝捕1986人,近年來引渡、遣返總數明顯上升。追逃追贓工作不僅實現量的突破,而且實現質的提升,從勸返為主逐步走向綜合運用緝捕、遣返、引渡等多種手段,方式方法更加靈活,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水平不斷提升。
據統計,聯合國全球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自2021年啟動建設以來,迄今已有126個國家的232個反腐敗執法機構加入網絡,成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反腐敗執法合作平臺。截至2024年,我國已經與83個國家締結引渡條約、司法協助條約、資產返還與分享協定等共178項,與6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金融情報交換合作協議;截至2024年,國家監委已與25個國家的28個反腐敗執法機構和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國際反腐敗學院2個國際組織簽署反腐敗合作文件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