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百香果是廣西廣泛種植的水果之一,是廣西適栽品種之一,近年發展迅速。2023年末全區種植面積達到39萬余畝,產量近42萬噸,在區域經濟種植業發展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開展百香果網室栽培,可以減輕蟲害,提高管理效益。因此,文章根據廣西百香果種植區域特點,從準備、栽種、管理等幾個方面著手,論述百香果網室栽培技術,希望為百香果網室栽培技術實踐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廣西;百香果;網室栽培
百香果為西番蓮科西番蓮屬草質藤本植物,原產于南美洲,屬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常綠攀緣藤本植物。品種有400余種,目前經濟栽培的百香果品種主要是紫色種、黃色種和雜交種。廣西大部分地區土壤肥沃、氣候優良,比較適宜百香果的生長。近期,筆者依托面積超600畝的百香果示范基地,持續探索網室栽培技術,百香果產量顯著提升。探索廣西百香果網室栽培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百香果網室栽培準備
1.1選地、整地
1.1.1選地
依據耕作層相對較佳、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條件優良、日照強烈且持續時間長的標準,選擇平地或緩坡地(坡度15°以下)。
1.1.2整地
在栽植前30~60天,全面清理田間雜樹[1]。隨后,沿著地形地勢劃分若干長方形栽培小區,分小區機械犁地暴曬15天以上,暴曬后全面機械耙地、平地,起壟,壟高0.2m、寬1.2m,并設置若干深0.4m、寬0.35m±0.05m的排水溝。在小區四周開挖深0.7m±0.1m、寬0.7m±0.1m的排洪溝,與小區內排水溝相接。
1.2搭建網室棚
根據網室栽培要求,在網室搭建選定區域的外圍,依據與地面呈60°角度設置若干根長4.1m±0.1m、外徑60mm的鋼管,相鄰管之間距離為3m,管底部埋入土內0.8m。鋼管頂部開設寬1.5cm±0.5cm、深1.5cm±0.5cm的十字槽,槽距離地面垂直高度3.3m±0.1m。
在網室內部,中間設置若干根DN20×4m熱鍍鋅管立柱,立柱之間的距離為6m,立柱頂部開設寬1.5cm±0.5cm、深1.5cm±0.5cm的十字槽,距離地面高度與外部一致[2]。同時,四周設置DN50×3.25m熱鍍鋅管立柱,四角設置DN50×3.25m熱鍍鋅管立柱,相鄰立柱借助直徑5.4mm不銹鋼繩橫縱相交(嵌入頂部十字槽內),利用地牛拉緊每條橫縱向鋼繩固定立柱。所有立柱全部用長300mm、寬300mm、厚120mm的水泥砂漿固定,在棚架頂部及四周全面覆蓋50目防蟲網形成網室。
1.3搭建改良三線式棚架
在網室內壁1m沿畦面平行方向搭建改良三線式棚架。沿著與畦面平行方向,依據與地面成60°角,斜立若干根外徑30mm×2.5m的鍍鋅鋼管,鋼管頂端距離地面垂直高度1.8m,相鄰鋼管之間的距離為3m,鋼管頂部開設寬、深均為1.5cm±0.5cm的十字槽。依據三線式主線結構,借助直徑5.4mm不銹鋼繩縱向嵌入鋼管頂端十字槽內固定立柱, 兩端固定在水泥柱頂端后,垂直埋入土中作為主線。在三線式主線設置完畢后,沿著每畦種植行向,斜插入若干外徑30mm×2.5m的鍍鋅鋼管,鍍鋅鋼管距離地面垂直高度1.8m且管頂設置等寬高槽,相鄰管之間的距離為4m[3]。根據三線式的架式結構,沿著與三線式主線平行方向,借助直徑2.2mm不銹鋼繩張拉2條鋼繩,鋼繩與主線間隔45cm±5cm。
1.4水肥設施建設
