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作為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發展的歷史見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古籍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對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等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古籍數量龐大,做好古籍保護與傳承工作,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專業化人才隊伍來支撐。基于此,本文將圍繞公共圖書館的古籍保護與傳承,探討人才隊伍建設的挑戰與策略,以期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一、公共圖書館古籍保護的必要性
(一)揭示與了解歷史
古籍是人類歷史的重要載體,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思想文化及科技成果的重要呈現方式,更是連接歷史與現在的橋梁。公共圖書館通過對古籍進行搜集、保存并傳承,能夠幫助人們深入地了解歷史,挖掘歷史中的智慧與經驗,為現代社會發展提供借鑒和啟示。
(二)保護稀缺性古籍文物
古籍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許多古籍因戰爭、自然災害等因素遭受破壞,使得現存古籍更加珍貴。公共圖書館作為古籍資源的重要收藏地,是保留大量古籍資源的重要場所,承擔著保護古籍、防止其流失與損壞的重任。公共圖書館需要采取科學的保護措施,確保古籍資源的完整性和可持續性,為人類歷史文化的傳承貢獻力量。
(三)促進文化傳承與發展
古籍的文化傳承價值不容忽視。古籍不僅僅是歷史的重要載體,更是人類的文化瑰寶。古籍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文明的見證和象征,是民族身份和文化認同的重要標志。公共圖書館通過對古籍的保護與傳承,可以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同時,古籍也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源,對推動歷史學、文學、哲學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公共圖書館古籍保護與傳承人才隊伍建設的作用
(一)古籍收藏與保護
首先,古籍的鑒定與評估是收藏工作的關鍵環節,需要專業人才利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對古籍的年代、版本、價值等進行準確判斷。其次,古籍的登記編目是保護工作的基礎,專業人才需對古籍進行詳細的分類、編號和記錄,確保古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再次,古籍的保存環境同樣至關重要,專業人才需掌握古籍保存環境的控制技術,如控制溫濕度、防蟲防霉等,以確保古籍的長期保存。最后,古籍收藏與保護工作通常需要團隊協作,專業人才需與其他工作人員緊密配合,共同完成古籍的鑒定、登記、保存等工作。隨著科技的發展,古籍收藏與保護的技術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專業人才需不斷學習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古籍收藏與保護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二)古籍研究與利用
首先,公共圖書館古籍專業人才需對古籍進行深入地整理與研究,挖掘古籍的歷史文化價值,為學術研究提供可靠資料;同時需具備創新意識和能力,不斷探索古籍研究的新方法、新視角,推動古籍研究的深入發展。其次,專業人才需掌握古籍數字化的技術和方法,將古籍資源轉化為數字化資源,方便公眾查閱和利用。最后,古籍保護專業人才需積極參與古籍的推廣與普及工作,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等活動,提高公眾對古籍的認知度和興趣。
(三)古籍傳承與弘揚
古籍專業人才承擔著古籍文化傳承的重任,需要通過教學、研究等方式,將古籍中的文化精髓傳承下去。同時,通過積極開展古籍教育工作,培養更多熱愛古籍、了解古籍保護的人才,為古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此外,古籍專業人才可以積極倡導社會各界參與古籍保護與傳承工作,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并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學者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古籍保護與傳承事業的發展。
三、公共圖書館古籍保護與傳承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挑戰
(一)古籍專業人才匱乏
古籍保護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從業人員需要具備豐富的歷史、文學以及文物保護等方面的知識。然而,由于古籍保護的特殊性,目前公共圖書館面臨著古籍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難以構建起專業且完善的古籍管理體系,從而無法滿足現代古籍整理保護工作的迫切需求。
近年來,相關部門持續加大對古籍整理和保護的支持力度,并在全國范圍內積極推進古籍普查工作,但在古籍專業人才的培養上仍存在明顯不足。目前,我國古籍專業人才的數量偏少,人才結構有待完善,尤其缺乏高學歷、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古籍管理與發展工作的關鍵因素。
(二)人才培養周期較長
現代公共圖書館古籍開發整理、保護工作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大,然而古籍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成長卻需要一定的時間。圖書館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財力,還需要引導專業人才以濃厚的興趣投身于古籍整理工作中。盡管高校中文系和歷史系相關專業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古籍辨偽、校勘等能力,但他們的知識結構與圖書館古籍整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并不完全吻合,尚難以勝任古籍管理的具體工作。
一方面,古籍保護涉及的知識體系復雜,需要從業人員具備跨學科的知識結構,如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圖書館學等學科的綜合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古籍保護技術的更新和發展也要求從業人員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能。因此,古籍保護人才的培養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并非僅僅通過自學或高校教育就能實現。需要前輩的長時間教導和傳授,同時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學習、探索和鉆研來逐漸成長。這種長期性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得公共圖書館在古籍保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面臨較大的壓力。
(三)缺乏數字化人才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古籍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已成為一種趨勢,但相關人才的短缺卻嚴重制約了這一進程。古籍數字化管理不僅需要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作為支撐,更需要具備數字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來推動。然而,目前公共圖書館中,具備這種能力的專業人才相對較少,導致古籍的數字化進程緩慢,許多珍貴的古籍資源仍然以紙質形式存在,難以得到廣泛傳播和有效利用。
