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杭州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可喜進展,深刻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民營經濟是浙江活力所在”重要論斷的實踐偉力?!昂贾萘↓垺钡尼绕鸨砻骱贾菝駹I企業科技創新模式有了新突破。杭州完善政府與企業高效互動機制,引導民營企業緊抓科技革命機遇,煥發出新的活力。新一代科技型企業家群體具有國際化視野與多元知識儲備,借助開源創新壓縮科技成果產業化周期。政府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構建起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的新格局。杭州經驗為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有益借鑒。
關鍵詞 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杭州
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民營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民營企業既是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的主體,也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力軍。游戲科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云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杭州六小龍”的出現,證明民營企業創新創業活力是破解科技與產業兩張皮難題的重要一招。研究科技創新成果如何更快速地轉化為產業優勢這一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杭州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新模式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強調,“浙江最大的優勢是民營經濟先發優勢”。在浙江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阿里巴巴、萬向、網易、新華三等杭州科技型企業曾經成為創新發展的樣板。近年來,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型企業家群體的崛起,標志著杭州民營經濟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一)新一代科技型民營企業家崛起
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時提到,“我在福建和浙江工作時,就很認同當地一些民營企業立足實業、聚焦主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做法”。浙江傳統民營企業家在改革開放初期,緊抓時代的紅利和機遇,取得了顯著成就,而新一代科技型企業家則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全球眼光。
一是具有較高學歷背景和專業科技素養。新一代科技型企業家群體的創新思維和戰略能力,為企業技術創新突破和產業賽道選擇奠定了堅實基礎。DeepSeek核心團隊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成員占比達62%,且來自浙江大學等頂尖高校的計算機、人工智能等專業,推動核心技術突破?!暗谄邨l小龍”靈伴科技創始人祝銘明畢業于浙江大學計算機專業,自主開發了原創OS代碼,攻克底層關鍵技術。
二是具有顯著的國際化特征。新一代民營科技型企業家往往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強腦科技團隊早期在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孵化,積累了國際前沿的腦機接口技術研發經驗。多名核心研發團隊成員來自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將全球先進技術融入企業創新體系。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團隊在仿生運動控制算法領域實現突破后,與英偉達達成聯合開發協議,并推動相關產品進入歐美高端市場。
三是重視團隊的多元化構建。多元化的團隊吸納了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形成了跨界協同效應。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兼具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學術研究經驗與商湯科技的產業應用背景,其核心成員涵蓋金融、算法、產品等全鏈條。新一代民營科技型企業家傳承了浙江傳統企業家群體的優良基因“四千精神”,追求技術創新突破,保持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感與快速響應能力。
(二)迅速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焙贾菝駹I科技型企業在緊抓發展機遇中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創新嗅覺。
一是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成為科技革命的關鍵突破口。當前,全球正經歷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谷歌、微軟、特斯拉等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加大戰略投資,從基礎算法到應用場景落地全面布局。我國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引下,已形成長三角人形機器人產業帶、京津冀大模型創新集群等戰略布局,其中浙江民營企業成為重要突破力量。
二是新銳民營企業抓產業發展機遇的敏感性強。以杭州云深處科技為例,公司以行業級四足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確立了其在復雜場景應用中的領先地位,占據國內工業巡檢市場85%以上。Deepseek則在大模型領域持續突破,其開源大模型訓練成本僅為行業標桿的1/10,為國產AI注入強勁動力,彰顯了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獨特價值。
三是傳統民營企業積極融入新興產業生態鏈。傳統制造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和產業鏈延伸,在新能源、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實現跨界突破。臥龍電驅依托傳統電機制造優勢,加速向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滲透,三花智控電子膨脹閥全球市場占有率超60%,為特斯拉提供熱泵系統核心組件。傳統民營企業加快向新興產業的“非線性躍遷”,形成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新格局。