根據水肥一體化要求,提前準備3個進口壓力補償滴頭與3套一出四滴箭方式灌溉(或雙排進口耐特菲姆壓力補償滴灌)裝置,包括離心泵、智能滴灌水肥機、22kW恒壓變頻控制器、恒壓供水控制器、施肥泵、施肥桶、泵房、蓄水池、自動反沖過濾器。準備完畢后,沿著網室網架之間設置畦面鋪設輸配水管網及灌水器。
1.5水電安裝
在輸配水管網及灌水器鋪設完畢后,接入灌溉用水[4]。同時,安裝1臺250kVA容量的變壓器,在距離300m左右位置架設高壓線,滿足日常栽培管理用電需求。
2百香果網室栽培要點
2.1栽培時期
在廣西栽培百香果可選擇春季2月~4月,也可選擇秋季9月~11月。
2.2栽培方法
確定種植位置后,開挖深0.6m、寬0.6m、長0.6m的種植穴,穴內施加7.5kg/穴±1.5kg/穴腐熟有機肥(堆肥、綠肥、沼氣肥、廄肥、漚肥等)、0.75kg/穴±0.25kg/穴鈣鎂磷肥,混合穴土與基肥,人工堆種植墩,種植墩超出地面12.5cm±2.5cm[5]。
取出高度達40cm±15cm、接穗長出新梢、砧木莖粗為0.2cm且具有3~5張完全葉的無病毒健康百香果嫁接苗或無病毒扦插苗,放入種植穴,細土填埋根部,超出原土面2.5cm±0.5cm,人工踩實并整理樹盤。必要時,沿栽培行覆蓋黑色防草布,降低后期草害。
2.3栽培密度
按照株距2m、行距3m的種植規格栽培百香果,栽培密度為1650株/hm2。
3 百香果網室栽培管理
3.1澆水施肥
栽培當天,澆施充足定根水。在苗期,增加水分供給,枝蔓營養生長期、果實膨大期要根據土壤墑滴灌,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花芽分化期和果實成熟期應適當控水。同時,在多雨季節,經常清理網室內外排水溝渠,保持通暢,避免積水。
在栽培10天后、植株生長恢復時,為保證施肥全面性,利用水肥一體化設施結合灌溉,滴灌1:1沼液稀釋液或0.4%硝酸鉀溶液,每間隔7~10天淋施1次,連續淋施2~3次。因網室栽培降低了日照強度,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借助水肥一體化設施施用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間隔7天施用1次,連續施用3次,避免百香果枝條節間過長或葉片過薄。
在枝蔓上架后到開花期,結合滴灌施肥3次,每次施入水溶性復合肥(N15-P15-K15)10kg/畝+硫酸鉀8kg/畝,或同等肥效的水溶肥;具體施肥量根據百香果開花量、生長態勢以及產量目標適當調整。
在花蕾期和幼果期,分別葉面噴施1次0.3%磷酸二氫鉀與0.2%硼酸混合液肥,以達到壯花保果目的。
在果實膨大期滴灌施肥3次,每次施用硫酸鉀5kg/畝、水溶性復合肥(N15-P15-K15)10kg/畝、中微量元素水溶肥10kg/畝。具體施肥量可以根據百香果生長態勢、結果量、幼果發育程度適當調整。
3.2引架控溫
3.2.1引架
定植后,在百香果苗旁插入竹竿,竹竿一端接觸三線式網架,另一端入土。利用繩子(或塑料膠帶)緊密綁扎植株與竹竿,引導百香果主蔓上架。
3.2.2控溫
當網室內溫度超出35℃,應及時啟動機械通風裝置或揭開網室周邊網,通風降溫。
3.3剪枝
3.3.1生長修剪
根據百香果種植方式的差異,修剪方式也有一些區別。一般百香果種植方式包括一年一種、兩年一種。
在一年一種百香果上架前,及時摘除兩側側芽,促進主蔓生長,上架后選擇晴朗天氣,摘除主蔓心芽促進分枝,留兩條健壯的分枝作為副主蔓,并引導其向不同方向延伸生長,當副主蔓生長到1.75m±0.25m時,利用消毒后剪刀剪除其頂端作為一級蔓,促進萌發側蔓培育成為二級蔓,適度剪除二級蔓,控制二級蔓之間距離為22.5cm±2.5cm。同理,利用消毒后剪刀剪除二級蔓上側枝,控制相鄰三級蔓之間距離為22.5cm±2.5cm。在三級蔓生長過程中,利用消毒后剪刀定期修剪過密枝條、下垂枝條、過長枝條,控制三級蔓結果母枝距離地面30cm及以上。
