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光纖通信作為現代通信工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為進一步提升光纖通信的綜合運行質量,結合信息流通需求,依據現代通信工程管理規范,搭建更加穩定合理的信息傳輸共享平臺,從而為完善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水平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一、現代通信工程光纜傳輸線路施工技術要點
(一)施工前復測作業
為保證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在施工環節開始前,要對現場作業環境參數進行精準復測,以獲取更加穩定、科學的參數內容,從而保證后續施工體系都能有序完成。
一是對光纜線路的走向、敷設處理方式、周圍環境條件,以及相關線纜結構的接頭位置等信息進行匯總,保證相關信息數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更好地維系整體施工作業的安全水平。
二是對光纜結構穿越障礙物的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并利用相應的防護措施對關鍵地段進行處理,避免安全隱患問題對綜合作業產生的影響。
三是復測路段的地面距離、光纜結構桿位、桿長、桿型,以及具體的桿距,從而保證后續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能嚴格依照設計方案逐步開展。一般而言,基本桿距要控制在 50m左右。
四是在確定具體拉線位置后,就要復核拉線數量,并結合設計內容核對接頭的相關位置,確保統一化施工作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五是要結合周圍環境情況的變化狀態對設計標準予以校準和管理,保證后續施工作業能嚴格依照設計流程逐步落實。在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及監理單位完成技術交底后,嚴格執行具體施工規范,最大程度地保證工程項目質量水平滿足預期。
六是對光纜材料進行性能測試分析,加強對幾何性能、機械性能、反射峰值和傳輸性能的評估處理,利用測試結果了解具體參數指標是否匹配安全作業規范,更好地維系整體作業的安全性,確保合理控制作業體系。
(二)光纜線路配盤作業
在光纜作業前,要對光纜盤外包裝、生產檢驗證明文件、光纜盤生產標號、光纜使用段落等進行集中記錄,確保能依照具體要求和規范開展后續作業。為保證光纜傳輸線路施工的順利展開,要著重控制光纜的總體長度,借助合理化控制的方式,維持應用處理的安全水平。
一方面,結合設計方案對施工區域的具體情況和鋪設位置進行評估,合理選取適宜條件鋪設布局。布局規劃要秉持“連接器最少化”的原則,盡量避免重復路徑,維持整體結構體系的安全性、規范性和環保性。
另一方面,光纜布設需要利用滑輪進行牽引作業,具體的牽引力要維持在可控范圍內,一般是控制在光纜允許張力的 80% 以內,對應的瞬間最大牽引力不能超出光纜充許張力的 100% ,整體產生的牽引力要集中作用在光纜的加強件位置,從而在維持作業安全性的同時,避免作業環節出現偏差。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布放處理環節中,要注意避免扭轉作業、摩擦作業等,最大程度地避免過度彎曲造成的隱患。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從事相關工作。
(三)光纜敷設作業
1.架空光纜敷設
一是設置電桿。若是新設置的電桿結構,要避免設置在建筑物進出口或是公路路肩位置,同時,要確保地錨埋設夯實作業順利落實,并依照規范要求完成桿根加固處理。此外,電桿的垂直度要符合工程項目作業的具體規范。桿路在直線段要避免出現S彎,桿根的左右偏差要控制在 5cm 以內,桿身垂直,前后左右的實際傾斜度要維持在1/3稍徑以內。在進行拉線和撐桿處理環節中,拉線規格要依照規范流程逐步開展。比如,直線段設置每8根電桿到16根電桿為一組,采取雙方拉線的處理方式,每32根到64根電桿一組。此時,采用四方拉線的處理方式。在實際作業中,拉線棒埋深后露出的位置要控制在指定范圍內,一般是 25cm 到 30cm 之間,撐桿裝設時將距高比設置為0.5以上,將撐桿位置設置在外角平分線上[2]。
二是設置吊線。吊線的實際規格要滿足規范要求,吊線架掛的具體位置設置在原有吊線的另一側,借助原有的吊線完成光纜的加掛處理,從而更好地維持整體作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將吊線抱箍位置設置在距離桿頂 35cm 到
的位置。這兩項措施可以共同維系綜合作業的安全性。若要設置吊線輔助線裝置,則對應的坡度要維持在可行性控制范圍內。坡度的變更要在桿距 10% 到 20% 之間。當坡度變化桿超出1/5桿距時,則仰俯角輔助設置利用7/2.2鋼絞線。
3.預留處理
