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河南省玉米單產(chǎn)提升工程的工作要求,商水縣全面實施“藏糧于技”戰(zhàn)略,聚焦玉米單產(chǎn)水平提升和種植業(yè)綠色發(fā)展,建立以穩(wěn)定的農(nóng)田供水系統(tǒng)和滴灌水肥精準施用系統(tǒng)為基礎的玉米單產(chǎn)提升技術(shù)體系,緊緊圍繞“一增、兩穩(wěn)、三保障”的三要決進行玉米種植技術(shù)管理,帶動全縣實現(xiàn)玉米大面積均衡增產(chǎn)、促進水肥高效利用,進一步挖掘玉米生產(chǎn)潛能,推動玉米綠色發(fā)展。
一、“一增”
“一增”就是增加種植密度。選擇經(jīng)過國家或河南省主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或引種備案的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耐密抗倒、抗病抗逆的耐密緊湊型品種,此類品種適合機械精量點播、宜機械收獲,并適合密植滴灌技術(shù)模式應用,能在常規(guī)種植密度的基礎上增加15 000~30 000株·hm-2。河南省種植的玉米品種主要有豫單9953、秋樂368、登海6188、MY73、存玉738、豐德存玉10號、鑫瑞25、良玉99、東單1331、鄭單7153、鄭單5179、豫單976、豫單132、豫單112、MC121等。
(一)改等行距種植為寬窄行種植
玉米實行寬窄行種植,寬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22 cm,基本苗在7.5萬株·hm-2左右。
(二)推廣“三角”定苗種植技術(shù)
玉米播種推廣“三角”定苗種植技術(shù),行距60 cm,播種帶兩行間距15 cm、株間距30 cm,2行種子異位擺放,基本苗在9萬株·hm-2左右。
(三)采用“品”字型錯位擺放播種技術(shù)
利用新型玉米“品”字型播種機械進行播種,保持寬行80 cm,播種帶2行間距40~50 cm,每穴縱向種植4株,株間距5~7 cm,穴間距60 cm,窄行中的2行種子異位擺放,形如“品”字型,種植密度為8.25萬株·hm-2。
二、“兩穩(wěn)”
“兩穩(wěn)”就是穩(wěn)穗粒數(shù)和穩(wěn)千粒質(zhì)量。玉米生長期間做好田間管理,大喇叭口期遇旱澆水,預防“卡脖旱”。授粉期遇旱澆水可保障植株水分供應,保持花粉充盈有活力,保證授粉完全。充分利用無人機飛行輔助授粉,促進授粉,保障授粉質(zhì)量,增加穗粒數(shù)。適時做好玉米灌漿期墑情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一噴多促”等,可起到防治病蟲、促進灌漿、增加籽粒質(zhì)量,提升單產(chǎn)的效果。
三、“三保障”
“三保障”就是保障落實滴灌及分期施肥技術(shù)、保障落實栽培措施及化除化控技術(shù)、保障落實玉米全生育期病蟲害綠色防控及晚收技術(shù)。
(一)滴灌及分期施肥技術(shù)
通過建設供水泵站、鋪設滴灌管帶、搭建智能水肥一體化平臺等基礎建設,實施肥水精準調(diào)控。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可在種肥同播施用復混肥(N:P:K=31:9:10)450~600 kg·hm-2的基礎上,苗期滴灌追施含腐殖酸高氮水溶肥(N:P:K=22:4:4)150 kg·hm-2,利于抗旱、抗逆,出苗快而齊。大喇叭口期滴灌追施含腐植酸高氮水溶肥(N:P:K=22:4:4)150 kg·hm-2,可防止玉米在需水肥臨界期遭遇“卡脖旱”,促進抽雄和吐絲,利于玉米授粉。抽雄期滴灌追施高磷水溶肥(N:P:K=9:30:11)150 kg·hm-2,起到玉米水肥營養(yǎng)充足、授粉好、防禿尖的目的。灌漿期滴灌追施高鉀水溶肥(N:P:K=6:12:42)150 kg·hm-2,促進玉米籽粒灌漿,提高結(jié)實率和籽粒質(zhì)量;葉面噴施氨基酸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如硼肥、鋅肥、鉬肥等)1500 g·hm-2,起到增加玉米穂長和穂粒數(shù)、提高籽粒質(zhì)量,延緩植株衰老
的作用。
(二)栽培措施及化除化控技術(shù)
