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藝術自誕生以來,一直是科技進步的先鋒。如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推動了電影行業及其相關的聲畫、視聽創作制作進入新的階段,相應地,電影創作制作的思維、方法以及策劃也在不斷更新。面對這一技術的應用和創作中的人機交互控制,電影相關專業的思維與邏輯如何與人工智能深度對話,人工智能技術呈現的電影美學特征及其審美是否能與人對話溝通,顯得十分重要。理解智能技術與人的電影藝術審美觀念和創作共識相一致,把握智能技術的影視美學特征表現,才能更好地呈現影視美學的“第七藝術”?;蛟S,這將成為“第八藝術”——力圖構建人與AI共同創作影視作品的完美對話。
電影電視不僅源于科技,也成就了科技。影視制作創作中總是能體現出各種科技的應用,與科技進步緊密相連,二者同步發展。人工智能(AI)的進入影視領域和創作制作影視作品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AI應用的新領域,影視創作制作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其表現方式與傳統實拍電影創作制作有著顯著的不同。
AI不僅在影視技術層面帶來創新,還為創作思維提供了新的視角,推動影視產業向更高層次升級。盡管AI在劇本創作上的創意深度尚需提升,但其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劇本和文學作品,生成新內容的能力正在飛速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影視制作中的智能科技應用也在不斷拓展。AI通過深度學習模擬演員表演,為虛擬角色增添真實感,并制定相應的制作策略。AI技術與影視領域的融合正在重新定義行業標準,引領電影藝術創作進入一個全新的質變階段,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正逐漸浮現。
影視藝術知識結構、美學表現模型的人機交互邏輯共識
影視藝術的知識結構以及美學表現模型,需要與人機交互邏輯達成共識。人工智能與人類思維的交流,基于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思維傳達的一致性。圖形圖像所指示的創意表現指令,同樣以語言傳達思維為基礎。有效的人機溝通和理解彼此的情感與意圖,是影視創作中聲畫節奏、情感傳達和主題核心表現的重要基礎。
在影視創作制作的人工智能平臺上,必須置入和確立專業影視術語、規范操作方式和明晰美學特征,明確表現方式和要點,并具備指令模塊以及友好的人機思維邏輯交流。這樣才能讓機器理解人的意圖,確保核心內容實現和表達的一致性,這是理想的人工智能影視創作制作所應有的。
人工智能的自我學習能力和人機協同的不斷完善,為影視創作編輯提供了更多的創新可能性。人工智能與人類在影視專業術語的表述和使用上需要準確且一致。智能技術的影視美學表現應包含實拍中的設備數據,如光學數據、影像數據、色彩數據等,這些數據應具備專業深度,并與專業影視制作人員的表現要求相統一。此外,在邏輯理論方面的量化,如景別、構圖、虛實、對比的程度范圍值,也應與實際應用者的表達保持一致。這樣才能符合影視藝術表現的美學特征。
要構建專業的影視智能創作制作表現系統模塊,必須以影視創作制作的實拍流程思維為基礎,并將影視藝術美學特征及其表現融入其中。人工智能影視創作制作需要在數據庫中建立相應的表現思維數據模塊,例如:攝影表現系統、場景美術表現系統、人物造型系統、語言和動態表現系統、聲音表現系統、時空節奏劇作結構系統、燈光系統等。
在人機互動中,系統需要滿足人的獨創性表現指令,創作出獨特而非千篇一律的影視聲畫內容。雖然許多三維軟件中已有較為成熟的攝影機參數模塊,但在人機操作的獨創性表現方面,應提供滿足人獨創性需求的互動功能,例如,人工智能的虛擬攝影操作應當反映現實攝影的操作。
只有具備有效的人機互動和人性化無障礙溝通,才能確保影視創作和藝術作品的獨創性。目前,人工智能在影像創作制作方面還處于發展階段,文生圖形和影像、圖生圖形和影像的可控性和獨創性均需加強。
盡管語言的邏輯一致性是影視創作表現的基礎,但藝術作品的創作尤其是造型藝術,往往包含著難以用語言表述的元素和表現手法。創意表現常常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因此,操作草圖和進行頭腦風暴的創意表現就顯得尤為關鍵。人工智能的影視創作制作平臺應當在人物造型草圖、人物服飾、人物形象等方面具備理解草圖和快速表現的能力,以便識別人物形象的基本形態,從而理解人的基本創意表現和需求。機器對圖像的識別,以及對基本圖形的理解是機器再現人類創意的關鍵環節。
