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遠勝
中共黨員,貴州省福泉市第四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貴州省骨干教師、黔南州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小學語文兼職教研員,“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顏金松名師工作室成員,貴州省胡連祖名校長工作室成員,貴州省小學語文譚清平鄉村名師工作室成員,貴州省小學語文骨干研修團隊成員,貴州省第七屆小學語文優質課評選觀摩活動中獲一等獎,曾主持貴州省科研重點課題并結題。
多年前,站在黔南山區斑駁的村小講臺上,看著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舒遠勝想盡辦法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努力,讓一所村小煥發活力,讓每個孩子都開心成長。
一路走來,舒遠勝始終秉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全身心投入語文教學與教育事業發展中。而今,他已成長為貴州省骨干教師,站在更寬闊的舞臺上,他的初心依舊、步履堅定。
村小歲月,在磨礪中堅定初心
舒遠勝的教學生涯,始于福泉市道坪鎮大灣小學。那是一所位于清水江東岸、距離縣城 40公里的村小,校舍在群山環抱中顯得格外樸素,教學條件極為簡陋。舒遠勝回憶起當時的學校,木制旗桿在風中飄揚,生銹的籃球架搖搖欲墜,辦公室兼作臨時住所,旁邊便是簡陋的廁所。每天,他都要沿著蜿蜒的羊腸小道,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往返,陡峭的山路阻擋不了他對教育的熱忱。
初到大灣小學,舒遠勝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復式教學。他要在同一間教室里,同時教授四年級的數學以及一、二年級的語文。面對年級差距大、學生需要更多關注的難題,他沒有退縮。在師范學校班主任石老師的幫助下,他找到了《復式教學經驗談》《復式教學法》等書籍,從中汲取靈感。他將課堂巧妙地分為直接教學區和自動作業區,精心設計任務卡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還培養了學習小助手協助管理課堂。每節課前,他都會準備不同難度的練習題,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在他的努力下,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大幅提高,課堂氛圍也愈發和諧。
夜晚,當萬籟俱寂時,舒遠勝常常獨自反思更好地激發孩子們潛能的方法。他深知,復式教學雖然艱難,卻能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看著孩子們一天天成長,他堅信,只要心懷希望,夢想的種子定能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在教學中,舒遠勝把大量精力投入鉆研教材和琢磨教學方法上。他通讀1到6年級教材,梳理知識點體系,找出各年級的重難點;反復研讀教學參考用書,借鑒教學建議,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案。他對教案的熟悉程度幾乎達到背誦,上課時僅帶著兩支粉筆就能在講臺上侃侃而談,用生動的實例解釋抽象概念,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課后,他還會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跟上學習進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的成績穩步提升,家長們對他的教學贊不絕口。在工作的第四年,舒遠勝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教學成績在全鎮名列前茅。此后,他不斷努力,在教學基本功練習上狠下功夫,專注于三筆字、普通話發音和教學設計。這些努力為他后來在省級語文教學技能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0 年,舒遠勝參加了貴州省普通話水平測試員培訓,并以92.4分的優異成績獲得普通話測試員資格。此外,在一次合唱比賽中,他憑借對音樂的熱愛和堅持,帶領團隊取得佳績。這次跨領域的挑戰,讓他深刻認識到,教育的道路上,每一次跨越都能激發無限潛力。
成長進階,在學習實踐中蛻變
2017 年,舒遠勝迎來了教育生涯的重要轉折點——成為貴州省鄉村名師譚清平小學語文工作室的學員。在工作室里,他深入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與名師們交流討論,教學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2018年,他在工作室的送培送教活動中執教《一夜的工作》,首次展示了自己的教學風采。只見他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人物的工作精神,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提高了他自己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討論的能力。同年11月,他又在工作室組織的結業與開班儀式上執教《司馬光》,課上,他注重激發學生的歷史興趣與思維碰撞,讓學生在思考中領悟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這也讓他在文言文教學方面積累起寶貴經驗。
工作室的學習經歷,讓舒遠勝更加注重啟發式教學。他深刻認識到,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2019年,在福泉市市內菜單課《花的勇氣》教學活動中,他通過與同事的討論與反饋,進一步明確了課堂教學要精準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的思維引導和情感激發。
2021年4月,在國培計劃的研修活動中,舒遠勝執教《自相矛盾》,首次嘗試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與批判性思維。這次研修讓他有機會與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交流學習,收獲頗豐。
除了在工作室學習,舒遠勝還積極參與各類課堂展示活動。2019年12月,他在福泉市小學優秀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執教《書戴嵩畫牛》,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技術相融合,讓學生在思維碰撞與情感共鳴中學習知識。2022年2月,他參與貴州省“空中黔課”錄制,執教《有趣的動物》,在虛擬課堂中注重互動性和學生參與感,給學生帶來了與實體課堂一樣的學習體驗。此后,他又多次在省、市的教學展示活動中亮相。“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自我突破,讓我在教學方法、課堂管理和學生互動等方面不斷提升。”舒遠勝說道。
賽課也是舒遠勝成長的重要歷練場。2011 年,他參加福泉市教師“三筆兩(話)畫” 比賽,緊要關頭克服緊張心理,憑借扎實的教學功底獲得綜合一等獎和朗讀二等獎。2015 年,他參加黔南州小學品德與社會優質課評選活動,深入學習相關書籍,提升教學方法和技巧,最終獲得二等獎。
科研引領,在探索中推動教育發展
2015年,舒遠勝開始踏上教育科研之路,他逐漸認識到科研對教學的重要支撐作用,從此他的課堂便轉向以科研為支撐的教學模式。
這一年,他參與了黔南州級課題“教師‘活’用教學資源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他深入學習如何動態整合多樣化教學資源,提升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效課堂設計能力。他還運用情境化教學、分層任務設計和過程性評價策略,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索出了更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在科研協作中實現了專業成長。
2020年,舒遠勝決定申報省級課題。在選題時,他仔細研讀相關專著,關注教育領域各相關媒體,領悟到課題選題的原則。恰逢《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全面推行,他敏銳地發現其中“語文要素”帶來的挑戰與機遇,隨后,結合深度學習,確定了“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語文要素的有效落實”的研究方向,專注于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與需求。最終,他的課題“基于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促進高年級學生深度學習的策略研究”成功立項為貴州省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舒遠勝閱讀了大量專業書籍,深入研究統編教材,明確語文要素的具體應用,設計了情境模擬、小組討論等實踐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他還通過線上研討,汲取同行經驗,不斷優化研究方案。申請結題時,他認真撰寫研究報告,最終課題順利結題。
科研與教學的深度融合,讓舒遠勝的教學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也推動了課題研究成果的轉化。他將研究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如在教學《楊氏之子》時運用“分層次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精神。
此外,舒遠勝還提出了“要素活動式教學法”等創新性教學方法和課堂管理策略,從教學需求和教師專業發展實際出發,構建適應新時代教育需求的教學方法,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
如今,舒遠勝已成為“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顏金松名師工作室成員,這是對他多年努力的高度認可。加入工作室后,他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團隊合作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收獲。“教育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事業,我將繼續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扎根課堂、精心教研,為更多學生的成長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舒遠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