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作為我國五岳名山之首,泰山文化中有許多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包括宗教文化、政治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凸顯了人們對于泰山文化的崇敬。而在新時代,想要進一步傳承和傳播泰山文化,應當著重關注文旅宣傳的重要性,以公共文化館建設為基礎,在線上線下宣傳活動的支持下,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到泰山文化的魅力和內涵,為推廣和弘揚泰山傳統文化、推動泰山文旅發展帶來重要幫助。
一、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的重要性
(一)增強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增強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是泰山傳統文化創新的重要作用。泰山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魅力是吸引人們關注和游覽的關鍵,而通過對泰山傳統文化的創新驅動,能夠在保持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與現代審美和時代精神相結合,呈現出更加鮮活、生動的新文化面貌,讓泰山文化的魅力和特點得以展現,為增強泰山文化的影響力提供重要幫助。而且,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還能夠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泰山文化的創新能夠進一步促進泰山文旅產業的發展,通過打造具有泰山特色的旅游產品和服務,以及周邊配套產業建設,讓泰山文化的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為促進當地經濟的影響力提供重要幫助。
(二)促進傳統文化傳承
對于泰山傳統文化的創新也有助于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能夠喚醒人們的文化自信。泰山悠久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意志,而通過創新驅動,能夠讓泰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確保人民群眾也能意識到傳承和傳播泰山文化的重要性,并且積極投人文化傳承當中[1]
(三)展現傳統文化內涵
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能進一步凸顯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通過對泰山文化的創新驅動,能夠讓傳統文化的內涵以一種更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在游客面前。不管是通過現代藝術手段重塑泰山神話傳說,還是運用科技手段再現泰山歷史場景,都可以讓游客及互聯網用戶感受到泰山文化的獨特魅力,并且通過實地旅游等各種渠道了解泰山文化背后的內涵和價值。而且,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還能夠結合時代精神,對傳統文化的內涵展開新的解讀和詮釋,讓泰山文化與現代社會進行對話和交流,從中汲取新的思想元素和文化養分,確保泰山文化能夠更加豐富。
(四)推動傳統文化現代化建設
促進傳統文化現代化建設是傳統文化創新驅動的重要目標,同時也能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和文旅需求。通過對泰山傳統文化的驅動創新,能夠利用新媒體等現代技術,將泰山傳統文化利用影像動畫等方式展現給公眾,讓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了解泰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以此提高泰山文化的傳播效率。而且,傳統文化現代化創新也能確保泰山文化更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和審美,拉近傳統文化與群眾的距離,讓泰山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精神真正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二、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的原則
(一)堅持群眾化原則
堅持群眾化是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的核心原則。傳統文化創新要以群眾的需求、興趣愛好為基礎,確保傳統文化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能夠貼近群眾,反映群眾的生活,在創新的過程中要深入了解群眾的文化喜好、審美觀念和價值追求,確保傳統文化創新成果能夠得到群眾的接受和認可。而且堅持群眾化原則還需要鼓勵群眾參與其中,尤其是民間民俗藝術團體等,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其中的智慧和創造力能夠讓傳統文化創新真正融入群眾群體當中,激發泰山傳統文化的生機活力,為泰山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提供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堅持本土化原則