一是在重負荷區和超重負荷區架空光纜時,要在每根桿的相應位置完成預留處理,而對于中負荷區和輕負荷區,則每間隔 200m 的位置要設置規范預留區間,從而確保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二是對角桿的參數設置。在實際施工作業中,要結合設計規范和作業要求,保證可控化應用處理范圍內,相應的參數設置處理都能滿足預期。對角桿坡度變化桿位1/5桿距以上,長桿一般是 75m 到 100m 之間,在兩側也要設置一定的預留空間。
三是要依照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現場實際情況,每間隔 500m 要設置6個到8個預留光纜,以維持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并依照可控化處理規范,確保預留空間設置的科學性。
四是針對 101m 到 200m 的長桿檔,兩側電桿要預留 6m 到
光纜,而對于 200m 以上的長桿檔則要預留12m 光纜,并依照具體環境要求和規范預留相應長度的光纜結構,從而提高綜合作業的安全水平,減少隱患問題留存造成的影響。
2.管道光纜敷設
一是牽引處理。機械牽引處理主要分為集中牽引、分散牽引、中間輔助牽引等方式,要結合端頭結構選取適宜的牽引處理機制,綜合分析成本和技術環節,選取適配的牽引作業模式。若是采取人工牽引,則主要是針對距離較短且經過人井較少的環境,利用集中牽引匹配分散牽引,保證牽引壓力和側壓力符合光纜結構應用運行要求即可。
二是制定敷設規劃。依照路由調查結果和敷設機具條件完善具體作業,確保光纜盤、牽引機和導輪安裝作業規范合理。并且,光纜引出口安裝也要滿足導引器處理的要求,避免光纜側壓力較大或者是出現摩擦光纜的問題。在預留過程中,要依照設計方案和現場作業情況進行動態調控,并確保光纜設施盤方整齊且規范,彎曲半徑要控制在光纜外徑的20倍以上。
三是在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中,利用牽引安裝作業的方式完成對光纜線路的處理,結合工程項目作業規范要求,在牽引光纜時采取固定速度穩定運行,緩慢啟動牽引作業,尤其是在長距離線路作業中,迅速增加啟動速度會出現張力過大破壞光纜的問題。以光纜施工效率為基礎參考標準,確定最佳張力參數后落實對應的牽引處理,并且保證牽引環節中光纜不會出現擠壓或纏繞等問題,從而確保光纜的綜合應用效果。
(四)光纜接續作業
在架空線路安裝作業結束后,要依照現代通信工程綜合作業管理規范開展具體施工,并匹配相應的光纜測試。待測量結果合格后選取較為適宜的天氣完成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并確保接續處理等環節都能逐步落實,避免隱患問題留存造成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在接續處理過程中,光纖接續要利用激光熔接的方式,匹配適宜光纜線路的熔接設備,并對整個熔接過程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督,有效避免厚度不足、氣泡等問題,從而提高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的整體水平。
同時,光纜接頭盒內已經盤放完畢的光纖要符合工程項目和日后維護三次接續的需求,為此,將長度設置為 1.5m 較為適宜。并且,每個接頭損耗值要符合設計要求。在測試波長為 1310hm 的情況下,接頭損耗值在0.06dB/ 個以內。而當測試波長為 1550hm 時,接頭損耗值在 0.04dB/ 個以內[5]。
除此之外,架空和管道接頭盒也要依照可控化管理要求進行設置,并采取密封處理,以確保安裝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從而更好地提高通信工程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的質量。
二、現代通信工程光纜傳輸線路施工技術優化建議
(一)完善工程防護措施
在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中,為了避免留存安全隱患,相關工作人員要積極落實管理方針,確保防護處理機制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并針對具體結構落實可行性防護處理方案,以維系統一化管理的綜合質量。
1.光纜防護
基于光纜傳輸線路施工技術作業的要求,要對光纜自身予以集中防護處理,避免其出現異常對后續作業造成影響,為此,要落實精細化的防護處理工作。
一是雷電防護處理。在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中,光纜吊線要依照間隔 1km 接地一次的方式進行設置,避免施工作業中出現異常。接地體一般采用尺寸為50mm×50mm×5mm 的角鋼結構,連接 40mm×4mm 的扁鋼,從而架設穩定可控的防雷控制結構。與此同時,引上線利用7/2.2鋼絞線,并匹配地線夾板和吊線固定在一起的控制模式,以更好地維系整體結構的安全性。整體結構要利用螺絲固定在接地體接觸位置,保證整體應用控制的科學性。需要注意的是,為維持光纜保護的穩定性,要依照差異化的電阻率參數匹配一定數量的接地體角鋼。具體參數如下:(1)土壤電阻率為 1Ω·M- 50Ω·M ,設置1根角鋼,此時接地電阻為 20Ω ;(2)土壤電阻率為 51Ω·M-100Ω·M ,設置2根角鋼,此時接地電阻為 20Ω ;(3)土壤電阻率為 101Ω·M- 200Ω·M ,設置2根角鋼,此時接地電阻為 30Ω ;(4)土壤電阻率為 201Ω·M-300Ω·M ,設置3根角鋼,此時接地電阻為 30Ω ;(5)土壤電阻率為 301Ω·M- 400Ω·M ,設置3根角鋼,此時接地電阻為 35Ω。
