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康復護理措施對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 選擇2022年6月- 2023年6月醫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中醫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結果"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等心理狀態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DS、SAS評分均下降,但觀察組患者各項心理狀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提高,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中醫康復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狀態有明顯改善作用,可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關鍵詞】" 惡性腫瘤;中醫康復護理;心理狀態變化
中圖分類號" R248.9"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08--04
惡性腫瘤是一類惡性程度高、復發率高且病程復雜的疾病類型,不僅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生理痛苦,還對其心理狀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惡性腫瘤患者在確診及治療過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尤其是在接受放化療等治療期間,患者的心理負擔往往進一步加重。長期的負面情緒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影響其治療依從性,使其對治療過程缺乏信心,進而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復。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狀態,成為醫學研究與臨床護理關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療領域逐漸認識到心理護理在腫瘤治療中的重要性。中醫康復護理作為一種融合了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理念的護理方法,在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狀態方面表現出獨特的優勢。通過中醫康復護理,可以從身心整體出發,結合情志調護、經絡疏通、飲食調理等手段,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本文旨在探討中醫康復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評估其在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方面的臨床效果,以期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2年6月- 2023年6月醫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診斷惡性腫瘤,病情穩定者;無嚴重器質性疾病及精神病史。排除標準:有嚴重并發癥者;患有其他惡性疾病者;拒絕配合護理干預者。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
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8.5±6.3歲;平均病程2.2±1.4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8.1±6.7歲;平均病程2.0±1.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 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方案,主要包括基礎護理、藥物治療和心理支持等。
(1)基礎護理:主要針對患者情況制定個體化護理計劃,其中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指導及日常飲食合理配置[2]。護士對患者進行細致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對自身情況和用藥注意事項的認識。具體內容有:引導患者合理膳食,提出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要原則,適當攝取脂肪,忌食辛辣,油膩的食品;還要注意規律作息、睡眠時間充足、忌熬夜、過度疲勞。另外護士還對患者的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等基礎生命體征進行經常性監測,以保證患者生命體征保持在一個平穩的區間。發現異常情況后,應立即采取措施減少并發癥發生的概率。
(2)藥物治療:按照醫生的建議接受了化療藥物的治療,其中主要采用的是抗腫瘤藥物順鉑(Cisplatin)。這種藥物是為惡性腫瘤患者設計的常用化療藥品,其推薦的劑量是每平方米體表面積80mg,并按照定期給藥的模式進行[3]。順鉑作用機理主要是抑制癌細胞DNA合成而實現阻斷腫瘤生長。但是順鉑毒副作用較強,表現為惡心,嘔吐和腎功能損傷,所以在給藥過程中醫護人員密切注意患者反應,根據患者耐受程度及時調整給藥劑量。另外,針對腫瘤患者疼痛這一通病,止痛藥物也成了護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給予患者嗎啡緩釋片,每天的劑量是30mg,具體的劑量會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靈活的調整。嗎啡是強效的阿片類止痛藥物之一,能有效地減輕中重度的疼痛,但是長期應用會出現依賴性等不良反應,故應用時,醫護人員將對患者疼痛程度及藥物反應進行嚴密監控,并對治療方案進行適時調整。
(3)心理支持:重點是對患者治療期間可能產生的焦慮、抑郁等問題進行處理。因惡性腫瘤患者面對病情時常出現情緒波動,醫護人員與患者交流,聽取其需要及困惑并盡量給予情緒支持。心理支持主要表現為:經常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內心感受、協助患者樹立積極治療心態等;同時鼓勵患者和家屬密切交流,在家人支持力量下減輕心理壓力。當患者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焦慮或者抑郁癥狀后,護理人員將針對患者的具體表現給予恰當的情緒疏導以幫助患者構建更加積極的心理狀態繼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4-6]。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中醫康復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特別是焦慮和抑郁癥狀。中醫康復護理方案主要由中醫心理疏導,針灸療法及中藥調理等組成,其目的是結合中醫理論對患者身心健康進行整體調理,取得身心兼顧的療效。
(1)中醫心理疏導:是中醫康復護理中最核心的一環,它運用中醫傳統情志調節法進行治療[7]。此法以“心身合一”思想為依據,重視情志在養生中的作用。護理人員與患者深入交流,有助于患者正確地看待疾病,引導其樹立積極態度。對腫瘤患者而言,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比較多見,特別是疾病發展過程中或者治療過程中的情緒。通過情志調節使患者更能了解病情進展,緩解心中緊張情緒,提高治療信心。另外護理人員也鼓勵患者參加適當放松訓練如五行導引術及八段錦。這些中醫傳統運動療法既可以調整身心,又可以幫助患者通過呼吸調節、輕柔動作等方式來減輕心中的憂慮。研究表明這些放松訓練對改善患者心境、降低負面情緒、促進心理健康康復有一定幫助[8]。