在推動泰山傳統文化創新的過程中,還需要堅持本土化原則,確保能夠深入挖掘泰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精髓,將泰山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和時代精神相結合,形成獨具泰山特色的文化創新模式,以保障既能夠傳承泰山文化的獨特性,同時也能避免在創新過程中失去本土文化的內涵和特色。堅持本土化對于提升泰山傳統文化的辨識度和影響力非常重要,泰山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文化歷史及宗教內涵吸引了無數游客,當地文化館和文旅部門則需要深入挖掘泰山文化的本土化元素,打造更多具有泰山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活動,讓泰山文化得到進一步傳播[2]。
(三)堅持線上線下融合原則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單純依靠線下活動組織很難滿足文化傳播和旅游業發展的需求,如何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宣傳體系,充分發揮泰山文旅和文化館的宣傳能力,讓更多互聯網用戶認識泰山文化,依靠互聯網流量加強對泰山傳統文化的宣傳,成為新時代泰山傳統文化創新必須關注的目標。
線上線下融合宣傳不僅能夠拓展泰山傳統文化的傳播渠道,也可以豐富泰山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內涵。線上平臺能夠通過短視頻、紀錄片等多樣化的資源將泰山文化的精髓展現給各個地區的互聯網用戶,打破了宣傳的地域限制,讓更多人能夠便捷地了解和感受泰山文化的魅力。再配合線下活動的組織及文化旅游品牌建設,能夠確保泰山文化的影響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而且,線上線下融合也能夠起到良好的互補、互相推薦的作用:線上宣傳可以通過互聯網互動、話題討論、網民推廣等措施,形成線上社區和文化圈子;線下活動則可以通過舉辦展覽、演出、講座等形式為游客提供直觀、生動的文化體驗,以此形成良性的文旅循環體系。
(四)堅持開放包容原則
堅持開放包容對于泰山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發展同樣非常重要。開放包容代表著能夠吸引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并且對其他文化表示尊重,同時支持傳統文化創新,讓泰山文化能夠獲得更多受眾的青睞。為此,泰山文化創新必須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元素,確保能夠凸顯泰山文化,通過吸納多元文化的精髓不斷豐富自身內涵,讓泰山文化在新時代能夠更具魅力。同時,在傳統文化創新的過程中,還需要保持一種謙遜的態度,尊重傳統但不拘泥于傳統,敢于嘗試新的表現形式和創作手法,讓泰山文化能夠具備新的活力,在發展中不斷創新,以此滿足泰山文化的發展需求[3]。
三、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的措施
(一)建設傳統文化創新平臺
在打造泰山傳統文化創新平臺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當地公共文化館為主陣地,建設符合泰山傳統文化傳播需求的雙平臺,讓人們能夠共享文化成果,并且依靠公共文化館參與到泰山傳統文化創新當中。為此,泰山傳統文化創新要以現實需求為基礎,推動泰山區文化館與當地高校、村鎮的聯合,打造現代化的泰山文化展示和人才培訓平臺,并且建立起以社區、村文化中心和基礎年輕人才為主要力量的文化創新驅動體系,確保能夠讓更多人參與到泰山文化創新傳承當中,讓泰山傳統文化創新傳承更具活力。目前,泰山區文旅局及公共文化館正在積極與泰山學院藝術學院開展戰略合作,通過優勢互補、聯合發展,為泰山文旅提供更多青年人才,并且積極推動大學生對非遺項目的研究和了解,結合學校在人才培養、文旅創新、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優勢,為推動泰山去文化旅游項目的研究開發、打造當地特色文旅品牌、推動城市文化旅游事業繁榮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在促進多方協作的基礎上,公共文化館還需要加強服務體系建設,通過積極組織泰山傳統文化活動、開辦泰山傳統文化展覽等措施,讓文化館能夠吸引廣大游客了解和參與到泰山傳統文化活動當中,再配合線上線下融合宣傳模式,確保泰山傳統文化能夠在公共文化館的指導下得到更廣泛傳播[4]。
(二)打造傳統文化品牌
