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疑每個人都有一個活著的基本大綱。這份大綱確定了大致情節,包括什么時候生,生在什么地域,有什么樣的父母,有沒有姊妹,等等。還包括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遇到坎,遇到渣人,經受痛苦。最后,死的時間是確定的,這個設定非常神秘,幾乎沒有什么規律,不一定好人死得早,壞人死得晚,有很大的隨機性。這么活著不是太沒意思了?所以上天(模型設計師)將大綱細節模糊化了,人在活著的一些小節上,可以選擇向左還是向右,有時候選項不止兩個。但選完了,就沒有反悔的機會。選定后,出現在人面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境遇。
《落子無悔》里有兩個老頭,A中年喪妻孤身把子女養大,老后進了養老院;B相似境況中,啟動再婚鍵,選擇了重組模式,但因緣際會,最后也還是進了養老院。倆老頭住在同一間屋子里,結成“黃昏伴”,最終由A老頭去執行B老頭最后的心愿,在一點點解開B老頭心底的遺憾與缺失時,A老頭卻發現,自己的遺憾與痛楚或許更深。但落子定子,前一項選擇權已過期作廢,而后頭的選擇權越來越少。人的無力感、衰老感,便是來源于可“改變”的東西越來越少,直至最后沒什么可以選擇。連呼吸不呼吸(拔不拔呼吸管),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發這個作品時,我剛好跳槽另一個單位。跨系統、區縣,扔掉職稱,交通還不便利。有人問我不權衡下嗎,我說不。有本書叫《人生算法》,挺有創意的,講了如何用科學的算法去優化與規劃人生。只是,什么叫高分,什么叫低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呢。這種問題,只有自己的心能夠回答。再說,還有天降的隨機性,會隨時截斷我們的選擇,所以,光靠算是算不出來的,只有使勁活著,使勁尋找變化與不確定,去遭遇、打開另一個空間,世界隆隆作響,帶你向著無數前方奔去。
責任編輯:易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