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我胃不舒服,但胃鏡檢查太痛苦了,除了做胃鏡,還有其他檢查方式嗎?”在日常診療中,經常有患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其實,有一項檢查可以幫到大家,就是胃超聲檢查,也叫胃充盈超聲檢查。
胃鏡檢查等傳統常規檢查方式屬于侵入性檢查,不僅會對患者造成不適,而且會損傷胃部黏膜、食管黏膜等,甚至會造成誤吸,因此在臨床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胃充盈超聲檢查是借助聲波所具有的穿透性及反射回波特性,通過飲食或灌注有利于超聲波顯像的液體來充盈胃區而實現的檢查法,可有效檢出胃部疾病。檢查者需要先喝造影劑,再進行檢查,從而降低胃內容物與氣體對診斷結果的干擾,使胃結構顯示更為清晰,有利于臨床診斷以及制訂治療方案,具有操作簡單,經濟實惠,性價比高,無痛苦、無創傷性、無交叉感染等優點,并且服用造影劑后無不適感,尤其適合孕婦、老人和兒童。

根據物質在胃內的超聲顯像效果,按胃充盈造影劑的類型分為無回聲型和有回聲型兩種。
是最早使用且使用最方便的胃充盈顯影劑。其中又可分為含氣類充盈造影劑和無氣類充盈造影劑。前者主要是碳酸氫鈉飲料,如市場上優良品質的汽水,但冬季不太適用,因為冬天氣溫較低,液體中溶解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等)較多,氣泡不易釋放,不利于超聲檢查顯影,且顯影效果較差,圖像較為模糊;后者以脫汽水為主,如茶水、市售不含碳酸氫鈉的純凈飲料、水劑藥物、甘露醇、生理鹽水等。
包括食物粉劑、谷類淀粉、中藥粉劑、炒面和芝麻糊等和專用藥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所用充盈造影劑是否含有明顯升血糖的物質。目前臨床應用的“胃窗聲學造影劑”是由多種天然食物配比而成的,口感好,尤其適合老年人、兒童及殘胃患者。
通常成人一般飲用液體量在500~600 毫升,即可滿足胃檢查的需要;小兒則根據年齡和病情掌握用量,并可適當加糖。
在造影劑充盈良好的情況下,醫生可根據超聲檢查觀察到胃腔的形態和胃襞蠕動情況,及時發現胃腔內突起的病變,如平滑肌瘤、腫塊型胃癌、息肉和結石等。胃超聲檢查提高了胃周圍結構及臟器顯示的清晰度,能觀察到胃底靜脈曲張程度及范圍,可以辨別病變來源于胃襞還是周圍其他臟器,了解腫瘤侵犯胃周臟器的范圍及淋巴結轉移情況,為臨床制訂治療方案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如存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胃重復畸形、環狀胰腺等先天性病變的人群。
比如有胃炎、胃癌、胃潰瘍、胃息肉、胃黏膜下腫瘤、賁門失弛緩癥、食管裂孔疝、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器質性病變的人群,以及胃部術后隨訪觀察者,都可以做這項檢查。
如有胃食管反流、胃十二指腸反流、胃下垂、胃蠕動功能不良等功能性病變的人群。
比如老年人、孕婦、幼兒不能接受胃鏡、鋇餐檢查者,可進行胃充盈超聲檢查。
胃充盈超聲檢查可以作為疾病的重要初篩方法,對健康人群胃部檢查也可選用。
胃充盈超聲檢查一般在上午進行。若已經進行了胃鏡檢查和X線鋇餐檢查,應在兩日后再進行胃超聲檢查。檢查當天早上空腹,檢查前一晚可進流食和少渣的食物。檢查前,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造影劑,讓胃充盈起來。
胃充盈超聲檢查雖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處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的患者,急性胃擴張、胃梗阻、胃穿孔、胰腺炎等臨床需要禁食的患者,以及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都不能做這項檢查。而且,因超聲儀器本身分辨率較小,難以發現3 毫米以下的淺表潰瘍、糜爛以及5 毫米以下的腫塊、小息肉、早期胃癌患者出現的胃襞增厚等,超聲也難以穿透體態肥胖者過厚的腹壁脂肪層,易使得深部胃組織成像模糊。
因此,建議存在上述情況的患者需與胃鏡、CT 等檢查互補,提高胃疾病的檢測率和準確性。對于胃癌高危人群(年齡40 歲以上、胃癌高發地區、有胃潰瘍、反復幽門螺桿菌感染及有家族遺傳史等人群),即使胃充盈超聲檢查結果陰性,仍需定期做胃鏡復查以排除早期惡性病變。
編輯/朱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