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明確提出,必須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前置到高中階段。縣域普通高中作為基層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如何?學生和教師的認知和滿意度如何?……這些都是亟待探究和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課題組以鞏義市高中學校為樣本進行了調查分析。
一、縣域普通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調查
2024年4月,課題組通過抽樣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鞏義市幾所高中進行了調研,收集了3000余名學生和300余位教師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認知和滿意度數據。本次調研的樣本包括不同年級的學生和不同教齡的教師,涵蓋了城區、鄉鎮和農村的高中。
(一)學生認知現狀
1.對生涯規劃及自我發展的認識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程度相對較高,但實際參與度和滿意度較低。數據顯示,有85%的學生認為職業規劃非常重要,只有30%的學生表示學校提供了足夠的職業規劃指導。
在選科時,僅有51.11%的學生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滿意和自信,其他近半數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我探索和選科指導,選科后仍處于猶豫徘徊狀態。同時,許多學生對選科和高考志愿填報之間的關系也存在認識誤區。調查數據顯示,有超過40%的高三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表示不明確。
2.外部環境對自我生涯規劃的影響
家庭和社區是高中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學習的重要場所,但這方面的情況不容樂觀。數據顯示,只有約30%的家庭經常和孩子討論生涯規劃,能在社區里看到有關生涯規劃信息的學生不到10%。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在家校社合作和政策支持上加大力度。
高中階段進行選科是學生生涯中重要的一項抉擇,但僅有1/3的學生覺得學校有專業的老師給他們提供了清晰的指導。這表明學校在指導學生選科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在生涯規劃方面的期待
哪些師資力量可以承擔生涯規劃教育呢?65.22%的學生認為,學科教師是主要的教育者。教育內容方面,76.71%的學生認為,自我認識是重要的教育內容,超過70%的學生都希望教師在本專業的教學中多拓展本學科知識在職業中的應用。學生期望教育內容更貼近實際職業需求,這給的普通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指明了方向。
(二)教師認知現狀
1.教師對生涯規劃教育的認知
調查顯示,大多數教師都認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教師普遍認為,生涯規劃教育應該涵蓋多個方面,從培養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到提供個體指導等。這顯示,教師對于教育內容有相對清晰的認識,我們在實施方式上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多樣性。
2.教師在生涯規劃教育中的定位
調查顯示,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主要扮演指導者的角色,而少部分教師認為自己的角色是提供資源。當然,這也反映出他們需要更多的專業培訓機會。
3.教師如何理解生涯規劃教育
調查顯示,只有少數教師表示學校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支持。在探討影響生涯規劃教育實施的障礙時,超過九成的教師指出了包括經費、課時、師資和領導支持等多方面的制約因素。這說明盡管教師很重視這項工作,但缺乏必要的支持。
二、縣域普通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改進對策
針對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我們把在實踐中落實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具體做法及調研學習到的經驗進行了歸納總結,提出以下五個方面的改進對策。
(一)多渠道普及相關知識與理念
學校可邀請相關專家做專業生涯規劃指導講座,利用“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等家校互動平臺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指導,制作生涯規劃手冊、宣傳冊和海報,并利用學校網站、社交媒體等平臺,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宣傳,讓生涯規劃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豐富、優化生涯規劃課程設置
除了增設包含自我認知、職業探索、選科指導、高考志愿填報、生涯決策等多方面內容的生涯規劃選修課,學校還需增加職業實踐和個體指導。比如,組織學生參觀企業、進行職業角色扮演、參與實習體驗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職業的工作環境和要求。此外,設立職業興趣小組、生涯研習社等社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和職業素養。
(三)提升教師的生涯規劃教育素養
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包括生涯規劃理論知識、活動設計、個體輔導問話技巧等方面的學習,以及與其他學校、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可設立生涯規劃教育導師制度,選拔有經驗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同時也為其他教師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共同推動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
(四)構建多方參與的合作機制
生涯規劃教育需要鄉鎮社區和院校企業等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支持。為此,學校需要與當地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和職業指導。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職業體驗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了解職業世界、深入體驗職業生活的平臺。多方參與的合作機制下,我們可以為學生的生涯規劃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五)完善生涯規劃教育的評價與反饋
為了不斷提升生涯規劃教育的質量,我們需要建立完善的評價和反饋體系。這包括制定詳細的生涯規劃教育評價指標,定期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課程設置、實踐活動等方面進行評估和總結,及時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完善評價和反饋體系,我們可以確保生涯規劃教育始終與學生的需求和期望保持一致。
(本文系2024年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縣城普通高中職業生涯教育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24YB1434)
(責編 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