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海倫·凱勒在又聾又盲的身體條件下寫出了享譽全球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史鐵生用一圈圈的車轍碾過苦悶,母親的沉默、細膩、深厚的愛盡在催人淚下的《我與地壇》;《命若琴弦》的故事牽扯一老一小兩位盲人主人公,也牽動著千千萬萬讀者的心弦;張海迪在輪椅上編織《輪椅上的夢》,發出《生命的追問》。古今中外,殘疾人主題作品中,殘疾人作家作品占據重要地位,其種類繁多,包含了小說、詩歌、社科等。
殘疾人主題作品的特點
殘疾人主題作品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對于文學領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和特定價值,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視角獨特,殘疾人作家由于具有不同于常人的身體狀況、知識結構,經歷了健全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磨礪,其經歷和感受有一種特別的視角和生命體驗,為其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示。二是價值觀表達,殘疾人主題作品中常常涉及對人性、生命、自由等核心價值觀的不同表達,這對于讀者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思想啟示和心靈洗禮。三是社會反響不同,隨著社會對殘疾人群體權益的重視和關注,殘疾人主題作品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為殘疾人閱讀創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殘疾人主題作品的閱讀價值
殘疾人主題作品的寫作價值。從一些殘疾人作家的自述不難發現,精神上的寄托是對身體殘疾上的一種慰藉,因為對精神目標的追求,減少了抱怨和痛苦的機會,對作品問世的渴求使作者行為更加正面、積極。殘疾人在寫作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學習和閱讀,同社會、同別人進行交流和互動,增加了融入主流社會的機會。作者通過新書發布會、作者簽售、演講、采訪等方式提高自身知名度,打造個人品牌和形象,形成良性循環。作品的出版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促進其自強自立。對其他殘疾人群體來說,榜樣的力量不言而喻,這種力量甚至只能來源于同樣的殘疾人,而非健全人。當我們身處困境,一個比你順利的人的勸說往往激不起風浪,會覺得他“不知愁滋味”,而當一個比自己更為不順的人卻更加自信、陽光,會讓人自發獲取強大力量。殘疾人作家作品對廣大健全人來說,同樣具有深刻的勵志意義,殘疾人主題閱讀,常常會有“比起他,我這點困難算什么?”之感。人們往往因苦難丈量的深度而震撼,而不會感動于成功者不可復制的完美經歷。
殘疾人主題作品的社會閱讀價值。殘疾人主題作品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公益性出版宣傳陣地,以中國盲文出版社和求真出版社為例,先后出版了殘疾人主題作品數十種。由求真出版社牽頭申請、入選2018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的“自強不息中國夢叢書”,包含《看不見的精彩》《夢,始于左手》《幸福,在一米之上》《愛是一盞不滅的燈》和《人生跋涉》等5種,講述了殘疾人的故事,他們有的是視力殘疾,有的是肢體殘疾,在遭遇生活重挫后,克服種種苦難,學習文學創作,最終發表文學作品,并積極服務社會的故事。該套叢書樹立和宣傳殘疾人典型和自強事跡,是對我國包括道德、文化、人權等事業在內的正面宣傳,是殘疾人事業取得成就的一個縮影?!秹簦加谧笫帧返淖髡呃钫急?,自幼殘疾,讀書使他產生了靈感,雖然天分不高,但他一篇接著一篇地寫,他要用自己創作出的文章鼓勵更多的人,最終用勤奮的汗水澆開了理想之花。《浮生有你》的作者是一位鄂溫克族視力四級殘疾人,他與安徽輪椅女詩人方華清通過網絡因詩結緣,15年如一日用心照護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他們一起作詩、寫作、相互扶持、溫暖恩愛,他們的事跡被央視宣傳報道,2022年被評選為“全國最美家庭”?!陡∩心恪返某霭嬉彩艿搅税不帐≌嚓P部門的支持,此書一經出版,作者簽售、媒體專訪等活動如火如荼。作者夫妻二人因為愛的力量,憑著頑強和韌性,創造了殘疾人主題作品的奇跡,他們用文字的力量影響了更多的人。
殘疾人主題作品的經濟價值。質量上乘的書稿可以形成巨大的銷量,為出版社創收,帶來持續的經濟價值。例如,史鐵生的《命若琴弦》為求真出版社的王牌產品,自2013年出版以來,先后加印32次,發行20余萬冊。2023年,該書入選“2023年度浙江省中小學書香工程采購目錄”,從暢銷書變為長銷書。
有些殘疾人借用新聞報道、新媒體等社交平臺,已經具備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以直播、預售的方式能夠包銷出版一部分書籍,這也為出版社創作經濟價值提供新的思路,實現平臺聯動帶動相關產品的營銷。中國第一位盲人女鋼琴調律師陳燕,她原本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右眼失明,左眼在四次手術后有光感和微弱色感。2010年車禍后,她眼里那點光感和色感也消失殆盡,徹底陷入黑暗。但是她從不服輸,通過微博、網站等平臺宣傳自己,現在其抖音粉絲已達111萬。由陳燕所著的《媽媽,我是你的眼》銷量極好,她的《人生自造》于今年3月出版,以作者不惑之年的新感悟、新成就、新總結,闡述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自己的道路自己把握的人生哲學。
殘疾人主題閱讀的推廣路徑
政府主導推動。政府積極主導推動,助力殘疾人主題閱讀深入發展。為將殘疾人主題閱讀全面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專項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涵蓋了資金補貼、出版獎勵等多個方面,旨在鼓勵和支持更多出版機構和教育機構關注并投入到殘疾人閱讀資源的開發與推廣中。同時,政府積極推動圖書館、學校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配備無障礙設施。這些設施包括盲文書籍、有聲閱讀設備、輪椅通道等,確保殘疾人能夠便捷地獲取閱讀資源,享受閱讀的樂趣。這些舉措不僅體現了政府對殘疾人文化權益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和人文關懷的精神。
開發無障礙閱讀資源。為了滿足殘疾人的閱讀需求,出版單位應致力于開發豐富多樣的無障礙閱讀資源。在出版格式上,應采用多格式并行的策略,包括盲文書籍、有聲書、以及支持屏幕閱讀器的電子書,確保不同視力狀況的殘疾人都能便捷地獲取閱讀內容。在主題選擇上,出版單位應注重多元化,確保閱讀資源能夠覆蓋殘疾人關心的各個方面。我們出版了殘疾人勵志故事,用他們的堅韌和勇氣激勵更多人。同時,還應該提高公眾對殘疾人權益的認識和尊重。此外,出版單位還科普無障礙技術,幫助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結語
通過多方位的路徑推廣殘疾人主題作品,我們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社會的包容度,讓更多人了解、關注并尊重殘障群體的文化與需求,還能切實保障殘障群體的文化權益。這些無障礙閱讀資源的開發,如同搭建起一座座橋梁,讓殘障人士能夠跨越障礙,自由遨游在知識的海洋。
作者系求真出版社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