對于兩年一種百香果,在采收冬果后到次年2月下旬之間,利用消毒后剪刀短截、疏剪三級蔓以外的枝條,全部剪除網架上下垂老枝條,均衡枝蔓分布,以便剩余結果側枝健壯生長。
3.3.2采后修剪
每一批次百香果采收完畢后,利用剪刀輕度修剪枝條,包括已結果下垂枝、葉片達到6片且無花蕾枝條、過密枝條、過分細弱枝條等,僅保留基部1葉1芽(或2葉2芽),為下一批次開花授粉營造良好通風透光條件。
3.4授粉疏果
3.4.1授粉
為提高百香果著果率,可在網室內放養蜜蜂幫助授粉,一般按照每畝0.5箱左右。在百香果開花前15天的傍晚17:00左右放入網室,打開蜂巢門。網室內過高的溫度(10:00~12:00氣溫超出30℃)會導致蜜蜂授粉效果不佳,可人工從百香果開裂花藥中采集花粉,利用毛筆蘸取均勻涂抹到柱頭。
需要注意的是,授粉前7~10天,應避免噴施化學藥劑。
3.4.2疏果
在百香果謝花后30天,人工疏除畸形果、病害果、蟲害果,每三級蔓保留3~4個果實。
3.5病害防治
百香果的主要病害有莖基腐病、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通過種植無病健康嫁接苗、加強水肥管理防止果園積水等栽培管理可減少病害的發生,發現病株時及時清除出網室并燒毀。
3.5.1莖基腐病
在廣西百香果網室栽培過程中,環境相對濕度較高,加之百香果為淺根性藤蔓植物,根系浮生,易發生莖基腐病。廣西百香果莖基腐病高發時間為6月~9月。被害百香果植株皮層出現水漬狀暗褐色病斑,中期病部稍微凹陷呈海綿狀褐色或紅褐色腐爛,最終褪色脫落,嚴重時將整株枯萎死亡。
為預防百香果莖基腐病,應以連續下雨2個小時為節點,利用前期開挖排水溝排出積水,降低百香果根際土壤含水量,避免百香果根系受浸悶氣而引發病毒侵染。同時,應利用腐熟農家肥代替化肥,提高百香果植株根莖基對莖基腐病菌的抵抗力。
在發現百香果植株出現莖基腐病侵染癥狀后,借助水肥一體化設施,在澆水施肥時期,向百香果根系施用“甲霜惡霉靈”500倍液、“氯氰菊酯”600倍液,用藥量為2.5kg/株~5.0kg/株,降低百香果莖基腐病危害。
3.5.2病毒病
病毒病是廣西網室栽培環境中百香果高發病害,與病菌隨雨水傳播、宿根侵染、蚜蟲攜帶傳播等有關,可發生于百香果生長的各個時期。被害百香果植株葉片先出現淺黃色花紋并逐漸收攏,表面凹凸不平,中期百香果植株葉片花紋變為深黃色,葉片邊沿以主脈為中心向內增厚,花朵不育,果實硬底化、畸形,最終生長不良,結實率下降。
為預防病毒病,可以優選無毒苗,從源頭控制病毒。同時,維持適宜網室溫度、濕度,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
在發現百香果病毒病癥狀后,噴霧噴施混合藥劑,主要為病毒A+5%“啶蟲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蕓苔素內酯1200倍液+0.1%磷酸二氫鉀。首次噴施后,每間隔7~10天追噴1次20%鹽酸嗎啉胍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吡蚜酮”1500倍液,共噴施2~3次,降低病毒病危害。
3.5.3炭疽病防治
網室栽培環境下,通風透光條件不佳,廣西地區5~7月的溫度、濕度較高,極易發生炭疽病。被炭疽病病菌侵染后,百香果植株葉片會出現半圓形、邊緣深褐色、中間淺褐色病斑,中后期病斑融合并著生褐色粒點,最終葉片干枯死亡。同時,百香果果實會出現中心帶同心輪狀排列的淺褐色小粒點,中期發展為深褐色、黑色,最終提前掉落。
為預防炭疽病,應借助網室內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定期通風,必要時安裝機械通風裝置,降低網室內濕度。
在發現炭疽病癥狀后,立即全面噴霧噴施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降低炭疽病危害。
3.5.4疫病防治
