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批細評
融入時代洪流,實現人生價值
【標題揭示中心觀點,將人生價值與時代緊緊關聯。】
段佳杭
有人認為人生價值由自身能力決定,提升自我是王道;有人認為人生價值由社會需求決定,符合社會需求就能實現人生價值。而我認為,提升個人能力、順應社會需求固然重要,但主動融入時代洪流,才在能更大程度上實現人生價值。【開頭部分引述材料,亮明觀點,簡潔流暢。】
堅持提升自我,為實現人生價值奠基。【分論點一,點明提升自我的重要性。】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想要實現理想、展現自我價值,首要任務就是趁著青春年華,努力學習知識,讓砂礫涅槃為金玉。【對分論點進行闡釋,為下文論證張目。】憶往昔,司馬遷10歲就隨父親到長安,向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學習,遍覽歷代文集,鉆研經典;22歲又告別長安,“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足跡遍布名山大川、閭閻窮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是這一段提升自我的人生歷程,夯實了他的文史基礎,錘煉了他的堅韌意志。在此基礎上,他著就《史記》,實現了個人價值,光耀華夏,名垂青史。看今朝,潘展樂15歲時身高僅有1.71米,這一度讓他對自己的運動生涯產生了懷疑和迷茫。“既然左右不了身高,那就專注日常訓練。”他夜以繼日地奮斗,不斷提升自我,終于走上了世界冠軍領獎臺,既實現了自我價值,又為祖國贏得了榮譽。【舉例論證,有說服力。】“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要實現個人價值,成就精彩人生,就要在沉潛中提升自我,為實現理想而奮斗。【在舉例論證的基礎上進行分析,使論證走向深入。】
融入時代洪流,方能成就大美人生。【分論點二,指出融入時代的重要性。】
個人價值的實現,與時代舞臺息息相關。魯迅說:“無數的人們,無窮的遠方,都與我有關。”個人價值與時代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若我們僅關注自我提升,卻不主動融入時代發展的大潮,就不可能成就真正有價值的人生。把握時代脈博,才能讓個人的才華、抱負充分施展。正如在祖國需要的時候,錢學森無懼美國人的阻撓,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投身到“核”事業中;袁隆平不懼風雨,在田間地頭不斷研究,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惠及世界;屠呦呦不計名利,夜以繼日試驗藥方,提煉出青蒿素,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時代楷模”黃文秀畢業后沒有留在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而是回到百色,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時代的發展為我們構建了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我們努力奮斗也將創造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論據豐富,引用魯迅的名言和當代為祖國復興而無私奉獻的楷模的事例,既有時代特色,又頗具激勵意義。】
“砂中有金,石中有玉。”砂礫是港珠澳大橋最基本的材料,貴金屬是航天飛船上不可或缺的物質,而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也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只要我們有理想、有追求,有提升、能奮進,就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創造大有可為的時代。【補充論證,指出只要努力提升自我、不斷奮斗,人人都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了主旨。】
讓我們從提升自我著手,順應時代潮流,去積極實現人生價值,促進社會發展吧!【總結全文,發出號召。】
【廣東深圳市鹽田高級中學】
技法提純
1.立意深刻,體現思辨性
作文回答了兩個頗有現實針對性的問題:什么決定著人生價值和如何實現個人價值,突出了時代發展對實現個人價值的作用,寫出了兩者的辯證關系,發人深省,立意深刻。
2.邏輯嚴密,論證深入
作文在確立“主動融入時代洪流,才能更大程度實現人生價值”的中心論點之后,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證——堅持提升自我,為實現人生價值奠基;融入時代洪流,方能成就大美人生;金玉與砂礫各有其價值,人人皆可通過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層層深入,邏輯嚴密。
3.論據豐富,方法多樣
文中列舉的事例豐富典型,如司馬遷為著《史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潘展樂刻苦訓練、提升自我;錢學森、袁隆平、屠呦呦、黃文秀甘于奉獻,實現人生價值等。作者靈活運用引用論證、事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說服力強。
課后練兵
有人說:“人類本來是藝術的,本來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長大起來,把這點心靈阻礙或消磨了。”你是否同意上述說法?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觀點探討類作文題。文題中“人類本來是藝術的,本來是富于同情的”一句,表明人本性是美的、善的;而“只因長大起來,把這點心靈阻礙或消磨了”一句則是討論的核心。文題旨在引導學生思考成長過程中各種因素對人心靈的影響,以及個體如何在這一過程中保持自我,通過自我覺醒和行動來抵抗外界對“心靈”的“阻礙”和“消磨”。
文題中的關鍵詞“藝術”可理解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對美的追求,代表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情心”則體現為對他人痛苦、不幸的理解和關懷,是人性中善良、共情的一面。“阻礙或消磨”則指成長過程中面臨的負面因素,對人們個性和情感的壓抑,使人們對美的感知變得遲鈍,對他人的同情也逐漸減少。
審題立意時,要注意成長與“藝術”“同情”之間的關系。若同意文題觀點,就要挖掘成長過程中各種負面因素如何阻礙、消磨了心靈的發展。如為了適應社會環境,一些人逐漸變得務實和功利。若不同意文題觀點,可從一些人閱歷增長、受教育水平提升后心靈成長,反而強化了“藝術”和“同情”的角度下筆。當然,也可以部分同意觀點,這需要分別闡述成長中哪些因素阻礙了“藝術”和“同情”,哪些因素又促進了“藝術”和“同情”。
參考立意:以初心為燈塔,對抗成長異化;成長為帆,心靈為舟,和諧共進;喚醒沉睡的心靈,為成長增添色彩等。
【許宏明/供稿】
(同學們,歡迎將你的作文投寄給我們。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電子郵箱:gzb.zwzk@163.com。我們將擇優刊登,快來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