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總會生出一種必須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欲望。
中學的課桌、大學的自習室、工作的工位……每個人似乎都會順著一條線時刻不停地往前走,看到別人的“人生曠野”時,也意識到自己需要向外伸出觸角,感受和經歷充滿未知的、更加豐富的世界。
本期“后窗”誠邀大家分享“向外舒展”的故事,是充滿新鮮感的旅行、是出發時的驚喜……
第一次去日本。去之前,帶著對于村上春樹、宮崎駿動畫、坂本龍一、谷川俊太郎的熱愛癡迷,帶著對于太宰治、管田將暉和漂白日劇的崇拜。
后來,可惜,沒有找到日劇中的日本:導游嘰里咕嚕一路啰里吧嗦地推銷日本產品、保溫杯、手表、衣服、酵素養生片,講自己在東京和大阪都有房產是“小富婆”,講自己是名古屋大學畢業和在松下做設計部長在東京幸福生活,一路上似乎都在追趕DDL,10小時白天能在面包車上耗費5小時……
印象最深是鐮倉。一大片綿延無盡的海,海上有人開帆船,海邊沙灘有手牽手散步的小情侶、成群結隊練瑜伽的老外,還有堆沙子的小娃……陰天沒有風吹日曬和金沙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似乎所有人都可以面對大海成為自己。“你是云是海是忘卻,你也是你曾失去的每一個自己”“山教會我,所有的選擇都是相連的,海教會我,所有的命運都是起伏的”,博爾赫斯和庫索說得真好。
圖片是老娘第一次在京都喂小鹿,出生于13線小鎮的她第一次出國游,接近60 歲的她開心得像個6歲少女。以后希望還有機會,一直陪著她吧。
阿秦
2024年,我去了二十幾個城市旅行,見識到了國內外不同的風土人情,非特種兵式的深度游,體會到了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瑞士馬特宏峰見到的這個八十幾歲老人,一個人背著大包一根登山棍就努力向上爬,好有生命力啊!那一刻非常觸動,數日旅行本就讓我無限觸動,人真的好渺小,我們的悲歡和生活都是匆匆一現,我們只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任何的主人。旅途中遇見不同的人,發現原來有那么多的生活方式。
回歸正常節奏的生活以后,更平常心地對待一切,內心特別豐盈和平和,對物質以及亂七八糟的事情看得更淡,更關注自我的感受和成長,感謝這美好的一年。
聰明勇敢有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