在當前的社會市場環境中,建設文化品牌是增強各地區文旅影響力的關鍵措施,為了能夠激活泰山地區的傳統文化,泰山區當地的公共文化館需要調動當地民俗文化團體及愛好者,聯合當地社區、景點和村鎮,打造獨屬于泰山地區的特色文化品牌,為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提供重要空間。在打造傳統文化品牌的過程中,公共文化館應當堅持與時俱進和現代化原則,確保泰山傳統文化能夠融入現代社會的生活當中,深入收集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活動形式,結合泰山文化的精神內涵及獨特的價值觀念,確保文化品牌能夠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利用更加現代化的方式進行展現,以此增強泰山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近年來,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網民對于傳統文化活動也越來越重視,泰山區也需要關注本地傳統文化活動,利用當代群眾關注的脫口秀、新民樂、曲藝、民俗社區活動等方式,為泰山傳統文化發展提供新的路徑。例如,泰山區公共文化館積極組織了金秋藝術節、鼓樂節、泰山非遺大集、岱下五音學堂等豐富的文化活動,讓泰山當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得到了規范化的組織和創新,以確保這些傳統文化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參與其中。以岱下五音學堂公益培訓品牌建設為例,公益班開設了二胡、古箏、大提琴、鋼琴、合唱、揚琴等多門課程,課程內容基本以當地特色樂器和音樂為核心,吸引了來自泰山區各街道鄉鎮文化愛好者150余人參與培訓,為推動藝術普及、提高全民藝術水平、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效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幫助。除了面向本地居民的文化品牌,當地文旅部門還積極舉辦了鄉村文化旅游節等活動,通過民俗文化展演、趕大集活動、新春燈會、登泰山等活動,讓外地游客也能夠參與到當地民俗文化活動當中,感受泰山文化、品味民俗風情,為泰山文化品牌傳播提供了重要平臺。
(三)創新傳統文化創作形式
除了要做好文化品牌和活動建設,在促進泰山傳統文化創新的過程中,還需要以當地的文藝作品創新為目標,將泰山文化、黃河文化及當地民俗文化融入文藝作品設計當中,利用多樣化的表現手法創作一批符合時代需求,且能夠包含泰山文化精髓的新文藝作品,這不僅能夠拓展傳統文化的發展空間,同時還能讓泰山文化更具潮流韻味,以確保更多游客和群眾能夠通過這些文藝作品了解泰山文化,意識到泰山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基于此,泰山區文旅部門與當地民族樂團和文藝團隊合作,利用多種創新形式編創了一系列創新文藝作品,為宣傳泰山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幫助。例如,目前泰山區文旅部門計劃創作的《音畫泰山》便積極學習新民樂的創作手法,以器樂表演、合唱表演為基礎,融合了曲藝和脫口秀等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展現泰山文化和泰山精神,這也是泰山區公共文化館最重要的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項目之一。
(四)拓展傳統文化宣傳渠道
隨著近年來新媒體的迅速發展,通過互聯網對當地傳統文化和文旅產業發展、品牌建設情況進行宣傳,成為各地文旅部門關注的方式,泰山區文旅部門、文化館也意識到了拓展傳統文化宣傳渠道的重要性,并且建立了泰山融媒、泰山文旅等多個新媒體賬號,內容以當地景區新聞、活動新聞、地區新聞、非遺文化宣傳為主,讓更多人能夠了解當地文化、獲取旅游攻略。不過,目前泰山區文旅新媒體宣傳依然存在內容不精、重復性高等問題,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在優化泰山文旅宣傳的過程中,必須轉變新媒體運營思路,通過打造個性化、科普類的內容,對泰山文化、泰山精神、泰山非遺項目和傳統民俗活動展開全面宣傳,以確保能夠吸引更多網民了解泰山、關注泰山,讓泰山旅游的影響力在新媒體的推動下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結語
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動泰山文化的傳承及傳播,讓泰山文化能夠滿足現代文旅產業的發展需求,當地公共文化館必須擔負起傳統文化創新的責任,結合游客和當地居民的需求,以文化館為基礎建設傳統文化創新平臺,并且打造傳統文化服務品牌,創新文化形式、傳播途徑,舉辦特色傳統文化活動,確保能夠以泰山精神和民俗文化為基礎進行深化創新,為打造高質量泰山傳統文化文旅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康毅.泰山文化旅游發展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7(06):107-112.
[2]崔詩森,崔炳亮.融媒體環境下泰山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2):237-239.
[3]甄惠,譚娜,郭篤凌.新時代背景下泰山傳統文化創新驅動研究[J].人文天下,2019(07):27-31.
[4]張佳美.泰山文化的時代價值及保護利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4):158-159.
[5]陳靜,文化走出去語境下泰山文化的對外傳播與外譯策略研究:以泰山詩詞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34):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