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燃氣安全是社會安全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強化燃氣管理工作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餐飲行業是燃氣使用的主要場所,而在實際運營中,普遍暴露出一些問題。鑒于此,建議從強化商戶主體責任意識、深化風險排查與整治力度、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等方面入手,通過綜合施策、多方協同,有效防范燃氣安全事故的發生,推動燃氣管理工作向更加規范化、常態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燃氣管理;消防安全;排查治理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必須高度重視燃氣管理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就如何做好燃氣管理提出建議,旨在通過壓實責任、加強排查整治等措施,持續提升燃氣管理本質安全水平。
1 制定目標任務
以小餐飲、多業態混合餐飲經營場所和居民車庫等部位為重點,聚焦灶管閥不合格、安全通道堵塞、商戶內部管理不規范、車庫違規用氣等突出問題,通過壓實責任、嚴查嚴管、重拳出擊、健全機制,排查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隱患,嚴懲重罰一批違法違規行為,關閉取締一批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場所,確保“主體責任告知、安全培訓教育、風險隱患排查”全覆蓋,推動商戶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落實,持續提升燃氣管理水平。
2 確定重點工作
2.1" 壓實商戶主體責任
2.1.1" 開展責任告知
要對本地區內所有公共場所主要負責人及租賃用房業主進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告知、簽訂承諾書,發放商業場所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手冊,確保各經營商戶“處處講安全、真正會安全”。
2.1.2" 強化責任落實
要督促餐飲商戶嚴格落實各項安全舉措,加大安全投入保障,確保做到“四有”:一是有責任體系,明確燃氣安全、消防安全等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從業人員的全鏈條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確保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人員。二是有管理制度,緊盯用氣、用電、用油等重點,完善工作規范和日常管理制度,推動安全管理工作規范化、常態化開展。三是有日常排查,建立“日排查、月管控”制度,每日開業前對“灶管閥”等關鍵部位進行檢查,歇業后嚴格落實關電關火關氣等防范措施[1],每月對照《省、市餐飲場所安全管理告知手冊》安全自查及管理檢查62項內容,進行一次全方位自查,及時整改消除風險隱患,并如實做好相關檢查記錄。四是有培訓演練,加強內部安全知識培訓,分類制定完善滅火、逃生疏散等應急處置預案,定期開展內部應急演練,持續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2.1.3" 加強教育培訓
加強線上理論學習,用好省餐飲場所燃氣使用安全科普小程序,督促餐飲商戶加強學習使用,各相關部門在開展日常檢查時,要對理論知識學習情況進行抽查提問,切實提升商戶的安全意識和能力水平。加強線下培訓演練,分級分批組織餐飲商戶參加“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視頻培訓”,確保應訓盡訓,切實提升相關人員安全技能水平[2]。
2.2" 加強風險排查整治
2.2.1" 深入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隱患
嚴格按照國家、省市關于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要求,聚焦小餐飲、多業態混合、車庫等場所,開展大排查、大整治,督促餐飲商戶嚴格執行“三清三關”(清走道、清陽臺、清廚房,關火源、關電源、關氣源),加強車庫違規使用燃氣檢查,重拳出擊整治一批違規動火作業和違規設置鐵柵欄:防盜網、廣告牌等影響逃生的障礙物、占堵疏散通道等突出問題嚴格按照四個“必須”要求,依法采取責令整改等措施,切實消除消防安全盲區、暢通生命通道[3]。
2.2.2" 深入排查整治燃氣安全風險
深入推進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針對生產配送環節,要加強從氣瓶充裝,到車輛配送,到入戶安檢,再到信息錄入等全流程監管,壓緊壓實氣站負責人、送氣服務人員等責任,督促其嚴格落實入戶安檢、隨瓶安檢等制度,嚴防“黑氣瓶”“報廢氣瓶”“氣液雙相氣瓶”等流入餐飲場所,嚴懲為不符合用氣條件的餐飲商戶和車庫用戶供氣行為,從源頭杜絕違規用氣問題。
要持續摸排使用醇基燃料(含生物質燃油、植物油等液體燃料)的餐飲商戶情況,排查使用燃料來源、儲罐設置、通風環境等是否符合規范,確保安全使用。
2.2.3" 深入推進“雙改”和報警裝置安裝使用工作
對符合“瓶改管、瓶改電”條件的餐飲商戶底數進行再梳理、再摸排,用好資金補貼實施辦法等政策,確保“應改盡改”。持續推進工商業級燃氣泄漏保護裝置安裝使用,嚴格落實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安裝使用20條措施,用好“將安裝使用工商業級報警裝置作為供氣的前置條件”這一硬措施,確保餐飲燃氣商戶工商業級報警裝置產品合格率、正確安裝使用率、在線預警率動態保持在100%。
2.3" 健全長效工作機制
2.3.1" 建立健全“專項檢查、聯合督導”機制
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分工,結合上級有關要求,圍繞學校、醫院、食堂、宗教場所、房屋改建改造、氣瓶管網、燃氣具等重點,加強專項檢查和日常監管:分兵把口、嚴格履責,有效預防治理本地區、本行業涉及燃氣場所的安全風險。
要對增量餐飲商戶、“瓶改管、瓶改電”、工商業級燃氣泄漏保護安裝使用、風險隱患排查等情況實行動態管理:定期組織相關部門、行業專家開展“四不兩直”聯合督導檢查,對餐飲商戶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和有關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穿透式指導督查”;積極采取“部門、板塊、行業專家、餐飲商戶代表共同參與”的方式,開展“交叉互查”,推動“互查、互學、互促”。
2.3.2" 建立健全“閉環整改、跟蹤問效”機制
要對排查出的隱患全部建檔入庫,實行清單化管理,明確整改責任、時限、措施,確保相關情況動態掌握、風險隱患閉環整改到位。各相關部門要對重大隱患緊盯不放、一抓到底;加強舉一反三及時研究面上共性問題,強化建章立制、拿出治本之策;利用好餐飲場所燃氣安全檢查App,定期開展“回頭看”檢查,推動制度有效落實、隱患及時清零;燃氣主管部門要把每月建立的隱患排查、整改臺賬以及實地抽查情況納入考核項目。
2.3.3" 建立健全“有獎舉報、曝光約談”機制
