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學生宿舍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其火災風險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現深入分析學生宿舍建筑結構、消防設施、電氣設備、用電行為、安全意識等多方面風險因素,針對所識別的學生宿舍火災風險因素,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且具有實操性的防范策略,諸如提升建筑消防性能、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加強電氣安全管理、強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與管理、加強智慧消防技術應用等,以保障學生宿舍消防安全,助力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
關鍵詞:學生宿舍;火災風險識別;消防安全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5)03-0074-03
校園安全一直以來都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基石,學生宿舍作為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區域,其安全尤為重要。然而,近年來學生宿舍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給校園消防安全敲響了警鐘。例如,2024年河南方城縣一學校宿舍發生火災,造成13人遇難、4人受傷[1]。學生宿舍火災事件不僅威脅學生生命財產安全,還會對學校正常教學秩序造成沖擊。因此,深入研究學生宿舍火災風險識別方法,并提出針對性的防范對策至關重要。
1 學生宿舍火災風險因素分析
1.1" 建筑結構與消防設施因素
1.1.1" 建筑耐火等級與防火分隔
部分宿舍建筑年代久,受當時建筑材料、工藝等方面限制,梁、柱、隔墻等構件采用可燃木質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宿舍的耐火性能。新建宿舍的建筑規范愈發嚴格,所使用的材料也以不燃或難燃材料為主[2]。在防火分隔方面,部分學生宿舍因翻新改造,在實際施工中,未嚴格按照消防規范要求設置防火隔墻,或將隔墻分隔至頂板。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快速突破起火房間,蔓延至整個樓層,嚴重影響學生安全。
1.1.2" 消防設施配備與維護
部分老舊學生宿舍未按標準配置滅火器、應急燈、疏散指示標志等消防設施設備;未按要求設置室內消火栓,或雖已設置但年久失修,導致管道出現老化、銹蝕、漏水等問題,無法正常使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部分學校未落實定期巡檢制度,導致滅火器過期未及時更換,應急燈、疏散指示標志故障未及時修復;未委托專業機構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自動消防設施進行定期維護保養、檢測,導致自動消防設施損壞、故障甚至癱瘓。
1.2" 電氣設備與用電行為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類電器產品在學生宿舍中越來越普遍,如電腦、手機、電吹風、電爐、電熱毯等,不少學生在使用這些電器時私接電線,在一個電源插座上同時插有多個插頭,使得電線和電力設備大大超過其正常的設計承受能力。加之一些學校部分電氣線路老化現象較嚴重,有的學生使用不合格的插線板,致使火災發生率大大增加。有些學生在使用電器時粗心大意,如手機充電器長期插在插座上,吹風機使用后沒有及時關閉斷電,或者在宿舍內違規使用電爐、電壺等電器,極大地增加了火災風險。
1.3" 人員消防安全意識與管理因素
目前,部分學校已制定較為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但在執行環節卻大打折扣。在消防安全教育方面,未定期開設消防安全教育課,導致學生消防安全常識匱乏,對在宿舍內使用大功率電器設備等違規行為習以為常;未定期組織開展逃生演練,一旦發生火災,校內人員驚慌失措,既不會報警,也缺乏逃生自救技能。在管理方面,部分學校未明確各崗位消防安全職責,未逐級壓實消防管理責任,對消防設施維護管理不到位,導致設施存在損壞故障問題;未落實消控室24h值班和持證上崗制度,導致一旦發生火災未及時發現處置或不會處置;對學生宿舍內部檢查不到位,導致違規使用電器設備現象禁而不止。
2 學生宿舍火災防范的對策
2.1" 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2.1.1" 提升建筑消防安全性能
為有效預防學生宿舍火災的發生,學校要全面梳理校內老舊宿舍情況,在此基礎上擬定清晰的改造時間表,分階段有序地推進宿舍建筑升級改造。例如,針對磚木結構建筑耐火等級低的問題,應當盡可能拆除重建,提升建筑耐火等級,對短期內無法拆除重建的建筑,應對木質梁、柱等重要構件進行防火處理,如涂刷防火涂料,以提升耐火極限。對房間隔墻采用木板、石膏板、可燃夾芯板等耐火性能低、不符合要求的,應更換為磚墻,并確保分隔至頂板下部。對于疏散樓梯、安全出口不足的情況,應當增設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對于設置固定防盜窗影響安全疏散和滅火救援行動的宿舍,應當拆除或增設活動開口,最大限度保障緊急情況下人員能快速安全疏散。
2.1.2" 按規范配置消防設施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
學校應按規范要求完善宿舍樓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具體而言,應在宿舍樓按標準配置應急燈、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對其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做好記錄,并組織維修、更換。對于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自動消防設施,要委托第三方機構每月開展維護保養、每年組織全面檢測,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組織維修,確保其始終處于完好有效狀態。
2.2" 加強電氣安全管理
加強電氣安全管理是預防宿舍火災發生的重要手段,具體措施見表1。在設備采購方面,應當嚴格把控質量,優先選購具有3C認證、生產資質齊全的知名品牌產品,例如,在為學生宿舍統一安裝插座和配備空調、電熱水器等設備時,應選擇行業內口碑良好的廠家,保證電器設備質量。在電氣線路安裝方面,必須由持有專業電工證、經驗豐富的電工團隊負責操作。例如,在電線敷設方面,應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將電線敷設在不燃材料上,且穿套管保護,避免電線外露、交叉纏繞。插座安裝應確保位置合理、固定牢固,防止松動。