1.栽培措施。小麥收獲后,改變傳統(tǒng)的鐵茬直播玉米的習慣,先進行深翻或深松作業(yè),以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的不良性狀,深翻或深松耙平后播種。有條件的在播種機械上加裝北斗導航系統(tǒng),實現(xiàn)玉米的精量播種。玉米單產(chǎn)提升項目區(qū)域可推廣應用新型播種機械,播種時一次性完成清茬、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zhèn)壓、鋪設滴灌帶等作業(yè)項目,減少機械作業(yè)次數(shù),降低人工和機械成本。商水縣玉米適宜播種期為6月上中旬,最遲不超過6月15日。播種要選發(fā)芽率>95%優(yōu)良玉米品種,播種深度深淺一致,播深3~5 cm。播種期若出現(xiàn)旱情,要在播種后1~2天完成滴灌作業(yè)。砂姜黑土質(zhì)地塊,即使墑情適宜,也要在播種后澆蒙頭水,可彌實土壤縫隙,避免土壤表層失墑,促進種子萌發(fā),縮小種子間出苗時間差,提高保苗率和出苗整齊度,保證苗齊、苗勻、苗全、苗壯等。
2.化除化控。玉米播種后出苗前噴施72%精異丙甲草1125~1500 mL ·hm-2,進行封閉除草。封閉除草效果不好或未進行封閉除草的,可在玉米3~5葉期噴施4%煙嘧磺隆1500~1800 mL·hm-2進行除草。在玉米7~10片葉時,用30%胺鮮·乙烯利30 mL·hm-2噴霧進行化學控旺,起到矮化植株,縮短節(jié)間,促進根系下扎,預防玉米倒伏的目的。
(三)玉米全生育期病蟲害綠色防控及晚收技術(shù)
1.土壤生態(tài)改良。玉米播種時結(jié)合整地增施有機肥600 kg·hm-2和含有生物菌、生物酶、植物酶等的顆粒型生物土壤改良劑15~30 kg·hm-2。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灌漿期等結(jié)合防病治蟲用藥,葉面噴施液體型生物土壤改良劑1500~3000 mL·hm-2。降低土壤及田間有害菌群基數(shù),增加土壤有益菌含量,解除因上茬作物根系和當季作物產(chǎn)生的毒素,調(diào)節(jié)土壤pH,提高肥料利用率。
2.病蟲害綠色防控。玉米苗期用12%蟲螨·虱螨脲450 g·hm-2和30%吡唑·戊唑醇225 g·hm-2的混合液,噴霧防治薊馬、蚜蟲、黏蟲、莖基腐病、棉鈴蟲等。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噴施甲氰菊酯或灌心,可防治玉米螟。噴施代森錳鋅或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可防治大葉斑病、小葉斑病等。連續(xù)噴施20%井岡霉素3~4次,可防治紋枯病。玉米銹病初發(fā)期噴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間隔10天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3次。玉米抽穗期至成熟期噴施10%吡蟲啉或40%氯戊菊酯1500~2000倍液可防治蚜蟲。噴施甲維鹽可防治斜紋夜蛾、黏蟲等。玉米灌漿成熟期噴施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至果穗外層苞葉及花絲部位防治穗腐病。
3.實施“一噴多促”。在玉米生長中后期均可噴施“5%高氯·甲維鹽600 g·hm-2+25%吡唑醚菌酯300 g·hm-2+0.01%24—表蕓苔素內(nèi)酯150 g·hm-2
+5%高效氯氟氰菊酯450 g·hm-2+5.7%甲維鹽300 g·hm-2+3.25%苯甲嘧菌酯300 g·hm-2+5%氨基寡糖素150 g·hm-2 ”的混合液,具有防治病蟲、促進灌漿、增加籽粒質(zhì)量、提升單產(chǎn)的效果。
4.機械晚收技術(shù)。玉米包葉發(fā)黃變白、上口松散,籽粒變硬,乳線基本消失,基部黑層出現(xiàn)時收獲產(chǎn)量最高。玉米生理成熟后莖稈晾曬脫水7~14天,籽粒水分下降到28%以下時可機械收獲,收獲前連續(xù)幾日天氣晴朗,作業(yè)時速率控制在5 km·hm-1、根茬高度控制在30 cm以下,降低機械收獲損失。
作者簡介:郭珂(1988— ),男,河南商水人,本科,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 " 程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