針對餐飲場所重大安全隱患,要制定細化有獎舉報制度,落實專項資金,規范獎勵范圍和標準,明確舉報途徑和處置流程,在餐飲場所醒目位置張貼有獎舉報公告,進一步暢通網絡和12345、12315電話等舉報渠道,積極鼓勵餐飲行業從業人員、送氣工等“內部吹哨人”和廣大消費者發現和舉報安全隱患,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防風險、保安全”的良好氛圍。
要建立信息互通渠道,定期搜集各部門查處的典型案件情況,會同宣傳部門組織相關媒體攝像人員隨隊檢查錄像,加大曝光頻次,做到重罰一批、警示一片;會同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定期通報督導檢查情況,對問題突出的地方下發預警函交辦單,責令限期整改,進行跟蹤督辦。
2.3.4" 建立健全“主動服務、預警監測”機制
對新申領或變更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餐飲商戶,住建、市場監管、消防、城管等相關部門要開展事前上門服務,指導商戶提前做好燃氣、消防、食品、油煙、裝修等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商戶不符合相關規范。
加快智慧燃氣安全監管平臺二期建設,實現對所有餐飲燃氣商戶24h在線監測、自動預警,切實提升燃氣安全監管智能化水平。各相關部門要充分運用現有智慧平臺功能,加強監測預警,及時處置報警故障,形成安全監管工作閉環。
3 保障措施
為確保餐飲場所安全工作的全面、有效實施,必須構建一套完善、系統的保障體系,從組織領導、協作配合、宣傳引導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餐飲場所的安全管理水平。以下將詳細闡述三大保障措施,以期為餐飲場所的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3.1" 強化組織領導,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到餐飲場所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餐飲場所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我們必須將抓好餐飲場所安全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來抓。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部門要聚焦重點任務,細化工作舉措,明確責任分工。要針對餐飲場所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工作計劃和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工作措施和時間節點,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同時,要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估,確保各項工作扎實開展并取得實效。
燃氣主管部門作為餐飲場所安全工作的牽頭單位,要充分發揮其牽頭抓總的作用。要對各項任務的落實舉措逐一細化明確,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負責。同時,要對重點工作的成效短板情況進行跟蹤掌握,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按照既定的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有序推進。
3.2" 強化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餐飲場所安全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多個領域,需要各部門之間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各部門要講大局、顧全局,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即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要加強信息互通,及時共享相關安全信息和數據,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在加強信息互通的基礎上,各部門還要加強會商研判,針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進行深入分析和評估,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要加強執法聯動,形成執法合力,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和處罰。在執法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做到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確保執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各部門應積極承擔責任,主動作為,相互協作。即使任務不在本部門職責范圍內,也應主動提供幫助,確保整體工作順暢。要提升排查和整治的效率,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迅速處理,確保問題徹底解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3.3" 強化宣傳引導,提高安全意識
在推進餐飲場所安全工作的進程中,宣傳教育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單位需大力推廣關于安全使用火源、電力、燃氣及燃油的知識,以及保持緊急出口暢通和掌握緊急疏散技巧的普及,以此提升公眾的安全警覺性和自我保護技能。
執行策略上,應多元化運用傳播媒介和方式,比如通過公告板、手冊、視頻以及在線平臺等,將安全信息傳遞至每一個家庭。還需依據不同群體的特性和需求,設計定制化的宣傳策略和資料,以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優化。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強化組織領導、協作配合和宣傳引導是做好餐飲場所安全工作的三大保障措施。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確保餐飲場所安全工作取得實效。同時,也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持續完善安全保障體系,提高餐飲場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做好燃氣管理工作,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楊碩.中國城鎮燃氣輸配系統甲烷排放量化體系[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22.
[2]伍志路.城市管道燃氣行業政府監管問題研究:以Q市燃氣行業為例[D].廣州:廣東財經大學,2023.
[3]茍亞超.城鎮燃氣安全生產控制策略探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4,44(2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