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民閱讀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基礎工程和重要路徑。出版與閱讀之間有著共生共榮、密不可分的關系,出版社連接著作者與讀者,肩負著將優秀的知識文化轉化為可讀、可享的書籍作品,并廣泛傳播的重任,是推動全民閱讀從理念走向實踐、從普及走向深化的關鍵力量。出版社應充分整合利用內容、作者、編輯、渠道等自身優勢資源,將出版發行和閱讀推廣工作相結合,將優質內容向閱讀服務轉化延伸,為作者、編輯、讀者搭建溝通橋梁,將供需兩側緊密結合,引導社會各方參與全民閱讀,在全社會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
整合優質內容資源,保障數字閱讀供給
出版為閱讀提供了內容基礎和先決條件,高品質的閱讀離不開高質量的出版,好書是最根本的閱讀保障。第21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有78.3%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聽書和視頻講書等新興的數字化閱讀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成年國民喜愛。出版社應充分利用積累的紙質圖書的優質內容資源,借助強大的智能化技術支持,衍生多種類型的數字閱讀產品,更好地滿足讀者多場景、多功能的多元化閱讀需求。
優質圖書內容數字化。數字閱讀時代,高質量的內容仍是稀缺資源。出版社應充分利用優質圖書內容資源,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挖掘已出版優質圖書的內容,通過數字閱讀平臺開發電子書、有聲讀物等數字產品,甚至開發衍生品,打造獨特品牌形象和專屬IP資源,讓好書持續發揮內在價值。例如,外研社在“雙減”政策下,將《新概念英語》的學習場景從培訓機構切換到家庭,對產品進行了數字融合升級,研發了包含講解課程、原音跟讀、隨學隨測等在內的智慧版教材,幫助家長在各種資源的支撐下帶領孩子學習,因此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一方面從融媒體的視角研發策劃優質出版物,同時采取包括紙質圖書、電子圖書、有聲書在內的多種出版形式。目前,有的數字閱讀平臺能夠敏捷地響應讀者需求,介入圖書出版和發行環節,通過內容二次創作與解讀、邀請作家錄制導讀等形式,共同推廣優秀的圖書作品,滿足用戶日益提高的對優質內容的需求。
建設數字閱讀平臺。建設自主可控的數字閱讀平臺是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舉措。平臺應整合出版社的各類數字資源,包括電子書、有聲書、在線課程、期刊等,為讀者提供一站式的數字閱讀服務。在平臺功能的設計上,注重推薦個性化算法的應用,通過分析讀者的瀏覽歷史、購買記錄、收藏偏好等數據,精準推送符合讀者興趣的圖書和內容,提高讀者的關注和閱讀黏性。例如,當讀者在平臺上閱讀了一本歷史類圖書后,平臺自動推薦相關的歷史人物傳記、歷史事件解讀等書籍,引導讀者進行深度閱讀和拓展學習。同時,平臺應設置完善的社交互動功能,如讀者書評區、讀書社區、好友分享等,鼓勵讀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和用戶生態。通過數字閱讀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出版社能夠更好地掌握讀者數據,了解讀者需求和行為模式,從而為數字出版產品的研發、營銷推廣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實現從傳統出版向數字化出版的轉型升級,提升出版社在數字閱讀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調動作者和編輯隊伍,提供專業閱讀支持
在推進全民閱讀深入發展的各項因素中,閱讀推廣人所起的作用獨特且關鍵,優秀的閱讀推廣人不僅要有獨到的選書能力,還需要是干練的組織者、召集人,對培養大眾良好的閱讀行為和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編輯、作者是既懂書又懂讀者的人,充分發揮他們的閱讀推廣、閱讀指導作用,能夠極大提升全民閱讀工作的專業效能。
編輯推廣圖書。使優質的內容觸達讀者、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這是營銷和閱讀的第一步。編輯是圖書的第一讀者,最了解圖書的特點和價值。在傳統出版環境下,編輯主要以圖書為主要工作對象;而在融合出版情境下,編輯不僅要對圖書內容做好管理,還要對圖書的宣發、讀者的閱讀服務等全流程進行策劃、統籌。出版社要充分調動編輯的積極性,支持編輯走到推廣的一線,通過撰寫推廣文案、設計落地活動、參與直播講書等方式,提升圖書傳播和閱讀效果。例如,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圖書,“如何將這些好書推廣出去”是總編輯韓敬群一直思考的問題。為此,他參與策劃組織了“十月作家課堂”“名家讀經典”“文學里的北京”等項目活動,以更貼近讀者的方式探索文學和出版更多的可能性,持續向大眾進行閱讀推廣,2023年獲評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金牌閱讀推廣人”。現在越來越多的出版社在做年度好書、總編輯薦書等活動,編輯一般在直播平臺較多出現,但是大部分傳播效果不理想,出版社還需考慮創新閱讀推廣方式。
作者引領示范。作者資源是出版社的重要資源,利用他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策劃開展品牌發布、主題對談、圖書分享等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與作家近距離互動,發揮作者的引領示范作用,在推廣圖書的同時推廣閱讀。出版社也經常與實體書店、圖書館、學校、書展、網絡閱讀平臺、社交媒體等,選擇合適的時間節點,制造活動話題,引起大眾關注,以組合拳的方式,邀請作者開展讀書分享、閱讀推廣、文化沙龍、藝術交流等系列閱讀活動,擴大作者、圖書影響力,助推全民閱讀工作有效開展。對于讀者而言,見到一位作家,聽過作家一席話,再去讀作家的作品,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因此在這個時代,作家的作品被讀者看到很重要,作家自身被讀者看到也很重要,王蒙、莫言、梁曉聲等著名作家,都曾做客直播間,作家們現身直播間,分享創作故事和閱讀知識,更多指向的不是賣書,而是希望讀者多讀書。他們的現身說法不但可以促進圖書售賣,更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熱情。
關注特殊群體需求,有效擴大閱讀人群
在推動全民閱讀的浪潮中,出版企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們不僅致力于為廣大讀者提供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還特別關注特殊群體的閱讀需求,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助力閱讀的無障礙化,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每一個角落。
