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工作持續創新發展的進程中,如何進一步激發代表履職活力,提升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成效?新修改的代表法給出了清晰答案。其對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制度進行了系統性完善,進一步凸顯了代表在人大工作中的主體地位。
近年來,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緊扣代表履職需求,持續對代表議案建議場景進行優化。從流程優化到功能升級,不僅實現代表建議辦理的精細化、高效化,辦理質效也不斷躍上新臺階。
數字賦能 跑出辦理“加速度”
健全議案建議辦理制度是新版代表法的亮點之一。近年來,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持續加強和改進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從制度建設、平臺搭建、督辦落實等多個維度精準發力。
2024年初,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依托“渝快政”開發建設“人大代表全渝通”應用,其代表議案建議場景在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以及15個區縣人代會投入試用。
上線后,代表建議提交、審核、交辦流程得以優化,辦理效率顯著提升。
“代表對建議辦理情況進行評價也變得更加便捷。”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代表需填寫紙質評價回執來反饋意見。但在實際操作中,有的代表信息填寫不完整,有的回執寄送地址不準確……現在,代表能隨時隨地對建議辦理情況進行在線評價,評價結果也會即時反饋給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市委督查辦和市政府辦公廳等歸口單位,助力其開展督辦工作。
目前,代表議案建議場景設有“駕駛艙”以及“代表議案建議”“代表閉會建議”“代表好建議”等功能模塊。同時,“工作通報”“代表情況反映”“建議預錄”模塊也在開發中,致力于全方位提升議案建議辦理質效。
“使用‘人大代表全渝通’既能直接聯系承辦單位,還能通過‘亮燈’督促辦理進度,十分便捷。”市人大代表、江津區白沙鎮黨委書記曹均平說。
截至2024年4月,重慶38個區縣(自治縣)和近80個鄉鎮已建設并使用該場景。計劃到2025年底,實現全市鄉鎮建設使用全覆蓋。
溝通提效 解鎖辦理“新密碼”
新修改的代表法規定,代表建議由本級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工作機構或者鄉鎮人大主席團交有關機關、組織研究辦理,有關機關、組織在研究辦理代表建議的過程中,應當與代表聯系溝通,充分聽取意見。
在重慶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陳民等10名市人大代表提交了關于修訂《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辦法》的議案。元宵節剛過,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就邀請提出議案的部分代表實地調研,并與市級相關部門、單位進行面對面交流。陳民代表感慨,人代會剛結束就能參與調研并與承辦單位直接溝通,對辦理工作十分滿意。
據介紹,重慶在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流程中創新設置“見面溝通率”剛性指標,促使承辦單位積極與代表深入溝通。
從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和評價情況來看,在560件見面溝通的建議中,承辦單位采納或解決代表建議所提事項的有521件、占比達93%,比其他建議采納或解決比例高出約2個百分點。同時,承辦單位與代表在溝通中增進互信,推動建議辦理從“文來文往”轉變為“人來人往”,大幅提升了代表對辦理結果的滿意度。這560件建議中,無代表給出不滿意評價,一次評價為基本滿意的僅7件、占比1.3%,低于其他建議基本滿意率約1.5個百分點。
為落實“見面溝通率”指標,市人大常委會在代表議案建議場景中明確,各承辦單位主辦件的見面溝通率不得低于主辦件總數的三分之一。此外,通過指導、督促承辦單位采用集中會辦、邀請代表調研、視頻通話等多元化溝通方式,進一步提升溝通的覆蓋面與質量。
監督問效 筑牢辦理“壓艙石”
人大代表建議是否真正落實,不僅取決于辦理過程的高效性,更取決于辦理結果的持續跟蹤和監督。
新修改的代表法規定,有關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辦事機構、工作機構,鄉鎮人大主席團,應當加強對代表建議的督促辦理。
在這方面,近年來,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建立了完善的監督機制。比如,在代表議案建議場景中設置了短信提醒功能,對辦理臨期、超期的情形,均會在對應時間節點發出短信,提示承辦單位加快辦理落實進度;同時,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也會收到短信,視情況開展督促督辦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還建立了承諾事項情況年度工作臺賬,對辦理進度滯后的有關承辦單位一對一提醒督促,確保按期辦理落實。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把檢查督促辦理落實承諾事項,作為常態化工作持續推進。今年7至8月,市人大常委會將組織人大代表開展建議辦理情況專項檢查。重點關注承辦單位是否作出應有承諾,是否兌現了承諾事項,是否真正解決了代表和群眾關心的問題。通過上述舉措,持續強化對承諾事項的跟蹤問效,確保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落地落實。
區縣探索 激活辦理“新引擎”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重點督辦建議的帶動作用,注重以點帶面、以上率下,取得良好成效。各區縣人大常委會也相應推行了重點督辦建議工作。
以大足區為例,該區通過建立“領導牽頭、多方會商、動態督查和重點跟蹤”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全面提升了代表建議的辦理質效,確保群眾的急難愁盼得到切實解決。
近年來,大足區人大常委會優化領導督辦制度,要求常委會領導每年牽頭督辦重點建議1件以上,由區委辦、區府辦,區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各委室(中心)負責跟蹤督辦。
“黑臭水體清零工作”被大足區委、區政府列入了2024年十大民生工程,同時也是重點督辦的代表建議之一。
大足區人大代表、國梁鎮人大主席徐曉志在調研走訪中發現,國梁小學校門前坑塘處形成2000余平方米黑臭水體,周邊雨污管網未完全覆蓋、生活污水滲漏、秸稈雜物淤積。
發現問題后,徐曉志第一時間收集了居民群眾的意見,并提出了黑臭水體治理的相關建議。經區人代會討論決定,該建議被列為大足區重點督辦的代表建議,由大足區生態環境局牽頭辦理。
在辦理過程中,大足區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重點督辦機制優勢,建立專班推進,由分管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多方聯動。實施清單化管理,明確截污控源、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具體任務和時限。同時強化跟蹤問效,區人大常委會定期組織代表開展視察監督。
通過重點督辦機制的有力推動,大足區提前一年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任務,23個鎮街、60個行政村的91條黑臭水體清零,建設污水管網11.6公里,清淤3.6萬立方米,生態修復3300余平方米。
如今,治理區域水質明顯改善,還形成了“水下養蚌、水面養鵝、岸邊植綠”的生態景觀,實現了環境效益與民生便利的雙贏。
“以前村民家門口常常污水四溢,尤其是夏天,生活環境非常糟糕,現在情況已經大為改善。”徐曉志談到,治理過程中規劃建設的生態設施還方便了村民就近灌溉用水,群眾對此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