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舉辦了一系列別出心裁的閱讀與文化體驗活動,以創新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有力地推動了全民閱讀氛圍的營造,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軟實力。
● 多元活動,打造“書吧+”新模式
南方小年,花海公益書吧廣場張燈結彩、市民絡繹不絕,這里正在舉行2025年“大武夷·趣建陽”迎新春文化大集活動。現場,百余名書法志愿者們揮毫潑墨,書寫春聯送福;百余名返鄉大學生圍坐吃茶,圍繞家鄉改革發展建言獻策;圖書、文創商品展示區展示了朱子文化相關書籍百余種、本地作家書籍以及本地文創產品60余種,吸引了不少閱讀愛好者駐足;在非遺——建本雕版印刷技藝體驗區,市民們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參與印刷制作,感受建本文化的魅力;年貨大集里人流穿梭、熱鬧非凡,桔柚、淮山、膨糕、荸薺、紅糖等琳瑯滿目的優質農產品布滿展臺,吸引了市民前來品鑒購買。
“為營造春節氛圍,展示‘書香建陽’風采,文化賦能經濟發展,助力‘迎賓客引人流 促消費促發展’活動,進一步豐富春節期間全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福’文化氛圍,增強全區干部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我們結合實際,策劃推出了2025年“大武夷·趣建陽”迎新春文化大集活動。”建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何華珍介紹。
正月十四,一場以“鬧元宵‘趣’花海 真‘卓嘎’”為主題的元宵“音樂匯”活動再次在花海公益書吧廣場舉辦。音樂表演、圖書文創商品展示、非遺體驗、猜燈謎、投壺、蹴鞠、捶丸……活動現場精心設置了多個互動展區。不少市民穿著漢服、旗袍等傳統服飾穿梭在各個展區,大家在音樂與書香交織的海洋中,盡情感受新春的喜悅與歡樂,領略傳統文化的風采與魅力。
“我們很高興能夠在元宵節的時候,帶著漢服社的愛好者們過來跟群眾互動,我們在現場安排了傳統文化游戲,希望通過游戲的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小朋友喜歡上傳統文化,從而增加我們的文化自信。”南平市道南漢服文化社社長范成忠介紹。
在春節期間,將書吧與非遺展示、年貨展銷、文藝匯演、茶話沙龍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是建陽區探索“書吧+”新模式的實踐。這種創新形式不僅豐富了閱讀活動的內容,還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參與,讓書香與年味相得益彰。
● 志愿服務,保障新春閱讀暢行無阻
春節期間,在由公辦、民辦、公辦民助、民辦公助四種模式組成的48家公益書吧里,志愿者們集思廣益,一場場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為市民提供了豐富的閱讀空間和文化交流平臺。
農歷正月初五,崇泰街道璽院公益書吧迎來了一位特別的領讀者——黃俊杰。黃俊杰是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也是一名由讀者轉變而來的書吧志愿者。黃俊杰感慨地說:“公益書吧見證了許多人的努力與成長,我便是其中之一,在這里的備考經歷對我來說終生難忘。現在趁著假期,能將自己所學知識回饋書吧、回饋社會,對我而言意義非凡。”
黃俊杰帶來的“新春心理充電站——解鎖生活中的心理密碼”心理學科普活動,為書吧的領讀內容增添了新的色彩。他通過生動地講解和互動,讓讀者們了解了心理學的奧秘,也感受到了知識的魅力。這場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讀者的參與,也激發了大家對心理學的興趣和關注。
建陽區全民閱讀促進會領讀者部部長李斌表示:“這個春節,有許多像黃俊杰同學一樣的返鄉大學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他們利用自己所學知識,走進書吧開展各種領讀活動,為書吧的領讀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陽區的春節書香活動形式多樣,而這離不開志愿者的熱心支持,他們的付出讓讀者可以安心沉浸在書香氛圍中,充分感受“全民閱讀、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圍,讓全民閱讀成為新春佳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媒體助力,打造全民閱讀新方式