(三)以商業模式創新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民營企業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轉化—商業創新—產業落地”的完整創新生態,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搭建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新型橋梁。
一是領軍企業開源創新的范式突破。DeepSeek采用MIT許可證,全面開源模型架構和模型權重,“低成本+高性能+開源”的模式打破了國外對大模型的壟斷。更具戰略意義的是,DeepSeek構建的開源生態吸引全球開發者共同參與創新,形成“技術開源+場景多元”的雙螺旋驅動機制,極大地加速了模型迭代優化與應用場景創新,引發“人工智能+”產業新浪潮。宇樹科技強化學習代碼全面開源,支持英偉達ISAACGYM平臺,提供從理論研究到實際應用的全鏈條支持。
二是構建“基礎研究—技術轉化—商業創新—產業落地”的全鏈條協同。杭州民營企業搭建開放式創新平臺,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實驗室,形成了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的動態閉環。打破傳統創新模式的局限,形成技術與市場雙向互動關系,即企業將市場需求精準傳導至研發環節,引導基礎研究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力。同時,快速實現商業價值轉化,大幅縮短創新周期。
三是以“關鍵適用技術”創新促進成本下降和應用場景爆發。民營企業聚焦“關鍵適用技術”創新,加快商業模式的現象級突破,催生“成本下降—場景應用—技術迭代”的乘數效應。DeepSeek通過算法創新使模型訓練能耗降低90%,帶動AI應用成本下降一個數量級。強腦科技的神經信號處理算法,使腦機接口設備成本降低85%,將原本百萬元級的醫療設備降至消費級價格區間,大大推進了腦機接口技術的規?;瘧?。
(四)以靈活的資源配置方式降低發展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營經濟是浙江活力所在”。民營企業在資源市場化配置中展現出極強的靈活性和敏銳度,尤其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過程中,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高效整合人才、資金與技術等關鍵資源,降低發展風險。
一是推進核心技術突破的高效決策機制。在早期科技創新領域中,杭州民營企業展現出卓越的資源配置效率。民營企業決策鏈條短、試錯容忍度高,能夠快速調整技術研發方向、捕捉市場機會。DeepSeek從金融量化轉向AI大模型的跨界轉型僅用18個月。群核科技在3D引擎研發中受益于阿里云提供的戰略資源支持,實現跨企業的技術協同創新,推動了核心技術迭代升級。
二是健全市場資本對創新創業的敏捷支持機制。杭高投引導基金積極投資宇樹科技和云深處科技,同時,大量民間社會資本參與投資。阿里系、浙商系資本形成“5分鐘路演即投資”的高效機制,宇樹科技憑借政府“高容忍度虧損基金”注資,實現四足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突破,推動四足機器人價格降至萬元級。
三是加快“四鏈融合”形成獨特的抗風險機制。民營企業靈活選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切入點,形成獨特的資源配置路徑。宇樹科技憑借周邊精密制造企業的供應鏈網絡,將樣機組裝周期壓縮至3天,再通過政府“高容忍度虧損基金”注資,吸引全球機器人領域人才,實現核心技術迭代突破。通過以上“四鏈融合”形成“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市場驗證”的閉環生態,不僅加速了成果轉化,而且通過多鏈聯動分散了風險。
二、政府促進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新機制
民營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固然有其自身“創新基因”,但也離不開政府支持創新創業的“生態沃土”。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強調,“浙江最大的優勢是民營經濟先發優勢”,圍繞“怎么把這個優勢發揮好”這篇大文章,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親商、富商、安商”。杭州科技型企業群體的崛起,是杭州、寧波、嘉興、紹興等城市優化創新創業發展環境,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大規模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構建全流程、全方位創新創業政策體系的必然結果。
(一)建設高水平城市創新體系大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浙江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標桿,杭州通過高能級創新平臺搭建、多元主體協同創新和全域創新生態培育,形成了“基礎研究—技術轉化—商業創新—產業應用”全鏈條創新體系,成為我國創新型城市的“新明星”。
一是城市高能級平臺構筑創新策源主陣地。杭州高新區(濱江)排名全國高新區第五位,近年來,加快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的步伐,構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大科技底座。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作為城市創新策源地,集聚了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等1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這些高能級平臺成為吸引國際頂尖人才、加強學科建設、孵化新興企業群體的“梧桐樹”。杭州創新策源呈現“多中心”“百花齊放”態勢,“杭州六小龍”就分屬不同主城區。
二是打造實驗室矩陣與技術創新中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浙江省十大實驗室中有7家坐落于杭州,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之江實驗室主攻智能感知、智能網絡、智能計算等五大方向,203天建成具備支持萬億級參數大模型訓練的浙江新型算力中心,一年內四次將太空計算軟硬件技術“送上天”,星載智能計算機、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統等成果搭載衛星實現在軌良好運行。
三是新型研發機構促進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新型研發機構兼具靈活性與嚴謹性。發展區域性新型研發機構,有效激發了各類創新主體高水平合作的積極性,讓科技與產業真正發生“化學反應”。蕭山北大信息技術研究院采用“企業出題、院校解題、政府助題”模式,聚焦破解智能裝備、工業軟件等領域的“卡脖子”技術難題。
