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佳艷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校長,民進鎮海教育支部副主委。從教期間,被授予浙江省優秀輔導員,寧波市王寬誠育才獎、四有教師、教壇新秀,鎮海區十佳杰出青年、德育名師、骨干語文教師、教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及獎項。
大海以其浩瀚無垠的胸襟包容萬物,以無聲的溫柔滋養著世間生靈,其中蘊藏著無盡的生命奧秘與成長真諦。潘佳艷德育名師工作室秉承“海潤”文化精髓,以“讓每一個都閃亮”的理念,將這份博大與深邃融入德育理念之中,讓教育如海般潤物無聲,滋養心靈。“工作室核心‘海潤’二字既飽含著對團隊教師能有‘海’的大氣,德潤童心,博養智慧的殷切希望,也充溢著對莘莘學子能夠沁‘潤’水一般的靈氣,樂學善思,活潑靈動的美好祝愿。”潘佳艷表示。
隊伍建設,賦能“每一個”
在工作室創立伊始,潘佳艷便帶領團隊深入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梯隊化建設路徑。他們系統規劃了教師成長的階梯式發展藍圖,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量身定制了清晰的成長目標與進階方向。
對于青年德育教師,潘佳艷精心打造“啟航營”,為青年教師筑牢德育根基,開啟專業成長之門。通過構建“理論引領+實踐指導+反思提升”的三維培養體系,她定期組織工作室開展深度交流與專題培訓。不僅邀請一線資深德育名師分享育人智慧,還匯聚德育專家把脈理論前沿,更延請心理學專家傳授輔導技巧。從“新時代德育理念解讀”到“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從“班級文化建設策略”到“家校協同育人模式”,系列化、專題化的培訓內容全方位提升工作室成員的專業素養,助力青年德育工作者保持正向性躍動力。
針對德育工作的“中間”力量,潘佳艷打造“穩航營”,著力助推熟手教師實現從“中間”到“中堅”的轉變,保持高效性生長力。面對教育理念的持續更新與學生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她引領工作室成員積極探索創新育人模式,通過項目式學習、情境教學、小組合作等多元化教學策略,將德育元素有機融入生動具體的教育情境,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悟道德真諦,在互動探究中內化價值觀念。正如在2025年春季開學之際,工作室創新性地以“非遺小課堂”,精心設計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典禮,“中國結”“糖畫藝術”“紙鳶”“剪影”等齊齊亮相,在寓教于樂中激發了學生的道德思考,提升德育活動的參與度與實效性。
骨干教師作為德育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引領示范和推動德育發展的重要使命。潘佳艷通過“領航營”的打造,全面助力寶藏老班們保持持續性續航力。在工作室中,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與青年教師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通過常態化開展“三課聯動”(聽課、評課、備課指導)和“三研并進”(教學研究、課題研究、案例研究),精準把脈青年教師成長需求,助力其突破專業發展瓶頸,實現教學水平和育人能力的雙重提升。同時,他們積極投身區域德育建設,深度參與區域德育優質課展示、德育成果交流會等平臺策劃組織,既主動分享工作室的創新實踐與研究成果,又主動吸納區域內外的優秀經驗,促進區域內德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區域德育教育的發展。
在這一梯隊式教師培養模式之下,潘佳艷德育名師工作室結出累累碩果。工作室不僅培養了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德育骨干,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海潤”德育實踐體系,其經驗成果先后獲得央廣網、寧波市融媒體等主流媒體的報道,在區域內產生了廣泛的輻射效應。
特色活動,閃亮“每一個”
在德育工作建設中,潘佳艷秉持“雙輪驅動”的發展理念,堅持“德育工作者專業成長”與“學生全面發展”兩條主線并駕齊驅,以梯隊式培養實現對每位德育工作者的“價值賦能”,以“三好”德育課程活動建設,即開設好“德潤三課”、開發好“紅潤教材”、使用好“校本教材”,全面助力每位少年兒童的“成長閃亮”。
課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潘佳艷帶領工作室成員創新構建“德潤三課”育人體系,打造貫穿學生成長全程的特色德育課程。“開學第一課”以思想教育為核心,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畢業最后一課”聚焦責任擔當,為學生注入前行力量;“德育小課”則立足日常點滴,通過微主題、微活動、微實踐,實現德育的常態化浸潤。
教材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媒介,潘佳艷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聚焦家門口的紅色記憶,牽頭工作室成員精心編撰紅色校本讀物《我尋鎮海那抹紅》。該讀物以“品味”“尋訪”“重走”“傳承”四大主題為脈絡,通過“感知—體驗—踐行—內化”的漸進式設計,由表及里,由淺入深,讓學生觸及“處處可見、處處可感、處處可學”的新時代“紅學”,于潛移默化中厚植家國認同。該套紅色教材憑借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和創新特色,在2022年鎮海區紅色教育資源評選中脫穎而出,榮獲校本教材類一等獎。
在構建全學段特色校本課程體系的同時,潘佳艷聚焦“因材施教、精準育人”,與成員一起適恰性地打造了一系列針對性強的日常德育校本教材,如《我是外實新一員》助力一年級新生平穩度過“幼小銜接”關鍵期,《海潤德育》圍繞生活中的德育,開發出午間德育微課程,工作室還歷時五年精心研發“公益”主題校本課程,致力于讓公益服務意識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2024年3月,通過工作室的“海潤少年公益行”項目,6名來自北川的學子,跨越2000公里,受邀參加為期三天的深度游學活動,親自體驗鎮海的文化特色。這場跨越地域的文化之旅,不僅讓北川學子收獲了知識與感動,更播撒下了友誼與希望的種子,生動詮釋了“海潤”德育的深遠意義。該項目活動曾一度登上省市區級媒體的頭條。
“海潤德育,讓每一個都閃亮。我們越來越篤定,德育工作是一個動態的持續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工作室的每一個成員都將為德育教育發一分光,出一份力。”潘佳艷笑著說道。相信在未來,潘佳艷德育名師工作室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立德樹人的征程上續寫新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