2.3" 強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與管理
2.3.1" 開展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教育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宿舍火災風險防范工作,可于學生宿舍區域內布設各類消防安全宣傳欄,根據實際需求定期更新宣傳內容,重點包括火災預防、報警、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識。為增強消防安全宣傳欄的吸引力,可制作一些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詳細介紹不同類型滅火器適用范圍、使用方法。例如,干粉滅火器適用于可燃固體、可燃液體、可燃氣體、電氣設備的火災撲救[3]。同時,還可以詳細說明學生宿舍滅火器的具體使用步驟:提起滅火器、拔掉保險銷、握住噴管、對準火源根部按壓把手。
2.3.2" 組織開展消防應急演練
在學生宿舍火災風險防范工作中,學校應當定期進行大規模消防應急演練,真實模擬火災發生時的場景。在此過程中,學校各部門需參與其中,并做好嚴格的責任劃分[4]。其中,學生管理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在火災發生時及時疏散宿舍內的學生,幫助其快速撤離至安全地帶;后勤部門則需迅速到場,確保宿舍消防設施正常使用;安保部門應盡力維護火災現場秩序,組織開展初期火災撲救工作。在整個火災疏散演練過程中,還應設置使用滅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設備的環節。例如,設置模擬火源,指導師生正確操作,按照“一提、二拔、三握、四壓”的步驟正確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5],提高師生應急響應的綜合能力。
2.3.3" 嚴格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
學校應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明確各崗位消防安全職責,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防火巡查檢查、安全疏散和設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火災隱患整改、用火用電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組織開展每日防火巡查、每月防火檢查,對巡查檢查發現的問題逐項登記,確定整改時限和責任人,落實閉環整改措施;嚴格執行動火管理制度,在學生住宿期間嚴禁動火作業,規范動火審批流程,落實現場監護;嚴格落實消控室24h值班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值班人員需熟悉掌握消防設施操作方法;每半年組織開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和應急疏散演練,著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4" 加強智慧消防技術應用
2.4.1" 推廣應用智能用電管理系統
為提升學生宿舍電氣安全管理水平,可在學生宿舍全面安裝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充分借助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各宿舍用電功率、電流、電壓等相關參數。若系統檢測發現某宿舍用電功率瞬間超過所設定的安全閾值(如超過宿舍正常用電負荷120%),此時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將立即自動切斷該宿舍電源,并向宿舍管理員手機App發送用電安全預警信息,告知宿舍房間號及存在的違規用電情況。此外,智能用電管理系統還可結合學校作息時間設置定時供電功能(一般23:00至次日6:00期間),可自動切斷宿舍內非必要電器設備的電源,這一智能操作不僅能節約能源,還能大幅度降低電器長時間通電引發火災的風險。
2.4.2" 推廣應用智能感煙探測器
部分學生宿舍未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一旦發生火災,只能靠人為察覺,難以保障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置,極易造成蔓延擴大的嚴重后果。智能感煙探測器是傳統煙霧報警器的升級版,結合物聯網、AI算法等技術,能在火災預防、預警中發揮更精準、高效的作用。學校可在宿舍、走道、配電房等部位安裝智能感煙探測器,一旦探測到煙氣,探測器本身會發出聲光警報,及時提醒宿舍內的學生疏散逃生。同時,報警信號可通過Wi-Fi、4G、NB-IoT等途徑推送至手機App、宿舍管理員、校園安保中心處,接到信息后,管理人員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實,組織力量撲救初期火災、疏散現場人員。
3 結束語
研究表明,學生宿舍火災多發,引發這一火災風險的因素復雜多樣,涵蓋建筑結構、消防設施、電氣安全等方面。鑒于引發宿舍火災風險因素較多,學校管理部門需采取針對性的防范對策,從改善建筑消防安全性能、規范消防設施配置、加強電氣安全管理、開展消防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推廣應用智慧消防技術等層面出發,可顯著降低學生宿舍火災風險,保障校園環境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新華網.河南方城縣學校火災事故情況通報[EB/OL].https://www.news.cn/20240123/3c3627428849475484d98918b3f0807d/c.html
[2]張齊峰.VOCs廢氣吸附裝置火災爆炸風險識別與防范措施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4,10(8):10-12.
[3]張曄.高校火災風險評估指標權重分析[J].建筑科技,2023,
7(3):175-178.
[4]張繼信,黃東陽,尤秋菊,等.基于FDS的高校宿舍火災風險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22,30(4):53-59.
[5]苗勝勇.高校宿舍火災隱患及預防措施[J].高校后勤研究,2020(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