(二)超前布局未來產業的“育種”政策
杭州以超前布局和專項產業基金推動未來產業發展,規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頭雁城市。依托未來產業培育行動及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推動技術創新突破,融合多元應用場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生態高質量建設。
一是加強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的戰略布局和規劃。早在2021年,《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提出,杭州要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頭雁城市?!逗贾菔形磥懋a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6年)》重點聚焦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和合成生物五大風口產業,計劃到2026年底,力爭建成10個未來產業創新聯合體,構建“5+X”產業體系。
二是設立未來產業專項基金。2008年,杭州成立政府引導基金、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來。2024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打造“3+N”杭州產業基金集群聚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整合組建了杭州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和杭州并購基金三大母基金,為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助力五大產業生態圈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三是以多元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實際落地。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涵蓋了電子政務、“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浙政釘”平臺等,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杭州在特定場景(如良渚博物館講解員和數字播報員等)加快AI應用推廣。這不僅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也為企業提供了寶貴的測試平臺和發展機遇。通過政策引導和實際場景深度融合,成功構建了有利于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三)構建全方位支持創新創業的優良生態
近年來,浙江推動政務服務從降低成本轉向服務增值,啟動了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讓政府部門從原先的“有什么,給什么”轉變為“要什么,給什么”。杭州積極培育“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創新文化,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全力幫助廣大企業增加創新創業收益。構建以高校、實驗室、大平臺、特色小鎮為核心的創新生態圈,大力支持布局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產業新賽道,踐行“店小二”服務理念,全程助力企業成長。
一是打造創新創業政策集成包和增值服務。杭州構建了覆蓋資金支持、空間保障、人才引育、生態培育的全鏈條政策體系。建設城西科創大走廊,突破行政區劃限制,形成大學、大裝置、大平臺、特色小鎮、孵化器的創新生態圈。培育“大企業+細分龍頭+小微協同”的創新生態,鏈主企業釋放技術紅利,細分龍頭專注場景創新,小微企業加速孵化應用。推出“春雨計劃”、發放“青荷禮包”吸引人才,為創新創業提供分層次、全流程保駕護航。
二是完善高新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杭州以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為目標,聚焦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未來賽道,構建“全周期金融扶持+靶向性政策突破”的雙輪驅動體系,超前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耐心資本”模式,形成“母基金+專項子基金+市場化基金”的架構,積極推動數據資產化,開展數據資產質押融資試點。
三是踐行“店小二”服務理念。積極推動政府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意識,貫徹“三到”理念,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安唤胁坏健笔刈o創新邊界,大數據后臺摸排企業需求,提交需求自動觸發無感審批程序;“隨叫隨到”快速響應創新需求,關鍵事項開通優先處理通道;“辦事周到”保障高質量服務,配套解決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顧之憂。如靈伴科技在申請政府獨角獸300萬元補貼時,走完申請流程后8分鐘到賬,凸顯了“店小二”服務的高效與真誠。
(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集群“熱帶雨林”
近年來,杭州以特色小鎮培育為起點,加快新興產業集群的培育,并不斷提供系統性支持。大力推動鏈式創新,構建“榕樹式”產業生態,推動企業間的協同創新,激發產業“聚變裂變”。
一是重構區域產業空間格局。杭州通過“一區一主業”規劃,引導各區(市)聚焦優勢領域,形成差異化產業布局。城西科創大走廊主推數字經濟,以阿里云、螞蟻、淘寶為核心,培育云計算、金融科技、跨境電商等產業鏈,與西湖大學、阿里巴巴達摩院、之江實驗室等創新平臺交融互促。濱江區匯集??低?、大華等數字安防龍頭。錢塘區依托杭州醫藥港,集聚生物醫藥企業1600余家,默沙東、輝瑞等全球十大知名藥企紛紛落戶此地。
二是特色小鎮促進新興產業和企業的孵化。自2015年啟動特色小鎮建設以來,杭州已建成省級特色小鎮30個。特色小鎮以“小而精、專而強”為原則,聚焦細分領域,依托高密度創新要素、高強度資本投入和高品質生活配套等優勢,成為新興產業、創新企業的培育沃土。如強腦科技位于余杭區人工智能小鎮,游戲科學位于西湖區藝創小鎮,云深處科技緊鄰浙大紫金科創小鎮。
三是鏈式創新構建“榕樹式”產業生態。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實行“鏈主企業聯合出資掛榜”制度,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杭州培育壯大“新四軍”主體(海歸系、浙大系、阿里系、新浙商系),形成“主干強、根系深、枝葉茂”的“榕樹式”產業生態,實現全鏈條協同創新。阿里巴巴、網易、??低暤三堫^企業以供應鏈協同、技術擴散、資本紐帶等吸附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共生網絡。