古籍文獻的數字化處理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錄入或圖像掃描,還需要對古籍進行深入的解讀和分類。因此,從業人員不僅需要掌握數字技術,還需要對古籍文獻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然而,目前公共圖書館中,同時掌握這兩種能力的人才較為稀缺,使得古籍文獻的數字化處理工作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此外,古籍數字化管理涉及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培養這類人才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高的成本,并且由于古籍保護領域的特殊性,相關人才往往難以從其他行業直接引進,這使得公共圖書館在古籍數字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方面面臨較大的困難。因此,加強古籍數字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提高他們在數字技術和古籍保護方面的專業素養,已成為當前圖書館古籍整理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公共圖書館古籍保護與傳承人才隊伍建設的策略
(一)結合高校專業優勢,促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在公共圖書館古籍保護與傳承的進程中,人才隊伍的建設是關鍵所在。為有效提升古籍保護與傳承的能力,相關部門、圖書館與高校應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古籍保護專業人才的培養與發展。高校作為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其專業優勢在古籍保護領域尤為突出。因此,應充分利用高校的學術研究力量和教學資源,為古籍保護領域輸送更多具備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首先,相關部門應發揮橋梁作用,加強圖書館與高校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式,鼓勵圖書館與高校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古籍保護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
其次,高校應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合理設置古籍保護相關課程,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同時,高校還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古籍保護實踐的機會,以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
最后,圖書館也應積極參與古籍保護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通過邀請古籍保護專家舉辦講座、組織古籍保護培訓班等方式,為圖書館工作人員提供持續的專業培訓和學習機會,幫助他們不斷提升古籍保護的專業水平。結合高校專業優勢,促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是公共圖書館古籍保護與傳承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策略。相關部門、圖書館與高校通過緊密合作,可以共同培養出更多具備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古籍專業人才,為古籍保護與傳承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大專業培訓力度,縮短培養周期
現代公共圖書館在古籍開發、整理與保護工作中,面臨著專業人才需求大但培養周期長的挑戰。為有效應對這一挑戰,圖書館需要加大專業培訓力度,以縮短古籍保護人才的培養周期。
首先,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到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包括從基礎知識學習到實踐技能提升的全過程,確保人才在培養過程中能夠逐步掌握古籍保護所需的多學科知識。
其次,圖書館還應注重人才的實踐鍛煉和經驗積累。通過安排人才參與古籍整理、修復、編目等實際工作,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同時,圖書館還可以建立導師機制,由經驗豐富的古籍保護專家擔任導師,對人才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培養,幫助他們更快地掌握古籍保護的核心技能。
最后,為縮短培養周期,圖書館還可以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技術,如在線學習平臺、虛擬現實技術等,為人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學習途徑。這些手段可以幫助人才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實踐能力,進而培養出具備跨學科知識結構和實踐能力的古籍人才,為古籍保護與傳承事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利用先進數字技術,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針對當前古籍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的發展趨勢,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強化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尤為關鍵。
首先,加強數字技術培訓。公共圖書館應定期舉辦古籍保護與傳承的數字技術培訓班,邀請行業內的專家進行授課,提升從業人員的數字技術水平。利用網絡平臺提供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包括視頻教程、在線課程等,方便從業人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同時,通過實踐操作指導,讓從業人員親身體驗數字技術的應用,提高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其次,構建數字化人才梯隊。公共圖書館應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等方式,吸引具備數字技術素養和古籍保護知識的青年人才加入公共圖書館,并建立內部培養機制,為現有從業人員提供晉升和學習的機會,鼓勵他們向數字化領域發展,并加強與其他學科的合作與交流,如計算機科學、歷史學等,從而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再次,完善數字化工作平臺。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將古籍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古籍數字化資源庫,方便讀者查閱和研究,并完善數字化工作流程,提高數字化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確保古籍保護與傳承工作的順利進行。
最后,強化數字化人才考核與激勵。公共圖書館應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對從業人員的數字技術水平、工作業績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設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如獎勵、晉升等,激發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并鼓勵從業人員在數字技術領域進行創新和研發,推動古籍保護與傳承工作的不斷進步。
五、結語
總之,當前公共圖書館在古籍保護與傳承中面臨著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挑戰,如專業人才匱乏、人才培養周期較長以及缺乏數字化人才等。為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公共圖書館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結合高校專業優勢促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專業培訓力度縮短培養周期、利用數字化先進技術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等策略,逐漸構建起一支專業化、高素質、具備跨學科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古籍保護與傳承人才隊伍,為公共圖書館古籍保護與傳承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簡介:牛麗雪,女,碩士研究生,河北省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建設)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