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裝》是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這一單元有小說、童話、神話和寓言等,都富于想象力,能夠引發讀者無限的遐想,使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同時,《皇帝的新裝》是學生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學生對其故事情節、脈絡有較為深刻的印象。基于此,從童話教學的角度出發,教師帶領學生再次走進童話的世界,共同閱讀《皇帝的新裝》,收獲新的學習體驗。
二、學情分析
想象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遨游更為廣闊的天地。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想象均處于發展的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思維、想象的發展則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小學階段,學生對童話的理解僅僅停留于表面,而初中階段的系統學習則是為了挖掘出童話中所蘊含的更有價值的內容,從而進一步拓寬視野、助力成長。
三、教學目標
1.積極參與課堂交流、討論等多項活動,在發表看法、見解的過程中助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2.從《皇帝的新裝》出發進行思考,以聯想、遷移等方式分析文章,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并推動思維品質發展。
3.感知童話的魅力,體會童話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4.從童話故事出發進行反省,認識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權利、責任,未來能夠履行自身的職責、使命。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童話故事對學生而言并不陌生,陪伴著年少的他們慢慢成長,或許每一個童話故事的背后都蘊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童年故事。學生對安徒生更是熟悉。《安徒生童話》是小學階段學生爭相傳閱的一本書,里面有許許多多的童話故事。
因此,課堂教學開始,我便向學生拋出了一個問題:“你們都讀過什么童話故事呢?可以向我們分享一下嗎?”于是,學生紛紛回答道:“我讀過《海的女兒》《灰姑娘》!”還有學生說道:“我讀過《白雪公主》《豌豆公主》!”也有學生說:“《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我都讀過!”我并沒有因為學生讀過這些作品而感到驚訝,而是再次向學生提出問題:“這些童話故事中你最喜歡哪個呢?理由是什么呢?”這個問題顯然引發了學生的思考,終于一位女同學的聲音打破了教室內的安靜,她說道:“我最喜歡《灰姑娘》,我覺得灰姑娘是一個十分堅韌、勇敢的女孩!”然后,學生便開始分享他們心中最喜愛的童話故事。
基于此,師生交流環節在學生的交流、分享中結束,而我也適時地總結道:“大家所喜歡的童話故事各不相同,有《灰姑娘》,有《海的女兒》,還有《小紅帽》,等等,但是為什么沒有人說《皇帝的新裝》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童話的天堂,看看《皇帝的新裝》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吧!”于是,我便開展了今天的童話教學,引導學生從童話中感知、感悟并得到提升。
(二)新授
1.初讀文章,梳理童話內容
《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故事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但是考慮到學生記憶有一定的偏差,我選擇引領學生自主閱讀并為其布置相應的任務。
師:同學們,《皇帝的新裝》雖然沒有被納入你們所喜歡的童話故事中,但是我相信大家以前一定都讀過這篇童話故事。那么,《皇帝的新裝》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請大家自主閱讀并系統地梳理一下童話故事的內容,稍后我會邀請同學給大家分享一下學習成果!
閱讀是語文課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而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則要求學生尋找關鍵詞語來帶動閱讀,并以此來提高自身的閱讀速度,力爭每分鐘不少于400字。因此,童話教學的開展同樣不能忽視閱讀的重要性,引領學生開展閱讀則可以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文章篇幅并不長且學生對故事情節有一定的了解,因而學生在短時間內便完成了文章的閱讀。我向學生拋出了問題:“同學們,通過剛剛的閱讀,想必大家已經掌握了《皇帝的新裝》的主要內容,那么有誰可以向我們分享一下嗎?”步入青春期的學生常常會感到害羞,當眾發言難免會引起他們的抗拒心理。而我則適時地鼓勵道:“沒有關系,只要說出大概的內容就可以了,其他同學會幫你補充的!”于是,我邀請了幾名同學來回答問題。
生1:講了一個喜歡新衣服的國王和兩個騙子的故事。
生2:還有一群無知的大臣,明明看不見衣服卻還說很漂亮,最終還是一個小孩子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
學生通過相互補充、相互糾正的方式講述了《皇帝的新裝》所闡述的故事,而我通過學生的分享也對他們的閱讀情況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
2.精讀文章,洞悉人物特點
在學生明確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我帶領他們開展系統的分析,從而使其對《皇帝的新裝》有更為深刻的理解。我問道:“通過大家的分享,我們可以明確《皇帝的新裝》中有幾個主要人物,分別是皇帝、官員和小孩,那么這些人物都有著怎樣的特點呢?”這個問題顯然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雖然他們對人物特點具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卻無法精準地進行概括。基于此,我決定引領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后續的學習,使其分別研究一個人物并找出文章中所描寫的重點語句,融入自身的想法來詮釋人物特點。
學生在我的引領下投入后續的學習、探究中,并通過精讀文章的方式來完成我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在學生的討論、閱讀接近尾聲時,我適時地介入并問道:“大家討論、分析得如何了?有哪個小組可以分享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嗎?”隨后,分析皇帝人物形象的小組舉手向我示意,而我則向他們點頭示意并引導其開展分享。
生1:我們認為這個皇帝不務正業。作為帝王,他的任務應該是治理國家、富國強兵,但是文中第1自然段寫道他非常喜歡好看的新衣服,為了穿好看的衣服甚至不惜花掉所有的錢。
生2:我們也并不能說他作為一個帝王一點職責都沒有盡,但是他考查官員的方式僅僅是通過這件“新”衣服。可見,這個皇帝是愚蠢的!