(2)針灸療法:是中醫康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調理患者情緒,提高整體健康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針灸療法是以刺激機體特定穴位來調整經絡氣血的運行以達到疏肝解郁,安神定志之功效。對于本次研究惡性腫瘤患者而言,常見針灸穴位有神門,百會以及合谷。這些穴位與中醫理論的調節情緒,安神密切相關。每一次的針灸治療持續20min,并且每周進行3次,整個治療周期都在觀察中。經定期針灸調理后,焦慮、抑郁情緒明顯減輕,有患者也反映睡眠質量提高。另外,針灸可以減輕患者由于治療而產生的某些副作用,例如惡心,嘔吐,乏力等癥狀,從而改善了總體生活質量。中藥調理為觀察組護理方案的又一個重要環節。中醫強調辨證施治,根據每一個患者不同的體質、疾病,給予個性化中藥調理。本次研究將安神定志湯作為緩解焦慮和鎮靜安神經典方劑統一應用于觀察組。主要原料有酸棗仁,柏子仁及龍骨,這類藥物中醫理論認為有安神定志,養心安神之功效?;颊呙刻旆采穸ㄖ緶?劑,分早、晚2次服,經過長時間調理達到平衡陰陽,減輕焦慮抑郁之效。相對于單純化療藥物治療,中藥調理能更全面地調整患者生理狀態,既有利于緩解情緒波動又能增強患者免疫力,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解決腫瘤治療副作用。
(3)中藥調整:在藥物治療方面,觀察組的患者接受的化療方案與對照組保持一致的基礎上加用中醫藥調理即日服安神定志湯治療。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切實提高其心理狀態及總體生活質量。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SAS量表涵蓋了20個項目,分值范圍為20~80分;SDS量表也涵蓋了20個不同的項目,分值范圍為25~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焦慮或者抑郁程度越高。
(2)生活質量評分:采用WHO生活質量簡表(WHOQOL-BREF)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評估的范圍覆蓋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交關系以及環境等4個方面,每個方面的分值范圍均為4~20分,分數越高意味著生活質量越高。
1.4" 數據分析方法
運用 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SDS、SAS等心理狀態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DS、SAS評分均下降,但觀察組患者各項心理狀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提高,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3" 討論
中醫康復護理干預方法較多,涉及心理疏導,針灸療法及中藥調理。中醫康復既重視對機體的救治,又重視對情緒、心理狀態等方面的調整,集中體現了中醫“治未病”思想。護理人員在中醫心理疏導下,可以幫助患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認識自身的病情,降低對病情的緊張和焦慮感。同時五行導引術、八段錦這些傳統放松訓練可以幫助患者在全身放松時獲得內心的安寧,對腫瘤患者來說尤為重要。針灸療法的運用,使中醫康復護理效果得到進一步加強。通過有針對性地刺激穴位,使患者氣血運行好轉,情緒調節效果明顯。針灸既可以幫助解除焦慮和抑郁,又可以緩解治療所帶來的生理上的不適感,促進生活質量的全面改善。很多患者體驗針灸之后普遍感覺精神狀態變好、睡眠質量提高、日間疲憊感降低。在中藥調理中,安神定志湯為其應用提供中醫科學支撐,根據不同患者具體情況個性化配置,有效均衡人體陰陽。中藥中天然成分比化學藥物不良反應少,可長期服用,使患者既能進行化療,又能對心情及身體狀況進行雙調理。這一綜合干預明顯地給患者帶來更綜合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恢復[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DS、SAS等心理狀態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中醫康復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并顯著提升其生活質量。中醫康復護理不僅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同時對其整體生活質量也有積極影響。中醫康復護理的優勢在于采用了綜合性的干預措施,包括心理疏導、針灸治療、中藥調理和傳統養生訓練等。這些方法不僅著重于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同時也關注其情感調控和心理健康。例如,心理疏導可以幫助患者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病情,減少對疾病的恐懼,從而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通過情志調護、認知干預等中醫心理學方法,護理人員能夠引導患者建立更加積極的心理認知,提高其應對疾病的信心。此外,組織患者之間的交流活動,構建社會支持體系,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適應能力。在本研究中,針灸治療在調節患者情緒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觀察組患者接受針灸干預后,焦慮和抑郁癥狀均有顯著緩解,這可能與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神經遞質分泌,從而穩定情緒相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日間疲勞感減輕,心理狀態更趨穩定,表明針灸治療在中醫康復護理中的重要性。此外,中藥調理作為中醫康復護理的核心干預手段之一,也在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方面展現出積極效果。本研究采用的安神定志湯能夠安定心神、調和氣血,從而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與部分西藥相比,中藥因其天然成分和較少的不良反應,更適合作為長期心理調理方案。在化療或放療期間,結合中藥干預,不僅可以降低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還能增強患者的心理適應能力,進一步改善其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中醫康復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狀態有明顯改善作用,特別是對減輕焦慮,可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4" 參考文獻
[1] 李媛.網絡化持續康復護理支持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中華養生保健,2023,41(11):136-139.
[2] 羅虹.快速康復護理聯合氣壓波治療儀對卵巢癌患者術后DVT發生率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30): 4394-4395.
[3] 杜耀瑞,陳海軍.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結合中醫特色護理在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29):5530-5533.
[4] 王亞蘭,程曉婕.早期康復護理對骨盆惡性腫瘤患者組合式半骨盆置換術后患肢功能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9):1131-1133.
[5] 陳泊言.早期康復護理對骨盆惡性腫瘤患者組合式半骨盆置換術后患肢功能的影響[J].腫瘤基礎與臨床,2021,34(4):350-352.
[6] 李義娟.間歇夾管結合盆底功能訓練在婦科惡性腫瘤術后留置導尿管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黑龍江醫學,2021,45(8):883-884.
[7] 李淑萍.快速康復護理模式聯合奧馬哈延續護理在婦科惡性腫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6):127-128.
[8] 劉俐惠,李溫榮,田紅梅,等.腫瘤康復護理門診在腫瘤專科護理發展中的實踐與成效[J].中國護理管理,2021,21(2):167-171.
[9] 李倩,張秀彩,蘇慶玲,曹倩,張楠.卵巢癌圍術期行快速康復護理的臨床價值[J].甘肅科技縱橫,2020,49(12): 80-82.
[10] 李莉娜,阿也提古麗,文博,任麗.中藥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化療間期與康復期中醫癥狀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5):164-165.
[2024-10-2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