疫病是一種真菌病害,與煙草疫霉感染有關,主要在5~7月危害百香果的葉片、莖蔓、果實等。被害葉片初期出現不規則水漬斑塊,中期病斑融合,最終葉片干枯脫落;被害莖蔓初期呈水漬狀,后期變為褐色,最終萎蔫腐爛死亡;被害果實初期出現水漬狀斑點,中期發展為不規則形褐色病斑,最終腐爛。
為預防百香果疫病,在整地時期,施加適量牡蠣粉,調節土壤pH至5.5~6.0,改善土壤酸堿度,破壞疫病侵染環境。
在發現疫病癥狀后,立即全面噴霧噴施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每間隔8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降低百香果疫病危害。
3.6蟲害防治
廣西百香果的主要蟲害有葉螨、薊馬等,發現蟲害應及時采取防治措施,保證百香果產量和品質。
3.6.1葉螨防治
葉螨是一種植食性害蟲,具有刺吸式口器,5~9月多風多雨時期高發。葉螨可以刺破百香果表皮細胞吸取內部汁液。被害百香果植株葉片初期會出現灰白色小點、白色斑塊,逐漸失綠萎蔫,最終凋落。葉螨不僅會抑制百香果植株生長,而且會分泌毒素引發百香果真菌病害,導致百香果果實畸形,造成減產。
為預防百香果葉螨,可以借助百香果栽種機會,營造良好的通風透氣環境,及時利用前期開挖排水溝排水,降低百香果植株生長環境濕度,破壞葉螨生活環境,減少葉螨的侵害。同時,應適量施用肥料,提高百香果免疫力。
在發現葉螨危害后,立即局部噴霧噴施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800倍液,每間隔8天,追加噴施1次1.8%阿維菌素乳油2300倍液,連續追施1~2次,降低百香果葉螨危害。
3.6.2薊馬防治
薊馬在廣西發生10代以上,5~11月會吸食百香果葉片、果實以及花蕾中的汁液,造成百香果生長停滯、葉片卷曲、花蕾發育不良、果實畸形等,嚴重影響產量。
為預防薊馬,在張拉防蟲網的基礎上,應定期清潔網室,降低薊馬基數。同時,借助翻耕機會,清除百香果種植環境內雜草,消滅薊馬越冬幼蟲。日常管理過程中,應及時利用水肥一體化設施澆水,避免干旱,營造不利于薊馬生存的田間小環境。
在發現薊馬后,可以在網室內懸掛黃籃板,利用薊馬趨黃、趨藍性誘殺。一般黃藍板應懸掛在百香果基部或行間近地表位置,規格為20cm×30cm,密度為450張/hm2~675張/hm2。
3.7采收
在香果八成熟(外觀顏色由綠色變為黃、紫綠色,果皮光滑有光澤,果肉相對較硬)后,準備采收,根據《百香果質量分級》(GB/T 40478—2021)的標準進行質量分級存儲、銷售。
綜上所述,百香果是廣西重要水果之一,種植面積大,經濟效益突出。在百香果網室栽培實踐過程中,應提前搭建改良三線式棚架,加強水肥一體化管理、剪枝、網架防蟲,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量,實現百香果優質高產、穩產。
參考文獻:
[1]黃所,蘇是滸,鄒小明,等.金都百香3號百香果在湛江地區示范栽培表現與栽培措施展望[J].基層農技推廣,2023(12):92-94.
[2]李巧燕.欽蜜9號黃金百香果籬架式密植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24(4):65-67.
[3]蘇金強,謝曉清,牛先前,等.臺灣青棗“脆蜜”與黃金百香果“欽蜜9號”套種栽培技術[J].福建熱作科技,2024(3):51-53.
[4]董龍,王小媚,蔡昭艷,等.百香果無病毒健康種苗網室栽培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21(1):141-143.
[5]張小英,李嘉昱,王葉,等.百香果設施栽培及土壤條件對果實品質的影響[J].貴州林業科技,202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