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素材
尼珠河大峽谷景區地處云南與貴州交界處,長約10公里,峽谷兩側是400多米高的峭壁。官寨村完全小學就位于景區之內。550米,是尼珠河大峽谷谷底到谷頂的官寨村小之間的海拔落差。曾經,尼珠河村里的孩子們想讀書,只能沿著峽谷徒步上山,小心翼翼地攀峭壁、涉河水……超過3小時的艱難求學路,讓孩子們自小練就了“飛檐走壁”的本領。
如今,這條上學路已成功縮短為30分鐘。官寨村小所屬的云南省宣威市動工修建崖壁電梯、高空索道纜車。高達268米的電梯和近200米高差的高空索道纜車對尼珠河村及附近的村民免費開放,尼珠河村的孩子們坐上了云端的“空中校車”。事實上,為解決孩子上學和村民出行的難題,多年來,當地想了不少辦法,比如用電鋸在峭壁上切割出方便下腳的“踩凳”、鋪建涉水小路、加裝鋁合金護欄等。一代接一代人接續努力,為的是讓知識在大山里流淌,阻隔貧困的代際傳遞。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5年1月15日)
素材解讀
1.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從攀峭壁、涉河水到坐上“空中校車”,一條上學路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向學之心;這條上學路的變遷,是優先發展教育的生動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縮影。
2.助力鄉村振興。“望天一條縫,望地一條犁。”世代與世隔絕,如何一朝天塹變通途?關鍵是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云南省宣威市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起崖壁電梯和索道纜車,以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環,助力鄉村振興。
適用話題
民生工程 鄉村振興 教育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