推廣無障礙閱讀。為了保障視障人群的閱讀權益,出版企業積極行動,專門制作盲文版圖書,這些精心雕琢的盲文書籍,如同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串聯起視障人士與世界的橋梁。同時,大字版圖書也應運而生,它們以更加清晰、易讀的字體,滿足了老年讀者及部分視力不佳人群的閱讀需求,讓文字的溫度觸手可及。在數字化時代,出版企業緊跟時代步伐,開發了一系列無障礙有聲讀物。這些有聲作品不僅涵蓋了經典文學、科普知識、歷史故事等多個領域,還通過專業的配音與音效處理,為聽眾帶來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還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兒童,都能隨時隨地通過耳朵去“閱讀”,感受知識的魅力。例如,人民衛生出版社與中國殘聯攜手合作,共同推進醫學盲文出版項目,旨在為視障醫學生及從業者提供專業的學習資源。項目成果顯著,已成功出版《人體解剖學》《中醫基礎理論》等盲文版醫學教材,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此外,項目還配套開發了觸覺人體解剖模型和語音講解設備,這些創新工具不僅豐富了盲人醫療培訓的手段,更極大地提升了學習效率和實操能力,為視障醫學人才的培養和醫學知識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注兒童與青少年閱讀。為了推動兒童與青少年的閱讀發展,出版企業精心策劃了分級閱讀叢書項目。該項目依據兒童與青少年的年齡、認知水平、興趣特點及教育需求,科學地將書籍劃分為幼兒啟蒙、兒童文學、科普百科、歷史傳記等多個類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科學家故事100個》等分級閱讀叢書,旨在為學生提供適宜的閱讀材料。在內容選擇方面,出版企業尤為注重品質與適宜性。特別邀請了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專家及心理學家等共同參與叢書的選題與編寫工作,確保書籍內容既符合教育標準,又能貼近孩子的實際生活,有效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出版企業致力于為兒童與青少年打造一個豐富多彩、科學系統的閱讀世界。
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打造閱讀活動品牌
出版社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理應積極參與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閱讀是最基礎的文化建設,進入新時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出版社參與到了全民閱讀工作中,主動策劃、參與了高質量的全民閱讀活動,不少出版社結合自身的專業和資源,紛紛打造閱讀活動品牌,為深化全民閱讀貢獻了力量。
為政府組織的閱讀活動提供服務。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自倡導和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文件的頂層設計與高位引領,為全民閱讀的深入推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新世紀以來,各級政府在推進全民閱讀方面持續發力,出臺了一系列全民閱讀的條例、決定、規劃或工作方案,切實推進了全民閱讀的落地落實。出版社應該主動肩負起國有文化企業的文化使命,為政府推進全民閱讀獻計獻策,主動策劃具有示范引領性的閱讀活動,積極承辦政府組織的各項閱讀活動。比如,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北京出版集團牽頭策劃承辦的北京十月文學月,以文學界和出版界為主體,邀請享譽文壇的作家、評論家、學者與廣大讀者共襄盛舉,歷經9屆,已成為培育優秀作家、孵化優秀作品的重要平臺,成為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京城的重要載體,入選中宣部2023—2024年度全民閱讀優秀項目。
主動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著名出版人、作家聶震寧說過,服務讀者、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對于出版業來說,既是公益行為,也是營銷活動;既是務本之道,也是自救之路。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許多出版社都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全民閱讀品牌活動。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起組織的公益性講座活動“朝內166文學講座”(2021年前稱為“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從2013—2024年年底,共舉辦了197期,邀請了閻晶明、吉狄馬加、莫礪鋒、溫儒敏等百余位知名學者或文化名家做客直播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讀者一起感受文學之美,盡享閱讀之樂。該活動以業內知名品牌欄目的身份走進了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受到熱愛文學的讀者的追捧。由中國出版集團發起的大規模互動閱讀會“讀者大會”,旨在倡導“讀者至上、享受閱讀”,至今已連續舉辦15屆,成為歷屆書博會組委會常設重點項目。這些活動通過提供優質的閱讀資源與專業的閱讀支持獲得了讀者青睞,在提升品牌效益的同時,也推動了圖書銷量的攀升。
結語
在全民閱讀蓬勃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出版社有得天獨厚的閱讀推廣優勢,通過積極挖掘開發數字出版產品、創新探索閱讀推廣模式、拓展延伸閱讀服務領域、打造閱讀活動品牌等方式,提升閱讀推廣效能,滿足讀者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從而有力地推動全民閱讀從廣度普及向深度發展邁進。同時,這也將為出版社自身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增長空間,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出版社應繼續堅守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使命擔當,緊跟時代步伐,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投身于全民閱讀事業,為建設書香社會、繁榮文化產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更為卓越的貢獻,在全民閱讀的宏偉畫卷中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作者單位:京版北教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