生3:文中有一段內容:“我倒很想知道,他們的衣料究竟織得怎樣了。”皇帝想。不過,當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稱職的人就看不見這布的時候,他心里的確感到有些不大自然。”我們覺得這個皇帝雖然愚蠢,但還是有一點自知之明的!
生4:這個皇帝不僅愚蠢,而且虛榮。不然不會在被小男孩揭穿后依然穿著所謂的“新裝”。
……
我針對學生分享的內容適時總結道:“大家所闡述的十分正確,我們通過文章中的一些描述不難看出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那么,接下來誰來分析一下官員們的形象呢?”于是,分析官員人物形象的小組便進行了他們的學習成果展示。
生1:官員的職責是輔佐皇帝,共同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居樂業。但是,文章中的官員卻并沒有盡到一點職責,面對皇帝的無理行為沒有勸諫,導致皇帝一直被蒙在鼓里。
生2:還有,相較于皇帝的愚蠢而言,這些官員可以稱得上是自私的。因為不想丟官職、不想被嘲笑愚蠢,就選擇欺騙皇帝、欺騙他人。
生3:我覺得這個國家的腐敗與皇帝之間固然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官員的不作為也有一定的影響。
……
師:正因如此,皇帝會受到騙子的欺騙,各個官員則選擇幫助騙子行騙,整個宮廷充滿了謊言與欺騙。那么,這篇文章中最為清醒的人物,他是怎樣的?
生1:小男孩在文章的結尾出現,但是他的出現讓這篇童話不那么渾濁了!
生2:對的!小孩子的世界是干干凈凈且沒有勾心斗角的,因此小男孩直言不諱地說道:“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呀!”
生3:正是因為小孩子的存在,大家才有勇氣揭穿這個騙局,借助小孩子的話來闡述皇帝沒有穿衣服的事實!
……
師:皇帝、官員、小男孩,這三個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構建了《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而我們通過閱讀文章、分析文章,有沒有對《皇帝的新裝》產生全新的理解與認識呢?
在提出這個問題后我并沒有讓學生立即回答,而是引導他們再次閱讀文章,從而對這個問題和文章內容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與印象。
(三)遷移
◎聯系生活,感悟童話價值
學生第三次閱讀結束后,我問道:“怎么樣?今天的學習是不是打翻了以往你對《皇帝的新裝》的理解?你們有什么新的認識嗎?可以自由分享一下!”
生1:雖然《皇帝的新裝》講述了騙子和皇帝之間的故事,但是我們通過這個故事能夠看到人性。
我抓住了學生的點并給予其引導:人性是怎樣的?童話中的人性又是怎樣的?
生2:人性都有弱點!就像皇帝用好看的衣服來偽裝自己,官員們也都用謊言來偽裝自己!
生3:是的!我覺得人性都會有弱點,這個弱點與階級、國界沒有關系。就像我們自己也有弱點,我們也會為了隱藏我們的想法用謊言或者其他事物來偽裝自己。
師:沒錯!我們都了解安徒生這個作家,他在作品中常常向我們呈現人性的弱點,而這也是《皇帝的新裝》的主題之一。那么,你們還有什么看法與見解嗎?