二是防強電保護,要結合原桿路架設對應的光纜結構。因為高壓電環境下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安全風險,甚至會對整體工程項目產生干擾問題。因此,要對金屬加強環節予以控制,避免電氣連通問題,以更好地縮減積累段長度,降低其造成風險的概率,更好地提高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的質量水平。
三是針對管道光纜結構和連接器接觸位置,要利用套包縱剖PVC軟管保護的處理機制,有效維持保護管兩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借助匹配規格的鐵線完成綁扎處理,提高防護控制的安全性。
四是針對管道光纜結構跨區域的情況,要結合工程項目的作業環境和具體要求,保證各建筑間距滿足規范標準。若是受限于作業環境無法達到安全標準,則要套包阻燃管,有效提升保護水平和控制安全性[8]。
2.人孔內光纜
針對人孔內光纜也要落實規范化安全防護處理作業,維持整體控制效果。
一是蛇形軟管保護要固定在規定的托板結構上,并依照設計規范和要求,保證其發揮實際作用,提高綜合控制的安全性。
二是子管管口的位置要利用堵口處理的方式,確保統一化應用控制合理且規范
三是當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環境溫度較低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采取防凍處理措施、防光纜損傷措施。
3.光纜安裝防護
因為光纜結構本身材料的特殊性,在安裝光纜的作業中要設置光纜外層保護層,依照工程項自實際情況和控制標準適當設置對應的滑輪結構,并匹配相應的緩沖處理裝置。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較為粗糙的地面拖拽光纜。一旦光纜受損會對其防水性能產生影響。而是要借助棘輪對張力段的張力情況進行調控處理,以維持整體傳輸效率的最優化。
(二)完善人員管理
為保證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嚴格依照技術規范和設計流程,要對施工作業人員予以嚴格管理,保證綜合作業效果滿足設計預期。
一方面,要落實精細化的培訓指導作業。在施工作業開始前,要確保關鍵技術人員能明確技術作業要點和安全規范,在匹配階段性培訓方案的同時,落實“自檢+ 互檢”的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處理,從而更好地提升作業的安全水平。
另一方面,要匹配崗位責任機制、獎懲機制,將光纜傳輸線路施工作業環節細分為不同作業區間,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確保施工人員能得到全過程監督和管理,維持統一作業的質量水平。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信工程光纜傳輸線路施工技術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是維系光纖通信工程綜合效益的關鍵,必須要依照設計方案嚴格依照規范流程開展具體作業內容,共同維系綜合化管理水平,保證光纜傳輸線路作業的穩定和安全,為通信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張亮山東省郵電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張麗麗.淺談光纜線路通信系統工程傳輸設計及其光纖選擇[J].通訊世界,2019,26(05):115-116.
[2]林睿,徐自閑,田霖,等.遠距離通信傳輸網絡中的光纜線路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0,(01):110,117.
[3]鄭明亮.試論光纖通信工程中的光纜線路敷設技術[J].通訊世界,2023,30(11):25-27.
[4]徐彬.通信傳輸線路光纜衰耗測試與解決方案[J].科學與財富,2019,(14):32.
[5]孫格皓.遠距離通信傳輸網絡中光纜線路[J].數字化用戶,2023,(35):35-36.
[6]陳義召.光纜線路通信系統工程傳輸設計及其光纖選擇[J].中國高新科技,2020.(19):60-62.
[7]猶庭淇.光纜線路優化方法在接入網傳輸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施工新技術,2023,2(10).
[8]李柯,徐鵬.城區通信傳輸中光纜線路的應用思考[J].數字化用戶,2023,29(28):13-15.