三、杭州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經驗啟示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轉型升級理念,并親自為杭州數字化發展定向把脈,推動杭州“天堂硅谷”建設。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對民營企業努力為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多作貢獻提出新要求、新期待?!昂贾萘↓垺奔润w現了浙江“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杭州“天堂硅谷”建設的實踐成果,也積極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企業再立新功的號召??偨Y杭州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成功經驗,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發展理念:從粗放型經濟增長到科技驅動的戰略轉型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開創性提出“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理念,強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杭州民營經濟的轉型始于對傳統產業重構和新興產業培育。一方面,作為“數字經濟第一城”,杭州加快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并推動傳統制造企業智能化升級。如杭氧集團從傳統空分設備制造商轉型為工業氣體服務商,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遠程監控和能效優化。杭州通過“工廠物聯網”專項政策,設立“未來工廠”培育庫,引導企業由代工生產轉向自主品牌研發。另一方面,“畝產論英雄”加快了土地資源的高水平配置。蕭山、余杭等地騰退的化纖、印染企業用地,優先用于建設人工智能小鎮、生物醫藥產業園,形成“退二優二”的產業迭代路徑。這種“騰籠”與“換鳥”的協同,本質上是城市創新資源要素的重新組合。
(二)“塑造發展新優勢”的生動實踐:城市創新體系推動創新企業群體的崛起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浙江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杭州創新企業群體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浙江和杭州創新驅動發展十年實踐的碩果,更是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的縮影。一方面,杭州城市創新生態已經呈現出“大平臺+小集群”的獨特架構。城西科創大走廊串聯起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阿里巴巴達摩院等高能級平臺,形成了“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場景應用”的完整鏈條。另一方面,在資本賦能方面,杭州依托“鳳凰行動”計劃,構建了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體系。天使投資聚焦種子期項目,而科創板注冊制改革后,杭州新增31家科技上市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直播電商、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新業態迅速增長,形成抗風險能力極強的“創新雨林”。
(三)科技創新的發展基因:歷史經驗與賽道選擇的必然性
“浙江最大的優勢是民營經濟先發優勢?!焙贾菘萍紕撔碌膸状未蟀l展源于杭州及其民營企業對產業新賽道和“時代風口”的敏銳嗅覺和緊抓機遇的能力。一方面,在互聯網時代,阿里巴巴通過淘寶網引領了電商時代的“風起云涌”,物聯網興起時,海康威視、大華等抓住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風口。當前,杭州又在人工智能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上“搶跑”,Deepseek的開源大模型已經滲透到云計算、通信、醫療、教育、金融等眾多場景。另一方面,在賽道選擇上,杭州民營企業展現出“長周期布局+快速迭代”的策略,如阿里云自2009年投入云計算研發以來,歷經十年,終成全球第三大云服務商。這種戰略定力,使杭州在云計算、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提前卡位。
(四)商業模式的創新活力:科技革命向產業革命轉化的橋梁
杭州民營企業擅于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加快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融資優勢,搭建跨越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商業模式的創新讓低成本、高性能的創新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推動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向產業革命演進。人工智能時代,“杭州六小龍”建立的“技術開源+場景多元”雙螺旋發展機制,推動了人工智能走向“人工智能+”的產業熱潮。與此同時,杭州正通過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集聚人才、資本等要素,發揮人工智能產業先發優勢,推動大模型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探索科技革命向產業革命演進的新范式,培育有生命力的企業新業態、新模式。
參考文獻:
[1]申孟哲.“杭州六小龍”:求索與啟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2-19(01).
[2]甘居鵬,何泠瑤.“六小龍”震動全球科技圈 何以杭州,答案或許就藏在這里[N].錢江晚報,2025-02-12(08).
[3]李潔瓊,蔣瑞飛.杭州民營企業家:大膽發展,創新發展[N].中華工商時報,2023-
08-01(02).
[4]陸岷峰.加大民營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J].國家治理,2024(22):17-22.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科技支撐的能力提升及體系完善研究”(編號20VYJ059)的階段性成果。
(包海波系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省“八八戰略”創新發展研究院教授;李文杰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李慧珍 中共寧波市北侖區委黨校)
【責任編輯:方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