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東省首批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濱州市博興縣擁有各類市場主體6.4萬家,其中民營企業2.35萬家,3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民營企業貢獻了全縣70%以上的GDP、85%以上的稅收。
民營經濟是推動博興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民生周刊》記者采訪了博興縣委書記孫戰勇。

民生周刊:民營企業在博興縣域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博興縣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哪些特點,具有哪些優勢?
孫戰勇:博興隸屬濱州市,北依黃河、南鄰淄博,面積900平方公里,人口50.8萬,沒有明顯的區位、資源、交通等優勢。2023年、2024年,博興連續兩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獲評山東省首批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首批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縣以及工業強縣、現代農業強縣等稱號。這都離不開民營經濟的堅實支撐。

博興縣民營經濟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活力強勁,與時代共進。博興歷史悠久,曾是齊國故都,尊商、重商的基因根植于城市文化中,改革創新、開放包容的濃厚氛圍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20世紀90年代初,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民營經濟“興福現象”聞名全國,為北方農村地區發展市場經濟提供了有益借鑒。
目前,全縣各類市場主體達到6.4萬家,其中民企2.35萬家,相當于每20人中就有一位民企老板;7家企業入圍山東民企200強,3家企業多年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民企貢獻了全縣70%以上的GDP、85%以上的稅收,直接帶動本地就業10萬人以上。
—集群發展,與市場共舞。博興廣大民企始終以實業為本,心無旁騖做大做強主業,石油和精細化工、金屬板材產業接近千億級體量,糧油食品深加工、商用廚具產業加快邁向500億級規模,培育出高新技術企業13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5家,以及6類全球、全國單項冠軍產品。其中,商用廚具獲評首批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市場份額占全國的40%、全省的90%;金屬板材產業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鍍鋅板、彩涂板產能分別占到全國的1/3、2/3。
—借力開放,與世界同行。博興民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勇闖國際市場,敢于借力外資外企,先后與17家世界500強企業合資合作,境外海外倉達到10個。商用廚具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服務北京冬奧會、卡塔爾世界杯等國際賽事。金屬板材民企年出口產品80余萬噸,遠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博興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9年保持濱州市第一位。
民生周刊:在提升政府服務質量、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博興縣做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孫戰勇: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是博興最寶貴的財富。一直以來,博興秉承“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打好疏堵點、降門檻、優服務等“組合拳”,讓親清成為強烈共識,用政府的陽光雨露滋養民企枝繁葉茂。
—強化政策驅動。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55條,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深化畝均效益評價、標準地供應等改革,強化政策精準賦能。特別是在全省縣級層面率先實施鏈長制,確定7條重點產業鏈,全部由縣級干部擔任鏈長,出臺新型金屬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11個配套文件,貫通“鏈長—責任部門—鏈主企業—上下游企業”產業治理體系,助推民企加速轉型發展,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2024年,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分別超過1900億元、1700億元。
—創優營商環境。開辟服務民營經濟“綠色通道”,落實并聯審批、全程網辦、“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幫辦代辦等服務措施,1606個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在濱州市率先實現社會投資工業項目“十證聯發”,建成山東省首套“統一制證”系統、山東省首個CA自助辦理區,為企業提供“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服務,全力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
—樹立鮮明導向。將每年8月18日固定為博興“企業家節”,成立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深入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在全社會營造關心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濃厚氛圍。從2022年開始創新開展民營企業評鎮街、評部門、評科長“三評”活動,通過反向評價,倒逼涉企服務效能提升,民企“三評”活動入選“創新中國”工商聯優秀案例。
民生周刊:下一步,博興將怎樣立足自身優勢,進一步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孫戰勇: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民營企業活力來自人,特別是來自民營企業家,來自企業家精神。博興將始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用更多契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好政策,讓更多企業家實現夢想。
—堅持黨建統領不動搖。將黨建融入產業鏈、融入涉企服務,成立產業鏈黨建聯合體,以黨建統一思想、匯聚力量,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團結民營經濟隊伍投身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
—推動政企溝通更緊密。依托“寸心會客廳”“e盞茶事”等平臺,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頭定期與民營企業家面對面協商懇談,及時了解企業訴求,摸清痛點堵點,推動惠企政策落地。
—數字政府建設再提速。進入AI時代,博興將大力加強全生命周期數字化平臺推廣,打通項目全流程審批監管數據鏈條,實現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提升政務服務的整體效能。
—堅持改革創新不停步。抓好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等重點事項,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技術的含新量、品牌的含金量、轉型的含綠量,特別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引導民營企業找準賽道、轉型升級、再創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