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之本,在于鑄魂。近年來,沁陽市實驗中學緊抓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黨建領航,以思政鑄魂,以“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為辦學理念,打造“生命成長共同體”,從隊伍建設、課程改革、文化環境、實踐活動多個維度協同發力,全面推進學校思政課建設,努力辦好有溫度、有質量的“大思政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聚焦黨建引領,構建育人大格局
學校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為思政教育核心,以融合教育教學為路徑,以師生思政素養成長為目標,不斷推動學校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圍繞“紅心鑄魂”黨建品牌,扎實開展“每周班子例會+‘三會一課’+黨員微黨課+教師思政課+每月師德主題學習十專題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學習”活動,持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思政課教師隊伍,讓黨建引領的“大思政課”鑄魂工程滲透到教育教學各環節,構建育人大格局。
在校黨支部的領導下,學校定期舉辦“學黨史悟初心強擔當”教師讀書沙龍等活動,促進教師進一步了解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科學內涵。校黨支部定期組織黨員和團員到沁陽市烈士故居、“第一黨支部舊址”參觀學習,傳承抗戰精神;組織團員到烈士陵園祭拜先烈,賡續紅色血脈。
二、聚焦隊伍建設,打造育人先鋒隊
學校建立以道德與法治教師為主體,以班主任為骨干,以科任教師為延伸的教學先鋒隊,打造了一支由學業良師、學科行家組成的“大思政課”教師隊伍。
一是通過定期組織道德與法治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探索建立各年級段道德與法治教師手拉手“大集備”機制,切實提高教師鑄魂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通過實施“名班主任工作室”“教師成長共同體”工程,以強帶弱,雙向互動,教學相長,推動名優教師引領下的教師隊伍良性態勢發展,從而實現教學經驗共享、共融、共贏,帶動師資力量的整體優化,讓青年教師、課程轉型教師、學科質量薄弱教師、班級管理薄弱教師進入成長快車道,促進育人質量穩步提升。
三、聚焦課程思政,提升育人協同力
學校積極推進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改革,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實現全學科育人的目標,切實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發揮好“大思政課”課程鑄魂育人功能。
一是切實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本》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育人作用,各年級主任組織老師開展專題教研活動,把讀本學習融入學校思政課程建設;開發《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等德育校本教材,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用信念、情感、事實、學理去感染學生,吸引學生主動學、持續學。
二是通過開展“2611”集備教研活動,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每周組織2次“大思政課”集備教研活動,按照“反饋提升一新課設計一作業布置一集體研磨一形成教案(課件)一課堂實踐”流程進行,每位教師每周完成1篇教學反思或心得體會,學科組每月開展1次“青藍”幫扶活動。
三是結合新課程標準,明確各學科的思政教育目標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為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提供指導。同時,深入挖掘各學科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結合學科特點,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同向同行,發揮全課程育人功能。
四是舉辦線上“家校共建大課堂”活動,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安全教育、預防欺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邀請法治副校長、社區民警在線開展法治教育:邀請老戰士作“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報告等:加快建設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攜手共育時代新人。
四、聚焦文化環境,實現育人可視化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讓“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等辦學理念上墻:在大型書卷式雕塑上展示黨的教育方針;建立廉潔文化長廊、榮譽墻,設置德育宣傳欄、黨史專版等:護欄處處有文明提示語,墻壁會說話,花草也育人,潤物細無聲。
學校通過“五個一”工程打造班級文化育人新模式。這包括:“一班一精神”,每個班級都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討論選擇班級要努力學習的一種精神,進行內涵挖掘,打上精神烙印。“一生一榜樣”,每名學生在古今中外名人中選樹一個榜樣,學習榜樣,點亮自我生命之彩。“一師一承諾”,每位教師牢記教育初心,不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一人一專長”,培養師生的個性特長。“一處一風景”,無論是走進班級還是走到校園角落,處處是風景,處處能育人,不斷提升教育品質。
五、聚焦實踐活動,賦能育人大文章
立足培養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育人目標,堅持“五育”并舉、“五育”融合,全方位、綜合性地組織學生開展各項實踐活動,喚起學生活力、激發學生潛力,促進全面發展。
一是盯緊細節抓習慣。學校定期開展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活動,通過“五個一”工程促進班風建設,對各班級學生考勤、衛生、紀律、學習等情況進行周評比,不斷提高學生文明素質。
二是重視體育鍛煉強體質。課間堅持開展跑步、打太極拳、踢足球等活動。在常規推進“中長跑+太極拳+眼保健操”之外,全面開展課前、課間課桌舞活動,確保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快樂鍛煉,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愉快的心情。同時,在全校普及推廣太極拳,開設太極拳社團,創辦“尚武”武術社團弘揚地方特色文化。
三是豐富實踐活動提素質。學校組織學生到河南科技館、鄭州綠博園等開展“探索科學、感受綠色、點燃夢想”主題研學活動,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開展“書香少年”事跡展播活動,在校園中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開展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活動,培育學生科學素養和團隊協作精神;組織開展禁毒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意識。
從理論到實踐、從教學到教研、從校園到家社——沁陽市實驗中學持續擴展“大思政課”教育格局,為培根鑄魂育新人提供了堅實載體和豐富平臺。今后,學校將持續奏響“黨建+思政”協奏曲,畫好立德樹人“同心圓”,努力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