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8日,一場聚焦國際科技園區創新與發展的論壇“2007國際科技園區北京論壇”在中關村科技園區開幕。這就是今天中關村論壇的開端,之后該論壇又被稱之為首屆中關村論壇。
20世紀50年代美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高科技園區—硅谷,隨著全球經濟、科技一體化進程加速,科技園區如雨后春筍在全球各地涌現。2007年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底,我國共有54個高新技術園區,國家高新技術園區從業人員已達573.7萬人,僅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達22.5萬人。擁有發明專利32600件,從業人員每萬人擁有56.8件發明專利,處于國際較高水平;人均GDP為21萬元,是全國人均的13倍,接近國際發達地區水平。
時任科技部黨組書記李學勇在論壇上表示,國家高新區的發展關乎中國發展的長遠未來,進一步加快中國特色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是中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中國政府將更加重視國家高新區作為自主創新重要基地的突出地位與作用,推動國家高新區實施“二次創業”的發展戰略,努力把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成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服務平臺,成為邁向高新技術產業制高點的前沿陣地。
2007國際科技園區北京論壇主題是“創新、合作、發展”,旨在為國際高科技創新園區提供一個加強信息交流、增進國際間互相了解、推進技術經濟合作的國際交流平臺。來自全球的11個國家的科技園的代表與中關村科技園等國內高新區的代表,在兩天時間里,圍繞區域創新、政府作用、全球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論壇發布了《國際科技園區北京論壇共同宣言》。宣言主張,面對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和挑戰,推動創新、合作與發展是各國政府的共同責任。各國政府有責任制定推進全球化創新與合作的經濟政策和科技政策,共同致力于推動創新網絡全球化。各國科技園區應首先結合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倡導區域創新組織、知識服務組織、知識生產載體和產業集群的密切合作,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共同致力于科技園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各國科技園區應鼓勵并支持有關的大學、研究機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創新。各國科技園區應共同致力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尊重和保護民族文化,并在此前提下鼓勵相互學習與借鑒。
同時宣言希望,各國科技園區在創新、合作與發展的旗幟下,共同致力于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共同肩負起促進人類文明與進步、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歷史重任。
技術全球化正在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技術創新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有效整合與配置,導致傳統研發組織結構和技術創新方式產生新的重大變革,促進了全球范圍的知識流動與知識溢出。科技園區作為這一重大變革的積極力量,使創新成為開放的、組織化的區域行動,使知識迅速轉化為財富,促進了經濟、社會、自然與人的和諧發展。
“從當年的‘電子一條街’,到如今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中關村已經成為中國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區域。”時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戴衛在2007國際科技園區北京論壇上通報表示,目前中關村科技園區平均每天誕生14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此就職的總人數已達60萬人。
時任北京市副市長趙鳳桐表示,經過近20年的努力,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已經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品牌,研發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的新技術、新產品,創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和標準,經濟總量占到北京市的近五分之一。“把首都的科技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努力將中關村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科技園區。”
李學勇表示,2007國際科技園區北京論壇為各國科技園區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有利于世界各國科技園區致力于以科技進步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共同肩負起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發展的歷史重任。
李學勇指出,中國國家高新區在現有發展基礎上,將努力完成好以下六個方面的戰略任務:一是深化改革,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和市場環境。二是富集創新要素,發展知識、技術、信息、人力資源等組織和機構;發展風險資本和商業渠道。三是以創業帶動就業,大力倡導和推動技術創業,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創業服務機構,努力創造有利于技術創業的環境和條件。四是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專門化管理機構與服務機構,制定促進知識產權形成與保護的制度,增強高新區實現知識價值的能力。五是發展促進知識、資本和價值流動的創新網絡,形成高效創新合作的機制和氛圍。促進高新區從個體化的項目創新進化為由區域社會系統所推動的組織創新,并將創新網絡、企業組織、技術和市場優勢有效植入區域創新系統之中,促進區域創新集群的形成。六是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培育與發展高成長型企業,以有效的方式與途徑實現創新價值。以占據產業價值鏈高端的企業所形成的技術和市場帶動產業鏈升級,建立研發、標準體系和自主品牌,形成高新區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動力。
2007年底,國際科技園區北京論壇與諾貝爾獎獲得者論壇一同被評定為2007年中關村十大新聞。這十大新聞緊扣自主創新,從多個角度反映了中關村的自主創新成果。評選者認為,2007年中關村科技園區涌現出多項重大技術、產業化創新成果。十大新聞直觀地表明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開始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投融資體系初步形成,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影響力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