生4:還有權力!
生5:對的!官員害怕被皇帝革職,所以選擇欺騙皇帝;百姓作為平民不敢說出真相,只能借小男孩的口來說出真相。這都是權力壓迫導致的!
生6:即便皇帝已經知道了這是一個騙局,但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保障自己的權力,他也不會選擇將這個謊言公之于眾,這也是權力。
通過交流、討論環節,學生從《皇帝的新裝》出發探析作品的主題并明確了人性的弱點,感受到了權力意識。
(四)提升
◎放飛想象,續寫童話故事
《皇帝的新裝》的教學接近尾聲,而學習童話還需要為學生思維的發展輸送動力,進而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師:同學們,我們了解了《皇帝的新裝》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同時明確了這個作品的主題。那么,你們對《皇帝的新裝》的后續好奇嗎?大家可以分享一下你們的看法嗎?
生1:我覺得皇帝、大臣都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轉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未來的日子里他們依舊會秉持這樣的精神和態度來生活。
生2:其實皇帝還是一個愛面子的人,當眾被揭穿時并沒有發怒,誰知道后續會不會秘密處置了這些人呢?
生3:或許皇帝通過這件事情就發生轉變了呢?可能以后他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君王吧!
生4:小男孩身上或許還會發生不一樣的故事!
……
師:同學們,看來大家對后續的故事都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啊!大家可以以你們的思路為主線,圍繞《皇帝的新裝》的結局進行續寫,從而書寫出與以往不同的童話故事!
基于此,學生可以切實發揮自身的想象并投入續寫的過程中,將自身的想象與童話故事內容結合起來完成創作。
五、教學反思
(一)教學優點
1.閱讀引領,推動學生提升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等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童話教學的開展自然不能忽視閱讀的重要性,只有通過閱讀才能使學生明確文章內容、梳理重要情節并繼續參與到后續的學習、實踐中。案例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能力與素養,為學生提供了多次閱讀的機會。如此,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并且能夠跟隨教師的步伐開展學習、探究等多樣化的活動。此外,學生通過參與閱讀,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等均可以得到提升,進而為自身全面發展注入活力。
2.啟發思維,助力素養發展
童話教學的課堂中,教師不能僅僅帶領學生學習知識,還需要為學生思維發展提供平臺,并以此達到助力學生發展的目的。案例中,在學生思考、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并未忽視自身的價值,而是選擇在學生提出答案的同時加以引導。如學生說“人性”,教師就圍繞“人性”進行引導,引導學生能夠結合文章內容對“人性”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從而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
3.民主課堂,營造良好氛圍
教師與學生應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師需要意識到與學生平等相處的重要性,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案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前、課中交流等環節并未以教師的身份自持,而是選擇參與到學生的交流、討論中并共同解決問題。在此背景下,師生以一種和諧的、民主的關系共同開展學習,課堂教學氛圍不再枯燥、乏味,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教學不足
1.忽視與文本的對話
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進行對話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輸送動力。然而,立足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分析,教師卻忽視了引領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的重要性,而是選擇以一個又一個問題、任務來引領學生參與學習、閱讀,并以此來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僅僅停留于表面,無法深刻地領會課堂學習的價值與意義。基于此,教師在未來開展童話教學時要為學生提供與文本進行對話的機會,以此為學生學習效果提升、綜合能力發展輸送動力。
2.缺少教學內容的延伸
語文是一門極為豐富的學科,而童話世界則是極為浩瀚的存在。在童話教學的課堂中,教師需要適時地為學生延伸閱讀、學習內容,使其在語文課堂上感知到更為豐富的知識。然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引入了《海的女兒》《灰姑娘》等童話故事,并未帶領學生開展對比閱讀、分析等。同時,教師忽視了帶領學生了解《皇帝的新裝》的創作背景,導致學生對《皇帝的新裝》的理解僅僅停留于教材,這對其學習效果的提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3.忽視開展教學評價
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激勵學生參與課堂、改變教師教學方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意識到評價的價值,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實現評價育人的目標并為學生的綜合發展輸送動力。然而,案例中,教師卻忽視了及時開展評價的重要性,并未及時針對學生回答問題、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因而無法達到激勵學生參與課堂、參與學習的目的。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西市新仁中學)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