影視創作的分鏡設計和草圖繪制是創作者進行頭腦風暴的重要過程。分鏡設計以及故事板的制作,為許多大制作影片提供了精湛的鏡頭畫面和敘事決策。故事板和鏡頭表現的繪制是影片創作制作過程中的重要前期設計階段。
實拍電影操作和方式技術的“圖生圖”是智能影視創作表現的專業境界
當前人工智能在影視創作制作過程中的應用形式多樣,包括語言文字方式的人機交互智能思維邏輯,如劇本的智能創作、導演設想的智能化實現、后期制作的智能化合成與效果處理,以及聲音和音樂的智能化創作生成等。盡管人工智能在影視創作中的應用形式多樣,如智能劇本創作、導演設想的智能化實現、后期制作的智能化合成與效果處理,以及聲音和音樂的智能化創作生成,但“圖生圖”技術是智能影視創作的高級境界。這種技術能夠直接從圖像生成圖像,為影視創作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實拍電影創作制作擁有成熟完整的流程和美學特征,聲畫視聽的表現標準以及攝影、服、化、道、表等工序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共同構成了電影藝術的魅力。然而,人工智能在影視創作中的應用仍然需要遵循這些美學特征。人工智能影視創作的基本模塊應該能夠識別和模擬實拍電影的操作和技術,實現人性化、無障礙的人機交互。例如,畫面軸線關系、機位、景深焦點、景別節奏以及服飾和用光的篩選等,都需要具備指令配比環節,這樣的人工智能影視創作才能高效、可控且具有獨創性。
人工智能的“圖生圖”技術將更好地融入人類的決策和創意,大大提升影視創作的可控性和獨創性。這不僅是人工智能在影視創作領域成熟的一個標志,也是未來影視創作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第八藝術?AI影像世界的歸宿
隨著AI的人機交互和思維溝通技術的迅猛發展,實現理想境界的AI影視創作制作表現作品似乎已不再遙遠。盡管AI影視創作有著顯著的技術進步,但它仍難以完全復制實拍電影藝術的核心價值,這種價值深深植根于人類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表達中。實拍電影藝術的靈魂在于它體現了人的情感與創造力,通過演員的表演傳遞角色的情感,這些情感根植于演員的生活體驗和內心世界的投射。AI盡管可以模擬出各種表情和動作,但缺乏真實的人生經歷和社會生活情感,它的“情感”是基于算法和數據分析而生,顯得生硬且缺乏感染力。
實拍電影藝術的價值還體現在文化傳承和藝術教育上。電影不僅是娛樂的工具,它也是傳遞不同文化背景、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的載體。電影中的人物、場景和故事能夠反映出特定時代的精神面貌,這種文化的傳遞和藝術的熏陶是AI難以替代的。
電影制作也是一種社會協作的體現,涉及編劇、導演、演員、攝影師等多方面的專業人才,是團隊合作的結果。這種協作不僅在技術層面體現,更是在創意碰撞和情感交流中展現。AI雖然在視覺效果和特效制作上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在場景真實性、光影處理、細節刻畫等方面,實拍電影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
實拍電影藝術所蘊含的情感溫度、創作自由、文化傳承和社會協作的價值,是AI技術難以全面復制的。電影藝術的本質在于人性的探索和表達,這是AI無法觸及的領域。電影作為“第七藝術”,在實拍電影過程中,臨場感和血肉感常常在創作制作中升華為情感思想,這些是AI無法完全復制的過程。AI的創作基于預設的算法和程序,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可預測性,缺少了實拍電影藝術中創作者的生動與鮮活。
盡管如此,AI時代和AI影視創作制作的發展勢不可擋,它將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并在未來電影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將被稱為“第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