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在跨區域協同中再添新伙伴!今年2月底,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在重慶簽署合作協議,將協同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渝桂兩地人大常委會“牽手”,是從人大層面探索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新路徑,將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進一步走深走實。
積極探索推動降本增效
近日,一列載著200臺長安汽車的鐵路JSQ凹底雙層運輸汽車專用車(簡稱JSQ車)專列從重慶魚嘴站緩緩駛出,將經西部陸海新通道直達廣西欽州港,隨后通過滾裝船發往阿聯酋迪拜杰貝阿里港。
此次運輸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采用JSQ車銜接滾裝船的鐵海聯運創新實踐,為國產汽車出口中東、東南亞等市場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物流解決方案。
據悉,JSQ車是鐵路特種運輸裝備,車廂部分為上下兩層,前后廂門打開后可實現整列首尾貫通。跟傳統的集裝箱相比,JSQ車具有單批運量大、裝卸效率高、運輸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等優勢。
此次專列經迪拜杰貝阿里港輻射中東及北非市場,為后續新能源汽車出口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有望吸引更多產業向西部內陸聚集,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而首次采取“鐵路JSQ車+滾裝船”模式,實現鐵海無縫銜接運輸商品汽車,是重慶與廣西方面緊密協同,整合各方資源,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降本提質增效的積極探索,也是“產業跟隨”服務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渝桂兩地密切合作,特別是在合力共建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合作成立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平臺、合作開行渝桂海鐵聯運班列、合作推動開行北部灣港至新加坡港“天天班”航線、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渝桂兩地黨委、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物流運輸能力、通道與經貿產業融合發展、貿易規模、服務效率和高水平共建等方面提質躍升;積極協調推動通道建設重大事項,協商推動省際合作、區域合作、國際合作等,全力推動通道高水平共建。
去年4月,兩地政府還共同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將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強化國家戰略落實對接,深化交通、產業、科技、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合力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錨定重點任務開展協作
2023年,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出臺了《關于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走深走實的決定》,明確每年選擇1項重點工作開展監督。當年,市人大常委會聽取了西部陸海新通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報告,2024年聽取了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推進情況的報告。
為共同研究解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區域協同中的共性問題、共同保障改革發展中的共性需求,推動政府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經兩地黨委和人大常委會黨組同意,兩地人大常委會簽署協同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作協議,共促兩地人大深度合作,攜手探索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新路徑。
按照合作協議,渝桂兩地人大常委會將立足人大職能職責,以問題、效果為導向,圍繞運輸通道建設、物流設施建設、通道運行與物流效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提質升級、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等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重點任務,有效推進協作聯動。
合作協議還明確了協同立法、聯動監督、聯合開展代表活動、協同提出代表建議四方面合作內容。
“以這四方面內容為承載,就是把重慶和廣西共同關切的、最重要最急迫的項目,作為協作推進的切入點,力爭每年形成1至2項綜合效應良好的協作成果。”市人大財經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今年在聯動監督方面,將協同開展關于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情況的調研。
合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日前,一列滿載265噸老撾木薯淀粉的中老鐵路江津班列順利抵達小南埡站,貨物隨后分撥至重慶及周邊地區。此批貨物通過“鐵路快通”模式實施監管,標志著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完成首票“鐵路快通”貨物入境,江津鐵路國際聯運班列進入進出境“鐵路快通”模式雙向貫通的全新階段。
“鐵路快通”即“進出境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是海關總署為促進國際鐵路聯運班列發展,提高境內段鐵路進出口貨物快速通關運輸效率和便利化水平而出臺的一項重要舉措。在該模式下,海關通過對鐵路艙單電子數據進行審核、放行、核銷,實現對鐵路列車所載進出口貨物的轉關運輸監管,無須運營企業另行申報并辦理轉關手續,單趟班列可節省口岸通行時間1至2天,每個集裝箱成本降低約200元,降本增效成效顯著。
隨著該批木薯淀粉成功運用“鐵路快通”模式進入江津,老撾、泰國等東盟國家的優質農產品、礦產品可更快通關,將進一步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運輸效率,更好服務西南地區經濟貿易發展。
兩地人大常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后,隨即開展了實地調研。第一站就是位于江津區的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這原是位于川黔鐵路上的一座四等站,經過改擴建后,于2018年12月底重新開站。
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年設計運能2000萬噸以上,是長江上游規模最大的水公鐵多式聯運鐵路綜合物流樞紐,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物流樞紐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主要發站點。
調研中,兩地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深入了解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存在的亟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比如:基礎設施仍存在短板,北部灣港綜合服務能力仍有不足,通道多式聯運服務水平仍有待提高,通道與產業、貿易等融合發展仍需加強等。
實地調研后,兩地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要通過協同聯動開展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等,推動切實解決這些重點難點問題。特別是在促進通道經濟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方面,將協同助力通道進一步發揮對沿線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壯大通道經濟,加快培育樞紐經濟,打造高品質陸海聯動經濟走廊,實現資源要素高效集聚與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