媒體憑借其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影響力大等優勢,在推動全民閱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建陽區在春節期間上線的《一本好書》欄目,便是一個生動的實踐案例。《一本好書》欄目是建陽區融媒體中心精心策劃推出的“千載文脈 閱見書香”全媒體大型文化類系列節目的子欄目之一。該欄目從音頻、視頻、圖文等多種媒體形式出發,全方位、多角度地延伸閱讀服務供給,致力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節目品牌。旨在通過這一欄目,在全社會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該欄目通過介紹優秀的圖書和閱讀資源,廣泛傳播閱讀的重要性,激發市民的閱讀興趣和熱情。“你的眼睛能看多遠?有一樣東西,它超過神話故事里所講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能穿透璀璨的銀河系,知道無數星星的奧秘……”在2月5日首次上線的《一本好書》欄目里,小小推薦官鄧暖橙用稚嫩卻充滿熱情的話語,向聽眾描繪了一個超越神話的奇跡——“中國天眼”,由此引出了她推薦的書籍《你的眼睛能看多遠》。
“《一本好書》欄目在春節期間適時上線,目的是為市民假期提供文化生活選擇,為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貢獻力量。”《一本好書》欄目策劃莊妍表示,“未來,該欄目將繼續不斷創新節目形式和內容,為觀眾帶來更多優質的閱讀服務和文化享受。”
● 深厚根基,促進閱讀新融合
建陽區作為千年古縣,文化底蘊深厚,是宋代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素有“圖書之府、建本之鄉”的美譽。春節期間建陽區充分利用了這一文化優勢,將朱子文化、建本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與書香結合,開展地方特色的閱讀活動和文化活動。
“小朋友們,我們今天體驗的內容就是非遺項目——建本雕版印刷技藝,我手上這塊‘木板’就是雕刻好的‘建本’板……”1月5日,在南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建本和茶文化傳承中心,建本雕刻印刷技藝非遺傳承人李國平手拿自己雕刻的“福”字板,向參加活動的孩子及家長們介紹了建本的起源、發展、雕刻和印刷。這場“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活動暨“2025年新春課外探秘建陽建本,體驗非遺工藝,感受傳統文化”活動的舉辦,不僅讓孩子和家長們重新認識了建本文化,研習了非遺技藝,還讓“建本”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化石走出博物館,走到孩子們身邊。
2月2日,在莊重的鼓樂聲中,一場主題為“穿漢服過大年 拜文公祈福運”的新春祈福活動在考亭書院舉行。身著漢服的市民、游客在司儀的示范引導下,向朱子像敬獻桂枝,祈愿國家國泰民安、人民幸福安康。除了“敬拜朱子 新春祈福”這個主要環節,主辦方還為市民、游客安排了傳統民俗表演環節和13個非遺游園活動,讓大家在傳統游藝中重拾童趣、擁抱傳統文化。
蛇年新春,建陽潭山公園的書林樓在一片盎然生機中更顯古樸韻味。2月16日,由呦呦親子學堂聯合區婦聯、全民閱讀促進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書林樓研學之旅·解鎖建陽文化密碼”主題活動在此開場。活動現場,本土文化學者李家欽帶著厚重的《建陽大典》,動情講述搶救古籍碑刻、走訪鄉間名勝的艱辛歷程,與22組家庭圍坐一堂,開啟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建陽文化探秘之旅,共同探尋歷史深處的文化密碼。
“建陽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我們書香建陽建設提供了充沛的內容供給。全民閱讀促進會的成立和書吧的建設為我區推廣全民閱讀搭建了堅實的基礎與平臺。我們再以多元化的活動為載體,將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不斷向深向遠發展。”何華珍表示。
書香與年味交織,建陽區的春節洋溢著文化氣息。各色活動的舉辦不僅為傳統佳節注入了文化內涵,還讓閱讀成為市民歡度新春的新方式。未來,建陽區將繼續以“書香建陽”建設為目標,深挖文化資源,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常態化、多樣化,讓書香彌漫在每一個角落,讓閱讀成為城市生活的日常,推動全民閱讀邁上新臺階,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書寫城市發展的嶄新篇章。
作者單位:南平市建陽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